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过后的第三日,李氏回了王府,丫头巧儿端着铜盆进屋来,见屋里有几个王府的丫头正忙着帮李氏归置娘家带回来的物件,便转了转眼珠子,说道:“这些我来吧,你们去打些热水来,夫人刚回了府,要沐浴。”
李氏正坐在椅子里烘着火淡淡地喝茶,听闻这话拨弄茶盏的动作略微滞了滞,面儿上却是神色不改,待屋里的丫头都下去了,这才抬眼问道:“可是听着什么了?”
巧儿望了望窗外,将门带了起来,这才走到李氏身后悄声说道:“回夫人,方才打水时听着几个丫头在说,王妃上元那日似是着了凉,前日起的甚晚。”
李氏闻言又喝了口热茶,这才说道:“这又如何?王爷上元那日带着王妃去城外上香去了,遇着徐国公府上的公子作恶,把衙门的人都惊动了。此事虽才几日,外面可都传开了,王妃那日似是受了惊,身子不适些也该是常事。”
“若说是偶感风寒许也是真的,只是听说那日王妃过了午憩的时辰才起身,下榻时竟不甚摔着了,因而用了祛瘀的药膏,还用了药草沐浴呢。”巧儿垂着眼,眼珠子却转了转,俯身到李氏耳畔,小声猜疑着说道,“夫人想想看,且不说奶娘和丫头们都是如何服侍的,竟能叫王妃摔着了,便是当真摔着了,用些药膏倒是常有的,怎还能用得着药草?夫人不觉得其中有鬼么?”
李氏略微垂了眼,缓缓将茶盏放到一旁的桌上,执着帕子拭了拭唇角,却掩了声音问道:“依你之见……”
巧儿说道:“并非奴婢胡猜,自打夫人进了王府,王爷就一直宿在王妃屋里,说是等着王妃及笄再行圆房之事,可这都睡在一张床榻上,其中的事儿……谁敢说呢?”
“可知王妃沐浴的药草何用?”李氏垂眸问道。
巧儿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奴婢也是方才打水时听见两个丫头小声说的,至于那药草何用倒是未曾谈及。要不要奴婢想法去打听打听?”
屋里好一阵儿的静寂,旁边炭火噼啪,李氏眼中似有莫测之芒闪纵,半晌,唇角却是略微弯了起来,哼笑道:“不必了,王妃既是想瞒着,你若去打听反倒叫她越发防着我。倒不如顺了她的意,反正离她及笄也没多少日子了,待她及笄王爷就要将我收房,此事可是王爷当初亲口允下的,有这话在,我还怕和她比耐性?”李氏抬起眼来,又重新端起茶盏来,“我自进了王府,这些日子都忍了,还在乎这小半年?呵,且等着吧。我倒要瞧瞧,这日子一天天近了,到底是我急,还是她急!”
不稍时,丫头们将沐浴的热水打了来,李氏便沐浴净身,换了身月白雪梅的衣裙,一番打扮,叫巧儿拿了些物件,便披着裘衣往宁阳的院儿里请安去了。
宁阳正在暖阁里由奶娘和丫头们陪着做针线,旁边放着个大箩筐,丫头们忙着在里面挑捡鸭绒,此时院外有人来报说李氏来请安了。宁阳手下的活计略微顿了顿,脸上却是笑了起来,说道:“外面正冷着呢,快叫进来暖暖身子吧。”
李氏进了屋,见屋里正忙着,她虽有些不解,却是不问,只笑着给宁阳行了礼,说道:“妾身得王妃恩典,回娘家小住几日,不知王妃身子可安康?”
宁阳放了手中正做着的靠垫,笑道:“只前些日子略感风寒,如今早好了。快坐吧,别站在那儿了。”而后便叫李氏坐到自己身旁来。李氏愣了愣,忙福身说道:“妾身不敢。”宁阳笑道:“快别客气了,这炕上到底要暖和些,丫头们捡着鸭绒呢,我怕那火盆离得近了不好,就叫她们端到远处去了。你在这下首坐着,不一会儿就该觉得冷了。”
李氏闻言又看了那屋里的大箩筐一眼,这才小心地坐在了炕沿儿上,待坐定了才问道:“妾身愚钝,不知丫头们这是在做什么?”
