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搞“短信算命” 公共媒体的责任感何在?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 新华传媒(2005-01-26 13:01:35.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新华网长春1月25日专电(李阳)春节将至,常能在一些卫视上看到有关发短信算命运的广告,有的观众对此产生质疑,认为电视台不应播出这样的广告。一些学者认为,公共传媒不应缺乏社会责任感。
"想知道您在2005年的运程吗?请发送短信到XXX""发送姓名到XXX,帮您揭示姓名的玄机"......说起算命,大家都不会觉得新鲜,然而电视上出现的这种"短信算命"却是近一段时间才出现的新鲜事。
"与其说是算命,还不如说是陷阱。"同济大学的一名学生向记者痛说被骗经过:他曾经按照电视上的方式发了一条短信, 得到算命结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每月6元的代价,因为发送了短信就相当于默认了每月6元的月租,很长时间后他才知道自己有了这项花费。"当时纯属无聊,要是知道花这么多钱,我是不会算的,可是电视上并没说清楚埃"
记者为此专门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这期间在三个电视台发现"短信算命"广告,其中包括两个省台和一个国家级电视台。记者按照电视节目上给出的提示,算了一下自己姓名的含义,很快收到了5条关于运势的短信。记者又键入一个同姓异名的名字,竟得到了一模一样的5条短信。
莫非同姓的人都有一样的命运?!不一会儿,记者的手机又响个不停,共收到了7条短信,分别是不同类型的算命和服务。真是一个额外赠送的"大礼包"!记者随即打了一个短信上给出的咨询电话,得知自己发一条短信一角钱,而收一条短信是两角钱——看来这个"礼包"还挺贵。
针对这一现象,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天定认为,这是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一些媒体公开传播迷信思想,违背了大众媒介引导社会舆论、传播主流文化的职能,而且,电视受众里包括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会认为迷信是正确的,这起到了很坏的影响。另外,电视上并没有告知"算命"的收费价格,这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作者: 新华传媒(2005-01-26 13:01:35.0) 赞成:0票, 反对:0票
新华网长春1月25日专电(李阳)春节将至,常能在一些卫视上看到有关发短信算命运的广告,有的观众对此产生质疑,认为电视台不应播出这样的广告。一些学者认为,公共传媒不应缺乏社会责任感。
"想知道您在2005年的运程吗?请发送短信到XXX""发送姓名到XXX,帮您揭示姓名的玄机"......说起算命,大家都不会觉得新鲜,然而电视上出现的这种"短信算命"却是近一段时间才出现的新鲜事。
"与其说是算命,还不如说是陷阱。"同济大学的一名学生向记者痛说被骗经过:他曾经按照电视上的方式发了一条短信, 得到算命结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每月6元的代价,因为发送了短信就相当于默认了每月6元的月租,很长时间后他才知道自己有了这项花费。"当时纯属无聊,要是知道花这么多钱,我是不会算的,可是电视上并没说清楚埃"
记者为此专门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这期间在三个电视台发现"短信算命"广告,其中包括两个省台和一个国家级电视台。记者按照电视节目上给出的提示,算了一下自己姓名的含义,很快收到了5条关于运势的短信。记者又键入一个同姓异名的名字,竟得到了一模一样的5条短信。
莫非同姓的人都有一样的命运?!不一会儿,记者的手机又响个不停,共收到了7条短信,分别是不同类型的算命和服务。真是一个额外赠送的"大礼包"!记者随即打了一个短信上给出的咨询电话,得知自己发一条短信一角钱,而收一条短信是两角钱——看来这个"礼包"还挺贵。
针对这一现象,兰州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天定认为,这是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一些媒体公开传播迷信思想,违背了大众媒介引导社会舆论、传播主流文化的职能,而且,电视受众里包括一些没有判断能力的儿童,他们会认为迷信是正确的,这起到了很坏的影响。另外,电视上并没有告知"算命"的收费价格,这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