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飞舞吧 关注:45贴子:769
  • 1回复贴,共1

【心灵飞舞】九之我们在《中国式离婚》中看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在《中国式离婚》中看什么(1)
     心理学的视觉不是看谁做什么,而是看谁不做什么!
     一、对戏剧与角色的分析
     《中国式离婚》终于播到了结尾,林小枫在台上的独白虽然精彩,却超过了角色本身具有的深度,更像是演员自我的感悟与表白。试想一个为猜忌几近疯狂,最后仍不能挽救婚姻
的女子,在母亲去世和知道自己身世秘密以后,决定对婚姻放手是可能的。但要在那么短的时间产生精神升华,林小枫可能是做不到的。我想即便是达摩再世,那么短的时间悟出“手中流沙”般深刻禅意,恐怕也不行!如果按照林小枫的个性,母亲突然不再是她的亲生母亲,只会让她对亲情的信赖与依恋更加脆弱。蒋雯丽对林小枫非理性行为的表演多少有些过,至少与该书中人物描写相比较是这样。不知道是演员内心对角色的无意识批判所致,还是因为压抑激发共情,被角色内化的结果。她把一个普通、敏感、略有歇斯底里情绪的女子演绎成多少有些病态或者偏执的人。当然,角色显得更加经典,更加具有艺术与戏剧冲突的魅力。表演层面上,有一种境界是角色与演员彼此融入,产生很强的不由自主的艺术创造力。至少我认为蒋雯丽对角色的演绎让我开始对女性产生又爱又怕的情绪,而以前,我觉得女性是很少攻击性的。



IP属地:山东1楼2011-06-24 17:04回复
    相对而言,宋建平的扮演者陈道明的演绎要温文尔雅一些,厚积薄发,让女性观众想恨他也恨不起来。陈道明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感慨地说,他希望结尾应该这样的,林小枫问宋建平“今天谁去接当当?”这是演员对角色的期待,这样的话传递了一种暗示——两个人将破镜重圆。如果现实中真有宋建平这个人,在婚姻冲突里面肯定要绝情得多。有了演员对角色的期待,宋的眼神里便多了一些温情、怀旧与无赖。其实,两个人都爱着角色,但又不认同角色,所以无形中会用一种批判性眼光来演绎。宋建平貌似无辜,实则是始作俑者,他既怕发生什么又渴望发生点什么。在陈道明精湛的演技下,通过矛盾、犹疑、缄默、压抑、无赖地发泄等躯体表情淡化了,让宋在大众面前成为一个清白且值得同情的人。不过,在最后那场戏中,听完林小枫的表白,宋建平神情从那种无赖、悲哀的神情过渡到舒缓与宽慰,他并没有流露出旧情难却,看来他还是忠实于角色的。
      


    IP属地:山东2楼2011-06-24 17: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