突然想写点东西,一个人静静地听着歌,感情像洪水一样倾泻出来。
最早喜欢的是任贤齐,小齐的歌充满一种大气,有时又有些调皮,听着《天涯》,有种想浪迹天涯的冲动,一股男人的豪气充斥在歌中,每个男孩子都有过执剑持酒骑马浪迹天涯的梦想,小时候的我一直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男人应该做的事,狠狠一巴掌忘了吧,男人当断则断,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很好,而《浪花一朵朵》充满了那些简单纯真的快乐,或许那时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吧,现在回头看看,那些简单的快乐似乎很难再得到了,我们只能感慨过去的生活如何有童趣,但是没人敢,也不再会有那些属于孩子的简单的快乐。
喜欢周杰伦的歌是青春期的事了,其实一开始我是很厌恶这个一股痞子气的小眼睛男生的。吐词不清,不明词义,长的也不是讨人喜欢…..他的缺点似乎永远也说不完。听了《双节棍》,有种感慨-这也是歌?为什么乱七八糟都听不明白,当时社会也似乎反感这样的歌手,甚至连我妈这些从不听流行音乐的人也知道了这个大舌头的歌手,这个社会是成年人的,我现在只能这样恶意的想。慢慢的,突然在路边听到了一首很美的歌,“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浸进了我的心中,勾起了少年的思绪,那时的我都还幻想那些纯纯的爱情,而这样的歌正代表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境,悦耳的旋律,优雅的歌词。这是那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大舌头吗?那时的我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但是对懵懂恋爱的向往使我无限迷上了这个喜欢扎头巾的台湾男孩,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我疯狂的去买磁带,不管正版还是盗版,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遍又一遍的学,他的每首歌我都听过,在那个时代谁是真正的歌王,回答只有一个。伤心了,去听《借口》,《回到过去》……;开心了,去听《星晴》,《她的睫毛》……他的歌总有一首适合我,那个时代,他的歌完全影响了我的心情。歌词里那些爱情的朦胧感觉成为了那时我最希望的事,常常在黑夜里一个人听周杰伦的歌,然后让泪水慢慢注满眼眶,慢慢的释放出来,然后沉沉睡去,早晨起来随身听早已停止工作,唯留下红肿的眼眶。周杰伦的歌一直陪我走过中学,他的每张专辑我都听过,中学生活就这样缓缓度过,有陪伴我的《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我很忙》……
慢慢的,大了。也成熟了,或许叫被成熟更好,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似乎更应该生活在童话里,慢慢我不再相信纯纯的爱情,心越变越硬,这样才不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刺伤,见过了花谢花开,人聚人散,我发现周杰伦那些美好的爱情原来并不适合我,就像美好的泡沫,总会有破碎的那天。一个发型怪异,嗓音独特的人走进了我的世界,第一次知道他是因为《十年》,那时正是下雨,在教室里突然有人告诉有首很好听的歌,这是我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缓慢而充满磁性的声音一下让我觉得犹如天籁,而忧伤的歌词充满了对人事变迁和社会的无奈,而已经意识到现实残酷的我突然感受到了共鸣。那段时候街上充满了《十年》的旋律,一直在飘扬……后来慢慢的遗忘了这个男人,直到上了大学,听了《好久不见》,脑海里突然划出一道闪电,是这个旋律让我想起了什么,以前喜欢过却从未说出口的人?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首歌,单曲循环,一种思念,慢慢滋生。突然想给那个人打个电话,或许什么也不干,只是听听她的呼吸,抑或是只是一句简单的你好,然后聊聊学习和生活。然后是《淘汰》,《K歌之王》,《等你爱我》……听着陈奕迅的歌,让伤感和无奈在心里慢慢扎根发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把心紧紧笼罩,不让它接受一点阳光,也不让它接受一点伤害。
