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可改变,可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周国平)
从小就觉得西游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像着这么一群人:善良慈悲的唐僧,武艺高强的悟空,贪吃好色的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他们结伴远行,一路上历览风俗人情,饱尝风光霁月,降妖除魔,锄强扶弱……真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几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一说《西游记》,那就是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事儿!
可事实却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那么一回事儿。
《西游记》在如今的我看来是部地地道道的悲剧。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他们早日取得真经,可以早日成佛,可以少受磨难……
现在想来却觉得十分可悲可笑。
如来佛祖是这场“活动”的策划者,他之所以要让唐僧千里迢迢的来寻他取得真经,除了那众所周知的“那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只有他的那“正善之门”的“三藏真经”可以救赎众生。但又觉得东土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其法门要旨,怠慢了他的真经,所以才要观音到东土去寻一个善信,并让他苦历千山万水,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这一理由之外,他还有阴谋!
西游就是一个阴谋。
先说西游的核心人物——唐僧(陈江流),他的前世便是那金蝉子。谁是“金蝉子”?他啊,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因为坚持自己的佛理,不听说法,轻慢佛法被贬,遂由观音领了转生东土。
金蝉子是英雄,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不惜失去仙籍,他敢于反抗,敢于蔑视所谓的高高在上的真理,并且敢于论道于如来。作为金蝉子,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可是他的转世居然是唐僧,一个慈悲为怀,唇红齿白,性格软弱,见佛便拜,动不动就“滚下马来”,到后来一心求取如来真法的虔诚教徒。他背叛了金蝉子的勇敢与抗争,背叛了金蝉子的付出与执着,在唐僧见到如来时那无上的跪拜中,在这种向对手顶礼膜拜的乞讨行为中,唐僧已将金蝉子的一切抗争戳得鲜血淋漓,他是金蝉子所有结局中最可悲的结局。
更更可悲的不是唐僧抑或是金蝉子对此都一无所知,而是就算唐僧知道了自己的前因后果,也会全盘否定金蝉子的一切!
再说八戒。
他本是个凡人,后经高人指点,苦心修炼成了天上的神仙,当上了天蓬元帅。他本该过得挺滋润,可谁知他喝酒误事:首先是把嫦娥调戏;然后与太上老君发生冲突,拱倒人家的斗牛宫;最后,还偷吃了王母娘娘的灵芝茶。可爱的八戒是注定不得志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首先就是生活作风不好,然后是人际关系不佳,再次是对上司不敬。这样一个人怎可活得太平或是高升?
但悲不在此,悲在他带着记忆投错了猪胎。如果说唐僧的忘却是忘却了前世的苦,那八戒的记忆是记住了前世的甜。这是怎样一种对比中的失落,尤其还是在猪的身体中郁闷着!
西游路上,他常常要求散伙,念念不忘回高老庄。八戒的本色是可爱的,是好吃懒做的,是在高老庄过得幸福悠哉的。可是他却被选中伴唐僧西游,并被告知曰:“早日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正果”?何谓“正果”?是由“猪精”变为“猪佛”?然后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成为古今中外最长命的“猪”。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这位猪仙爷爷就算重回天庭不知又可过得几日的安生日子!
如若是我,便要逍遥自在乐死于高老庄,管你正果,师傅、猴哥、沙师弟,等来世投胎做了人,再求个所谓圆满!
再说沙僧。
一说他,可能有这么一个印象:木讷,少言,忠厚,老实,勤恳,善良,孝顺……
但我替沙僧恨,尤其替他会有这副声名而恨!
他和老猪一样,本也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也是千辛万苦之后终列仙班成了卷帘大将。他为何会遭贬到那苦寒的流沙河?说来可笑,只不过因为他在王母娘娘隆重的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琉璃盏。既然如此,那也就罢了,可是遭贬之后王母却还唤了飞剑来刺穿他的胸肋,七日一次,每次都百余下。
从小就觉得西游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像着这么一群人:善良慈悲的唐僧,武艺高强的悟空,贪吃好色的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他们结伴远行,一路上历览风俗人情,饱尝风光霁月,降妖除魔,锄强扶弱……真是要多潇洒有多潇洒,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几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一说《西游记》,那就是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事儿!
