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由现实引申出来的艺术世界,演员这个身份职业都是一种虚实相间的角色代号,不同人生的人造出不同性质的风景,目的也大不相同。但是每一部公共作品,其实认真看都能看出不同的属性。用它换口饭吃的有之,做异梦的有之,抒发宅气的有之,赢名利的有之,主观证明艺术高于一切的有之,做私家记忆的有之,练武侠上华山的有之,混帮派朋友的有之,甚至啥都不为只图好玩的,也大有人在。因为,演戏这件事不是个客观额度的事,东家长西家短,西风压倒东风,赶上末班车就能继续赶你的路,只要你还有路。这个工作被赋予进行无限制的想象、代入、借喻、穿越、象征、粉饰和颠覆的特权,也天生就带着那本就是假定的不必当真的缺陷。
你可以止步于冷血学院派的观察、描绘、再现却无意提供终极答案和目标,因为主创他们弄一部作品时,其实他们也在路上奔忙,为种种拍摄意外焦头烂额,观众被他们吸引那就是对上眼了同路走一段,聊一会儿,收尾很可能还是各自须寻各自门。你也可以搞封闭的技术至高无上的浪漫主义,凡事我最对最好,我信徒最多,我力量大,我历史悠久。深蓝大战棋王,后续传说是深蓝有活人做军师,证明能打败人的最终还只能是人,不可能是机器,于是冠军就成了一时之选,人类对自身思维的临摹者,那个虚拟的电脑对手,和几近乱真的艺能界僭越者,永不称臣。
演艺圈有个不成文的定律:无论你演技能耐再高,都演不过两位,一是小孩,二是动物,因为这两位都结结实实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让他们配合你和你的计划,顺他们心的,好,合作一下,不满意的,别怪他们不care全世界。说到底,谁让你非要他们那种做不得假的特殊本能来增加你作品的可信度呢?
所以,即便是用这个华丽都行当做操纵人性的游戏,全部虚构也好,零度表演也好,体验式偷窥抒发也好,是醉心于这位演员也可以称之为游戏参与者的自身天分高,还是欢呼他按照剧本想象,成功再创造出另外一位比他还要真实的截然不同的人物?如果真要叫这个真,有个办法,需要靠记忆来验证,比如你可以在某日一闪念想到他,你可以分析,瞬间浮现出的是这个人自己的形象,还是他在剧中的形象相比而言更真实?你是为剧中的他的命运揪心,还是为他高超的技艺所折服过?时间有它的权力,会偷走、过滤那些不明确的,或者说到底与你无关的记忆,但没人会忘记自己爱过的第一个人,无论他她是谁,这个人的存在证明着你自己最美好或最忘不掉的时代,他她是你唯一的观众和主角,当时,你不孤独,他,你,你的他,都在场。
我试了一下,决定了,刘新杰不是隐蔽故事里的海市蜃楼,他的命运曾分分钟牵动过我的神经,他用陌生的真实,给我镜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