这样吧,慢慢成长,从任贤齐到周杰伦,再到陈奕迅……
最早喜欢的是任贤齐,小齐的歌充满一种大气,有时又有些调皮,听着《天涯》,有种想浪迹天涯的冲动,一股男人的豪气充斥在歌中,每个男孩子都有过执剑持酒骑马浪迹天涯的梦想,小时候的我一直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男人应该做的事,狠狠一巴掌忘了吧,男人当断则断,一个人也可以活的很好,而《浪花一朵朵》充满了那些简单纯真的快乐,或许那时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吧,现在回头看看,那些简单的快乐似乎很难再得到了,我们只能感慨过去的生活如何有童趣,但是没人敢,也不再会有那些属于孩子的简单的快乐。
喜欢周杰伦的歌是青春期的事了,其实一开始我是很厌恶这个一股痞子气的小眼睛男生的。吐词不清,不明词义,长的也不是讨人喜欢…..他的缺点似乎永远也说不完。听了《双节棍》,有种感慨-这也是歌?为什么乱七八糟都听不明白,当时社会也似乎反感这样的歌手,甚至连我妈这些从不听流行音乐的人也知道了这个大舌头的歌手,这个社会是成年人的,我现在只能这样恶意的想。慢慢的,突然在路边听到了一首很美的歌,“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浸进了我的心中,勾起了少年的思绪,那时的我都还幻想那些纯纯的爱情,而这样的歌正代表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境,悦耳的旋律,优雅的歌词。这是那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大舌头吗?那时的我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但是对懵懂恋爱的向往使我无限迷上了这个喜欢扎头巾的台湾男孩,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我疯狂的去买磁带,不管正版还是盗版,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遍又一遍的学,他的每首歌我都听过,在那个时代谁是真正的歌王,回答只有一个。伤心了,去听《借口》,《回到过去》……;开心了,去听《星晴》,《她的睫毛》……他的歌总有一首适合我,那个时代,他的歌完全影响了我的心情。歌词里那些爱情的朦胧感觉成为了那时我最希望的事,常常在黑夜里一个人听周杰伦的歌,然后让泪水慢慢注满眼眶,慢慢的释放出来,然后沉沉睡去,早晨起来随身听早已停止工作,唯留下红肿的眼眶。周杰伦的歌一直陪我走过中学,他的每张专辑我都听过,中学生活就这样缓缓度过,有陪伴我的《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我很忙》……
慢慢的,大了。也成熟了,或许叫被成熟更好,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似乎更应该生活在童话里,慢慢我不再相信纯纯的爱情,心越变越硬,这样才不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刺伤,见过了花谢花开,人聚人散,我发现周杰伦那些美好的爱情原来并不适合我,就像美好的泡沫,总会有破碎的那天。一个发型怪异,嗓音独特的人走进了我的世界,第一次知道他是因为《十年》,那时正是下雨,在教室里突然有人告诉有首很好听的歌,这是我第一次听陈奕迅的歌,缓慢而充满磁性的声音一下让我觉得犹如天籁,而忧伤的歌词充满了对人事变迁和社会的无奈,而已经意识到现实残酷的我突然感受到了共鸣。那段时候街上充满了《十年》的旋律,一直在飘扬……后来慢慢的遗忘了这个男人,直到上了大学,听了《好久不见》,脑海里突然划出一道闪电,是这个旋律让我想起了什么,以前喜欢过却从未说出口的人?一遍又一遍的听,一首歌,单曲循环,一种思念,慢慢滋生。突然想给那个人打个电话,或许什么也不干,只是听听她的呼吸,抑或是只是一句简单的你好,然后聊聊学习和生活。然后是《淘汰》,《K歌之王》,《等你爱我》……听着陈奕迅的歌,让伤感和无奈在心里慢慢扎根发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把心紧紧笼罩,不让它接受一点阳光,也不让它接受一点伤害。
这样吧,慢慢成长,从任贤齐到周杰伦,再到陈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