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4,431贴子:8,764,599

一起读一读〈单独中的洞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章 生命的困惑
     〈原文〉生命的轮子一直在转动,所以我们感觉到自己在向前走,并且梦见自己去了这里或那里。但是当我们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轮子并没有和地面接触,它只是在空转,所以,实际上我们一直都陷在原来的地方。
       
       呸!!谁说还陷在原来的地方?我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


1楼2011-06-10 17:01回复
    1、
        〈原文〉
         生命是一个故事吗?还是它只是一个事故?
        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
         〈我〉
         从过程看就是一个故事,不带丝毫的“勉强”
         从整体和结局来看,更像事故吗?貌似有那么一点点儿!
         
    


    2楼2011-06-10 17:04
    回复
      2
      生命是一种收缩、凝固和冻结的状态,而死亡是溶解、消散和挥发。
         “生命”改成“活着”是不是更好一些?


      3楼2011-06-10 17:05
      回复
        3
        树扎根于污泥当中,却能够长出绿叶并且开花。人扎根的土壤是什么?我们能够开出的花又是什么?
           可是你让树喝一杯咖啡试试?烫不死它!!
           老兄,没有可比性。咱们的生存条件应该比树要恶劣许多吧?


        4楼2011-06-10 17:06
        回复
          前排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6-10 17:07
          回复
            4
            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变成了一个持续的外在积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逐渐转换成了一样一样的东西,我们把活的变成了死的,直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变成死的。
                   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了呀?管内在、外在干嘛?


            6楼2011-06-10 17:07
            回复
                 前排茶楼


              7楼2011-06-10 17:08
              回复
                5
                人的意识和灵魂有上升到神的潜力,这是人的尊贵之处。但同时人的身上也继承了整个动物的本性,这是人的可悲之处。只认识到自己的尊贵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动物性的可悲,就会产生自负并且误入歧途,相反,只认识到自己动物性的可悲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就会产生沮丧并使生命的内在成长陷于停滞。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避免的。
                     也就是亦可成神,亦可成魔喽?
                     深奥,我觉得呢有些东西无从把握,成什么算什么吧。


                8楼2011-06-10 17:09
                回复
                  这本书我感觉不错,一句一句发到这里。如果对哪句感兴趣,也可以引用后自己评一下。


                  9楼2011-06-10 17:10
                  回复
                    嗯 是8错,拜读


                    10楼2011-06-10 17:11
                    回复
                      6
                      人是动物和神之间的一个过渡,人是一个刚刚超越了动物并且试图去达成神的努力。动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神也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整。甚至可以这样比喻,动物还没有离开家,神已经回到了家,只有人还在外面流浪。所以,只有人的内在是分裂和混乱的,只有人才会有一种经常的不适和紧张,一种没有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无法在路途上建立自己的家园。
                         
                           这样说不妥,作者你没有了解动物怎么知道“动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你也无从知道神呀?人呢,就是一种动物!而且美其名曰“高级动物”


                      11楼2011-06-10 17:11
                      回复
                        7
                        清醒地活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而昏睡和无意识的生命则形同死亡,甚至还不如死亡,因为整个生命进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完全清晰和觉醒的意识。
                             活着,貌似要清醒一阵然后放纵一阵,不然累也累死了!比如我现在就是在消遣我的时间,只有休闲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哪有一直昏睡的人?除非医院里的。


                        12楼2011-06-10 17:13
                        回复
                          8
                          看到纯净清澈的溪水我们会心生愉悦,而一条污秽的臭水沟却让我们感到厌烦。同样地,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清晰和纯净,而苦恼来自于内在的混乱和污浊。
                                     喜乐,并不是那么简单地来源于清晰和纯净。
                                     苦恼,我感觉更多的是追求过高的东西。
                                     “内在”的东西呀,估计也是清新的和混乱的掺杂在一起的。哪有绝对意义上的纯净呢?


                          13楼2011-06-10 17:16
                          回复
                            9
                            你在外部世界的活动越多,你身上沾染的灰尘和脏东西就越多。有了这些灰尘和脏东西,你会感到很沉重,如此一来,你就无法活得很轻盈,很喜乐。
                                人一出生,就来到了这个“尘”世。活动即要粘染尘埃。难道要生下来之后不出门么?我相信快乐也源于这世俗里的快乐,而烦恼亦同。
                                人会自动的筛选,作者操心多余!


                            14楼2011-06-10 17:18
                            回复
                              好,继续直播


                              15楼2011-06-10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