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之日,闲荡到三塔路,本想重新看看嘉兴著名的一景三塔的风貌,然而见到的景象另我惊愕又气愤,远远的就看见塔西河对面不知什么时候竖起了高高的脚手架和墨绿色帷布包裹的两座大楼,这三塔好好的倒没变样,可后面这也太太太煞风景了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那大楼确确实实已经盖起来啦呀,而且还离得那么近,再回头看看,也看不到血印寺,只见立交桥,哎!眼看着夕阳西下,哪里还能看得见茶禅夕照的景致了啊!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三塔和嘉兴,嘉兴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中国有一半的文人在浙江,而浙江有一半的文人在嘉兴,仅近现代就有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名家,嘉兴城历史悠久,古迹名胜众多,被列入史志、历代相传的名胜就有八处,谓“嘉禾八景”,今南湖湖心岛中还留有嘉禾八景碑;据说隋炀帝时期,当年开挖京杭大运河.运河在嘉兴需拐一个大湾,水流湍急,船只经常在这儿沉没,所以人们就在河边建了三座塔来”镇妖除魔”。其实三个塔是起航标作用的.它位于老城西南,京杭大运河北岸,塔边有寺,僧人们生活悠闲,和善好客,远近雅士常来聚会,僧人们即煮茶以待,骚客们清唱闲谈;寺庙和三塔,每到傍晚日落余辉与寺院红墙相融,经水波折射直照塔身,三塔之间影形交织,相映成趣,久之渐成嘉兴一景,曰【茶禅夕照】,被誉为嘉禾八景之一,三塔可以称得上是嘉兴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八景破坏殆尽,除了南湖也只有瓶山和1999年重建的血印寺、三塔了(老寺与塔毁于“文革”),南湖周边也被体育馆啊这些现代建筑破坏的不伦不类没法看,瓶山虽然还在但破败不堪灰头土脸没什么人气,这寺外面碑也毁了完全没有了意境,更被居民楼和现代的桥淹没在当中,本来只剩三塔从东往西看还算个景致,如今好了,也和其它遭遇了一样的命运,那么当初还重建它干什么?它也是运河的文化啊,恢复建筑是抢救是保护,那么它的整体风貌不需要保护吗?真不知嘉兴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哪去了?那个现代建筑就不能离远一点吗?当初那一纸规划保护令呢?连历史景观都惨遭厄运那边还投资多少亿建设湘家荡,有何意义?具有悠久历史的风景点、名胜古迹、古桥、古河、古遗址、古街巷的嘉兴,尤其是在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时期,有着这样的背景的嘉兴啊!城市固然需要发展,可老城区也需要保护啊!
可恶的那两座大楼 我只有站这里才勉强把它隐在牌坊里 可却难找到塔影 与塔混在一起

可怜的三塔 只有这一个角度可拍照了 再过若干年这一景不知还存在否?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提三塔和嘉兴,嘉兴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中国有一半的文人在浙江,而浙江有一半的文人在嘉兴,仅近现代就有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名家,嘉兴城历史悠久,古迹名胜众多,被列入史志、历代相传的名胜就有八处,谓“嘉禾八景”,今南湖湖心岛中还留有嘉禾八景碑;据说隋炀帝时期,当年开挖京杭大运河.运河在嘉兴需拐一个大湾,水流湍急,船只经常在这儿沉没,所以人们就在河边建了三座塔来”镇妖除魔”。其实三个塔是起航标作用的.它位于老城西南,京杭大运河北岸,塔边有寺,僧人们生活悠闲,和善好客,远近雅士常来聚会,僧人们即煮茶以待,骚客们清唱闲谈;寺庙和三塔,每到傍晚日落余辉与寺院红墙相融,经水波折射直照塔身,三塔之间影形交织,相映成趣,久之渐成嘉兴一景,曰【茶禅夕照】,被誉为嘉禾八景之一,三塔可以称得上是嘉兴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八景破坏殆尽,除了南湖也只有瓶山和1999年重建的血印寺、三塔了(老寺与塔毁于“文革”),南湖周边也被体育馆啊这些现代建筑破坏的不伦不类没法看,瓶山虽然还在但破败不堪灰头土脸没什么人气,这寺外面碑也毁了完全没有了意境,更被居民楼和现代的桥淹没在当中,本来只剩三塔从东往西看还算个景致,如今好了,也和其它遭遇了一样的命运,那么当初还重建它干什么?它也是运河的文化啊,恢复建筑是抢救是保护,那么它的整体风貌不需要保护吗?真不知嘉兴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哪去了?那个现代建筑就不能离远一点吗?当初那一纸规划保护令呢?连历史景观都惨遭厄运那边还投资多少亿建设湘家荡,有何意义?具有悠久历史的风景点、名胜古迹、古桥、古河、古遗址、古街巷的嘉兴,尤其是在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时期,有着这样的背景的嘉兴啊!城市固然需要发展,可老城区也需要保护啊!
可恶的那两座大楼 我只有站这里才勉强把它隐在牌坊里 可却难找到塔影 与塔混在一起

可怜的三塔 只有这一个角度可拍照了 再过若干年这一景不知还存在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