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34,764贴子:16,693,396

回复:《圣经》的内容————继《圣经》的本质后续探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 理论和实践  
     这是一本唯一带出道德的准则和记录了最高的理想在历史上兑现的书。孔子谈至善,孟子谈至善、老子谈至善,大家都在高谈阔论他们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律,他们自己并不是真理的实现。基督教不但在《圣经》里把善恶之道告诉了我们,还把至善者带到人间,有形有体,活在我们的中间;有血有肉,道成肉身,他具体的生活是言行一致的。没有另外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较,感谢上帝。
     我们信主这么多年了,有没有发现这些重要的道理?我越发现越感谢主,越把荣耀归给主!竟然有这样的一本书,竟然有这样的一个人。



20楼2011-06-21 22:41
回复
       你在佛教的经典里面看不到这样的信息,你在孔子老子的书里面读不到这样的信息,只有《圣经》,把这个真正死而复活的大能,生命的奥秘写明,让我们明白死是不可怕的,明白复活的可能和盼望,感谢上帝。每一次受难节都是我布道的时候,每一次复活节都是我宣扬上帝得胜的时候,每一次圣诞节都是我宣扬上帝的爱的时候,这是布道的时刻,因为这是真实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在历史中间,上帝来做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救赎。你爱《圣经》吗?《圣经》是为基督作见证!你爱基督吗?基督是为你作见证!你爱圣灵吗?圣灵是为子作见证的!你爱教会吗?教会是为上帝和他的救赎的恩典福音作见证的!你分《圣经》,你介绍《圣经》,你要使他们读出经中的基督,读出经中的十字架,读出经中的复活,读出基督所应许的永生,这是第六个大的信息。
    


    24楼2011-06-21 22:41
    回复
      七、盼望和应许
          
          第七个信息就是人在永恒中间的盼望,从生命与创造生命的源头总结的那个荣耀的大能的应许。没有一本书,没有一个宗教,给我们这种肯定。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的主要再来,我们要藉他所成全的救赎,与那生命结合,我们要在永恒中间,在基督里,回到父那里去,这是永生的应许。这个把握是所有的宗教没有办法赐予的,因为所有宗教的教主临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他们的把握在哪里!
      


      25楼2011-06-21 22:42
      回复
        非启示宗教包括了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佛教的思想,他们不敢宣称领受启示,孔子没有说上天启示我,孟子没有说上帝把道托付我,释迦牟尼没有说上帝对我说话,他说:"上天下地,唯我独尊。"严格的说,佛教是违背启示,违背上帝,也是违背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里的"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与佛教的出家对立的。
             今天中国人不但没有排斥那些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对立的宗教信仰,我们也没有看到基督教能成全中国文化的不足和理想,反而把那些违背中国文化的思想全盘接受,我们是盲目和糊涂的民族。
        


        26楼2011-06-21 22:42
        回复
          每一次我注意一个文化,一个动向,一个宗教的时候,我要设法掌握它们精髓中的要素。我注意到佛教的一些书籍和杂志,他们也讲爱心,恩典,报恩,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词句,但我发现,有两件事是他们没有办法交代和解决的,当他们谈爱心的时候,没有办法告诉你爱心的源头在哪里?当他们谈报恩的时候,没有办法告诉你报恩的对象是谁?爱心的源头是上帝,报恩的对象是上帝,而佛教里源头的观念是模糊的,神的观念也是模糊的,所以他们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把《圣经》中那伟大的真理向世人宣告。
          


          27楼2011-06-21 22:42
          回复
            《圣经》里应许这个字的拉丁文是pre-mission, berore the mission,意思是在你还没有有使命以前,上帝就把那伟大的事告诉你,给你看见异象,赐能力给你,使你带着能力奔向使命,这个叫做先于使命,叫做应许,感谢上帝。
                 我们的《圣经》把这样真实的道理赐给我们,比较其他宗教的教主,他们在永恒中间的盼望,只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可抓不可抓的盼望.
            


            30楼2011-06-21 22:42
            回复
              (完)
              希望吧友能够更加认识《圣经》。
              PS:不看文章就乱批一通的,请自重。


              33楼2011-06-21 22:44
              回复
                你看文章了吗?


                36楼2011-06-23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