李氏正坐在椅子里烘着火淡淡地喝茶,听闻这话拨弄茶盏的动作略微滞了滞,面儿上却是神色不改,待屋里的丫头都下去了,这才抬眼问道:“可是听着什么了?”
巧儿望了望窗外,将门带了起来,这才走到李氏身后悄声说道:“回夫人,方才打水时听着几个丫头在说,王妃上元那日似是着了凉,前日起的甚晚。”
李氏闻言又喝了口热茶,这才说道:“这又如何?王爷上元那日带着王妃去城外上香去了,遇着徐国公府上的公子作恶,把衙门的人都惊动了。此事虽才几日,外面可都传开了,王妃那日似是受了惊,身子不适些也该是常事。”
“若说是偶感风寒许也是真的,只是听说那日王妃过了午憩的时辰才起身,下榻时竟不甚摔着了,因而用了祛瘀的药膏,还用了药草沐浴呢。”巧儿垂着眼,眼珠子却转了转,俯身到李氏耳畔,小声猜疑着说道,“夫人想想看,且不说奶娘和丫头们都是如何服侍的,竟能叫王妃摔着了,便是当真摔着了,用些药膏倒是常有的,怎还能用得着药草?夫人不觉得其中有鬼么?”
李氏略微垂了眼,缓缓将茶盏放到一旁的桌上,执着帕子拭了拭唇角,却掩了声音问道:“依你之见……”
巧儿说道:“并非奴婢胡猜,自打夫人进了王府,王爷就一直宿在王妃屋里,说是等着王妃及笄再行圆房之事,可这都睡在一张床榻上,其中的事儿……谁敢说呢?”
“可知王妃沐浴的药草何用?”李氏垂眸问道。
巧儿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奴婢也是方才打水时听见两个丫头小声说的,至于那药草何用倒是未曾谈及。要不要奴婢想法去打听打听?”
屋里好一阵儿的静寂,旁边炭火噼啪,李氏眼中似有莫测之芒闪纵,半晌,唇角却是略微弯了起来,哼笑道:“不必了,王妃既是想瞒着,你若去打听反倒叫她越发防着我。倒不如顺了她的意,反正离她及笄也没多少日子了,待她及笄王爷就要将我收房,此事可是王爷当初亲口允下的,有这话在,我还怕和她比耐性?”李氏抬起眼来,又重新端起茶盏来,“我自进了王府,这些日子都忍了,还在乎这小半年?呵,且等着吧。我倒要瞧瞧,这日子一天天近了,到底是我急,还是她急!”
不稍时,丫头们将沐浴的热水打了来,李氏便沐浴净身,换了身月白雪梅的衣裙,一番打扮,叫巧儿拿了些物件,便披着裘衣往宁阳的院儿里请安去了。
宁阳正在暖阁里由奶娘和丫头们陪着做针线,旁边放着个大箩筐,丫头们忙着在里面挑捡鸭绒,此时院外有人来报说李氏来请安了。宁阳手下的活计略微顿了顿,脸上却是笑了起来,说道:“外面正冷着呢,快叫进来暖暖身子吧。”
李氏进了屋,见屋里正忙着,她虽有些不解,却是不问,只笑着给宁阳行了礼,说道:“妾身得王妃恩典,回娘家小住几日,不知王妃身子可安康?”
宁阳放了手中正做着的靠垫,笑道:“只前些日子略感风寒,如今早好了。快坐吧,别站在那儿了。”而后便叫李氏坐到自己身旁来。李氏愣了愣,忙福身说道:“妾身不敢。”宁阳笑道:“快别客气了,这炕上到底要暖和些,丫头们捡着鸭绒呢,我怕那火盆离得近了不好,就叫她们端到远处去了。你在这下首坐着,不一会儿就该觉得冷了。”
李氏闻言又看了那屋里的大箩筐一眼,这才小心地坐在了炕沿儿上,待坐定了才问道:“妾身愚钝,不知丫头们这是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