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春兰杯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落幕。
冠军李世石,亚军是谢赫。季军古灵益,许映皓第四。
2010年3月27号,凛冽风中站在操场上的我,是尼玛高考百日誓师参与的一员,听着学生会主席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发言。今天的他,在旅程中研究张弦梁的结构。
那天,第八届春兰杯第一轮开赛。
2010年12月14日,暮晚,我在大学图书馆的机房里等到了第八届春兰杯八强赛赵治勋落败的结果。那日大雪初霁,伴随着扫雪的热汗未消,“克星”即将在一日后与李世石携手决赛。
2011年6月,好吧,这是一个溽热难消的季节。我是看着古力对谢赫第一局中盘扳回形势的判断关上电脑,陪小美女自习。然后今天,第三局谢赫中盘败。这时候小美女应该陪她男朋友逛遍了大街。
如果能够穿越时光的话,谁能相信,第一轮时那个籍籍无名的许映皓,能够走完本届春兰杯全程,还曾经让中国围棋阵阵胆寒。谁又能相信,第二轮力擒李昌镐,名震一时的古灵益这个名字,在今天的新闻报道里已经鲜见。
那时的孔杰还意气风发的正待一年内三胜李世石,席卷亚洲杯与富士通杯,远没有后来死于枕侧的英雄故事。那时的古力,哦,只是赢了更低迷的丢掉棋圣的山下敬吾。谁会相信,一年后还有千里单骑,与李世石决斗天才峰巅的五番大战?
哈哈,一年的时间真是如此之长,足够颠覆所有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是的,我们哪个平常人在这一年的轨迹里,没有几次颠簸,没怀过几回从希望到失望的梦的呢?
更不要说那些已经被职业围棋发展,促使竞技生命巨幅缩短的棋手了吧。
其实曾经的春兰杯,是赛程多么固定,在国人心中多么有影响力的赛事啊。在其鼎盛期,即使是王立诚与刘昌赫,这两位非中方棋手进行的决赛,都有中央二套直播的待遇。但是后来呢,赛程和直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我们都知道的吧。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历届春兰杯上,我们有多少输不起的棋呢。前五届冠军全部拱手送人,这怕是当代世界围棋史上一个永难被超越的纪录(本来丰田杯有机会追平比分的,主办方为不掠美先撤了)。相比之下,谢赫这局败北,无论在重要性,还是决定意义上,都算不得什么了。
既然曾经有过那么多不能输的棋,这盘对于神马中国围棋的意义,就微不足道了吧。我们怎样,不都走到了今天。“春兰悲”、“春兰大捷”,不都宛在昨天。对于棋迷来说,悲喜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过份的讥责,是自己输不起。连输都输不起,又怎么走得出来。
那么下面,是不是就该说说棋手个人了呢。“淡定哥”不再淡定,小李“搅局”依然无敌,是么?
若干年之后,其时的论者再用“假如时光倒流”这样的句子,会怎样看待今天、此时、此刻,衮衮诸公对于李世石在棋史地位的认定呢?天下第三?怕要将今人的智商嘲笑至死吧。今人多将李世石与坂田荣男对比,可坂田大抵是为多拼一点多撑一路将自己逼上奇手层出的地步。李世石?这是个早早的随意就把自己送进绝路,然后祭出旁人看不懂的逆转法直到诡异取胜的魔术师啊!就此一点,李世石好似当年的赵治勋。没有好看的招法,没有固定的棋路。纯靠恐怖计算力,究竟能支持他到几时,仍有08年后赵治勋一蹶不振,从未复归的事实作为参照。李世石近十年来在国际赛事中开疆裂土,与赵治勋昔日围棋霸主国的头衔垄断,能否相提并论?
从第二盘扳回一局,事后各方对谢赫的盛赞来看,谢赫的判断力确在水平线之上。那盘棋里的弃取收放,近乎教科书的标准。惊回头,所谓“判断”,不正是临渊司马雄文中对李昌镐天下第一之术的概括么?
那么,谢赫缺少的,还是老生常谈的经验吧。谢赫棋风,后发制人为主。这种风格,随着李昌镐的沉沦被淡忘于世界围棋之巅。不是说这种棋风没有优势,只是掌握它的人,需要经验的磨练。只是,只是,当代围棋用时缩短,竞技残酷,磨耗棋手职业生命。又有几人,捱得过时间之手,达成稳定的积淀?
