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卷叶舒吧 关注:18贴子:1,548

【叶卷叶舒】晴天娃娃有话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给娃娃~~


1楼2011-06-25 15:11回复
    晴天娃娃,又称扫晴娘,扫天婆,放晴娘,晴天和尚。
    流行于中国农村和日本,是一种悬挂在屋檐上祈求晴天的布偶。

    


    2楼2011-06-25 15:18
    回复
      最开始认识娃娃是因为《一休和尚》~~
      里面曾多次出现过娃娃~~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楼2011-06-25 15:20
      回复
        


        4楼2011-06-25 15:32
        回复



          5楼2011-06-25 15:34
          回复
            看到娃娃就想到一休哥~~
            想到童年~~


            6楼2011-06-25 15:35
            回复
              这两部特别喜欢的动画片中都能找到娃娃~~
              找到自己的童年~~


              8楼2011-06-25 15:50
              回复
                摘自百度~~
                谢谢度娘~~
                “晴天娃娃”源自于中国,在中国,它叫“扫晴娘”,是民间祈祷雨止天晴时挂在屋檐下的剪纸妇人像,以红纸或绿纸剪成(也有用白纸剪出人,再用红绿纸剪成红衣绿裤)。
                她的造型通常是头上戴花,手里拿着苕帚,任务就是扫去阴霾,迎来晴天,以利晒粮、出行。挂“扫晴娘”的习俗在古时流行于北京、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江苏等地。
                至少在元代初年就已有这习俗了,元代诗人李俊民就有《扫晴娘》的诗:“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到了明清两代,扫晴习俗在民间更加盛行,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以及其他描述京中风物的书籍也记载过这风俗。  
                扫晴娘在如今的北方农村偶尔还能见到这个习俗呢。河南至今还有首“扫晴娘止雨歌”:“扫晴娘,扫晴娘,三天扫晴啦,给你穿花衣裳,三天扫不晴,扎你的光脊梁。”(扫晴娘也怪可怜,达不成任务就没衣服穿了!)     
                据说习俗流传到日本后,因日本主持祈雨求晴仪式的都是和尚,所以扫晴娘就摇身一变,成了这造型!
                后来又有了别名叫“晴天娃娃”。晴天娃娃的歌谣和我们的“扫晴娘止雨歌”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晴天娃娃,晴天娃娃,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如果是这样,就给你个金铃铛。晴天娃娃,晴天娃娃,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如果是这样,就给你美味的酒。晴天娃娃,晴天娃娃,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如果不这样,就把你的头割下。”(这可更狠了!恐怖啊。。。)     
                在中国有传说是先秦时的战争是很残酷,而战功的计算是以敌人的左耳的数量或者头颅的数量来计算的。相传在秦朝,一旦战役结束,军队就会把比较有特别意义的敌人的头颅用白布包上系好,倒挂过来用绳子吊在战场上。
                后来因为这种形式太麻烦,就干脆用小白布偶做成今天的晴天娃娃的形状,每一个晴天娃娃代表一个首级。慢慢地,这种白布偶就与祭祀相关,成为具有祭祀意义的象征。
                至于后来日本流行的晴天娃娃和雨天娃娃,都只是这种祭祀特性后来发展的结果    
                据说晴天娃来源于中国西北的民俗,有三种说法:   
                止雨:这也是晴天娃娃名称的来历,
                诗:“卷袖搴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生殖崇拜:一种说法晴天娃娃是天神,有祈求子孙殷盛的意思。这种说法来源于中国。     
                替身:日本人认为,晴天娃娃可以代替人承受灾难和疾病。


                9楼2011-06-25 15:53
                回复
                  不论娃娃的起源是什么~~
                  现在喜欢娃娃更多是因为一种期盼一种希望~~


                  10楼2011-06-25 15:54
                  回复
                    汪国真有篇散文——《雨的随想》~~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京,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11楼2011-06-25 15:57
                    回复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12楼2011-06-25 15:58
                      回复
                        果真是令人欲说还休的汪国真~~


                        13楼2011-06-25 15:59
                        回复
                          不管每天天气如何~~
                          是下雨天还是太阳天~~
                          晴天娃娃会一直在身边~~


                          14楼2011-06-25 16:00
                          回复
                            


                            15楼2011-06-25 16:11
                            回复



                              16楼2011-06-25 1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