可事实却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那么一回事儿。
《西游记》在如今的我看来是部地地道道的悲剧。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他们早日取得真经,可以早日成佛,可以少受磨难……
现在想来却觉得十分可悲可笑。
如来佛祖是这场“活动”的策划者,他之所以要让唐僧千里迢迢的来寻他取得真经,除了那众所周知的“那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只有他的那“正善之门”的“三藏真经”可以救赎众生。但又觉得东土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其法门要旨,怠慢了他的真经,所以才要观音到东土去寻一个善信,并让他苦历千山万水,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这一理由之外,他还有阴谋!
西游就是一个阴谋。
先说西游的核心人物——唐僧(陈江流),他的前世便是那金蝉子。谁是“金蝉子”?他啊,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因为坚持自己的佛理,不听说法,轻慢佛法被贬,遂由观音领了转生东土。
金蝉子是英雄,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不惜失去仙籍,他敢于反抗,敢于蔑视所谓的高高在上的真理,并且敢于论道于如来。作为金蝉子,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可是他的转世居然是唐僧,一个慈悲为怀,唇红齿白,性格软弱,见佛便拜,动不动就“滚下马来”,到后来一心求取如来真法的虔诚教徒。他背叛了金蝉子的勇敢与抗争,背叛了金蝉子的付出与执着,在唐僧见到如来时那无上的跪拜中,在这种向对手顶礼膜拜的乞讨行为中,唐僧已将金蝉子的一切抗争戳得鲜血淋漓,他是金蝉子所有结局中最可悲的结局。
更更可悲的不是唐僧抑或是金蝉子对此都一无所知,而是就算唐僧知道了自己的前因后果,也会全盘否定金蝉子的一切!
再说八戒。
他本是个凡人,后经高人指点,苦心修炼成了天上的神仙,当上了天蓬元帅。他本该过得挺滋润,可谁知他喝酒误事:首先是把嫦娥调戏;然后与太上老君发生冲突,拱倒人家的斗牛宫;最后,还偷吃了王母娘娘的灵芝茶。可爱的八戒是注定不得志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首先就是生活作风不好,然后是人际关系不佳,再次是对上司不敬。这样一个人怎可活得太平或是高升?
但悲不在此,悲在他带着记忆投错了猪胎。如果说唐僧的忘却是忘却了前世的苦,那八戒的记忆是记住了前世的甜。这是怎样一种对比中的失落,尤其还是在猪的身体中郁闷着!
西游路上,他常常要求散伙,念念不忘回高老庄。八戒的本色是可爱的,是好吃懒做的,是在高老庄过得幸福悠哉的。可是他却被选中伴唐僧西游,并被告知曰:“早日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正果”?何谓“正果”?是由“猪精”变为“猪佛”?然后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成为古今中外最长命的“猪”。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这位猪仙爷爷就算重回天庭不知又可过得几日的安生日子!
如若是我,便要逍遥自在乐死于高老庄,管你正果,师傅、猴哥、沙师弟,等来世投胎做了人,再求个所谓圆满!
再说沙僧。
一说他,可能有这么一个印象:木讷,少言,忠厚,老实,勤恳,善良,孝顺……
但我替沙僧恨,尤其替他会有这副声名而恨!
他和老猪一样,本也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也是千辛万苦之后终列仙班成了卷帘大将。他为何会遭贬到那苦寒的流沙河?说来可笑,只不过因为他在王母娘娘隆重的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琉璃盏。既然如此,那也就罢了,可是遭贬之后王母却还唤了飞剑来刺穿他的胸肋,七日一次,每次都百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