于是本文最后,祝福谢赫。世界棋坛需要你的存在,中国棋迷一样期盼你的欢颜。当代围棋用时缩短的同时,赛事爆棚般增多。未来,都是机会。不远处的LG杯,击败李世石的朴永训刚刚被你斩落,这次的蛰伏,一定是下次荣光的起点。
冠军李世石,亚军是谢赫。季军古灵益,许映皓第四。
2010年3月27号,凛冽风中站在操场上的我,是尼玛高考百日誓师参与的一员,听着学生会主席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发言。今天的他,在旅程中研究张弦梁的结构。
那天,第八届春兰杯第一轮开赛。
2010年12月14日,暮晚,我在大学图书馆的机房里等到了第八届春兰杯八强赛赵治勋落败的结果。那日大雪初霁,伴随着扫雪的热汗未消,“克星”即将在一日后与李世石携手决赛。
2011年6月,好吧,这是一个溽热难消的季节。我是看着古力对谢赫第一局中盘扳回形势的判断关上电脑,陪小美女自习。然后今天,第三局谢赫中盘败。这时候小美女应该陪她男朋友逛遍了大街。
如果能够穿越时光的话,谁能相信,第一轮时那个籍籍无名的许映皓,能够走完本届春兰杯全程,还曾经让中国围棋阵阵胆寒。谁又能相信,第二轮力擒李昌镐,名震一时的古灵益这个名字,在今天的新闻报道里已经鲜见。
那时的孔杰还意气风发的正待一年内三胜李世石,席卷亚洲杯与富士通杯,远没有后来死于枕侧的英雄故事。那时的古力,哦,只是赢了更低迷的丢掉棋圣的山下敬吾。谁会相信,一年后还有千里单骑,与李世石决斗天才峰巅的五番大战?
哈哈,一年的时间真是如此之长,足够颠覆所有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是的,我们哪个平常人在这一年的轨迹里,没有几次颠簸,没怀过几回从希望到失望的梦的呢?
更不要说那些已经被职业围棋发展,促使竞技生命巨幅缩短的棋手了吧。
其实曾经的春兰杯,是赛程多么固定,在国人心中多么有影响力的赛事啊。在其鼎盛期,即使是王立诚与刘昌赫,这两位非中方棋手进行的决赛,都有中央二套直播的待遇。但是后来呢,赛程和直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我们都知道的吧。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历届春兰杯上,我们有多少输不起的棋呢。前五届冠军全部拱手送人,这怕是当代世界围棋史上一个永难被超越的纪录(本来丰田杯有机会追平比分的,主办方为不掠美先撤了)。相比之下,谢赫这局败北,无论在重要性,还是决定意义上,都算不得什么了。
既然曾经有过那么多不能输的棋,这盘对于神马中国围棋的意义,就微不足道了吧。我们怎样,不都走到了今天。“春兰悲”、“春兰大捷”,不都宛在昨天。对于棋迷来说,悲喜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过份的讥责,是自己输不起。连输都输不起,又怎么走得出来。
那么下面,是不是就该说说棋手个人了呢。“淡定哥”不再淡定,小李“搅局”依然无敌,是么?
若干年之后,其时的论者再用“假如时光倒流”这样的句子,会怎样看待今天、此时、此刻,衮衮诸公对于李世石在棋史地位的认定呢?天下第三?怕要将今人的智商嘲笑至死吧。今人多将李世石与坂田荣男对比,可坂田大抵是为多拼一点多撑一路将自己逼上奇手层出的地步。李世石?这是个早早的随意就把自己送进绝路,然后祭出旁人看不懂的逆转法直到诡异取胜的魔术师啊!就此一点,李世石好似当年的赵治勋。没有好看的招法,没有固定的棋路。纯靠恐怖计算力,究竟能支持他到几时,仍有08年后赵治勋一蹶不振,从未复归的事实作为参照。李世石近十年来在国际赛事中开疆裂土,与赵治勋昔日围棋霸主国的头衔垄断,能否相提并论?
从第二盘扳回一局,事后各方对谢赫的盛赞来看,谢赫的判断力确在水平线之上。那盘棋里的弃取收放,近乎教科书的标准。惊回头,所谓“判断”,不正是临渊司马雄文中对李昌镐天下第一之术的概括么?
那么,谢赫缺少的,还是老生常谈的经验吧。谢赫棋风,后发制人为主。这种风格,随着李昌镐的沉沦被淡忘于世界围棋之巅。不是说这种棋风没有优势,只是掌握它的人,需要经验的磨练。只是,只是,当代围棋用时缩短,竞技残酷,磨耗棋手职业生命。又有几人,捱得过时间之手,达成稳定的积淀?
于是本文最后,祝福谢赫。世界棋坛需要你的存在,中国棋迷一样期盼你的欢颜。当代围棋用时缩短的同时,赛事爆棚般增多。未来,都是机会。不远处的LG杯,击败李世石的朴永训刚刚被你斩落,这次的蛰伏,一定是下次荣光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