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十美⑶发音苍劲松透:音色的历史感
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本来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但新作之琴往往音色不太稳定,须经长期使用方能臻于佳境。唐代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云:“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
五.古琴十美之深度美
古琴之深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二是深远的艺术意境。现先说第一点:古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政治、教育、伦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承载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益稷》等篇章中明确记载了尧舜时代琴瑟及其理论形态——音律在国家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尚书·益稷》记载舜帝说“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考察国家治乱,这里所谓“五声”,就是古琴一至五弦所发出的宫商角徵羽五声,六律,就是古琴乐律(六律六吕)的简称,而六律之首的黄钟,亦即古琴上由八十一丝制成的第一弦(黄钟宫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黄钟为基准,按照“三分损益法”,可以产生五声、二变、十二律(即六律、六吕)。故说黄钟为乐律的根本;又《尚书·尧典》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反映了中国在远古时代通过观察天象制定历、律(即历法和乐律),并且以乐律的标准音来统一社会生活中处处遇到的度量衡。关于历律以后再说,现先讲同律度量衡,古琴第一弦(黄钟宫)丝数为9的乘方(81),而竹管黄钟的长度则是9寸(径三分),为什么黄钟及宫音之数都是9,据宋代蔡沈《律吕新书》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十,其一、三、五、七、九为阳,九者阳之成也。……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数为九。”以黄钟定度量衡之法为:
古琴十美度:黄钟之管长九寸,分作九十段,每段为一分,按十递进为寸、尺、引。
六.古琴十美之音韵美
古琴十美:古琴的总体音色是古朴、清微、旷远、苍茫,给人静肃威和苍古威。所以琴的音量虽然不大,但是韵味独特而深厚,对人的身心有直接的震撼力。在宁静的环境中,古朴的琴音可憎通太古之先,可以说是天地自然的本初之音。它的音质不像筝、笛等那样高亢明丽、快人耳目,而是宁静平和、谈远温润、冲穆浩然,在平淡中让人体会到大感动。丰、古人对琴音也有“清和静远”和“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的形容,所以古琴的声音并不在“以声威人”,而在于“以静传神”。正所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古琴十美:琴的音韵,又可以根据弹法的不同,分为: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类,分别可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人相配。如散音恢宏,沉静旷达,通于大地;按音坚实,变化丰富,达于人情;泛音冷冷作响,如霞外天音,妙不可言,有缥缈入仙之趣。天籁、地籁、人籁皆包含在七弦古琴的声音中。此外,古琴演奏中有一种特有的“走手音”,可以把右手点状之音,连成一条柔畅而渐弱的音线,由实至虚,给人以深邃、渺远、无限之感,产生出“与道合一”的意境。
七、古琴十美之瑰宝美
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没有物质载体,只是着重强调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事实上古琴实物作为载道之器是精选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艺术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古琴实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典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从安阳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看,音乐的乐字写为“乐”,即是在木品上张丝弦的弦乐器,会意为“乐”字。这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创造了琴,不过甲骨文时代的琴不像今天这样完备,《礼记·乐记》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早期的琴是五弦,即宫、商、角、徽、羽五音;到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于久里时,为发抒幽愤,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清幽婉转,称为文弦,武王伐纣时,乐舞助战,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扬越激昂,后人称为武弦。从此七弦成为定制,其后虽有继续加弦的(如随州擂鼓墩曾后乙摹出土十弦琴,宋太宗九弦琴),但不久即减,终为七弦,称为“文武”七弦琴。值得注意的是,为何宋太宗以帝王之尊,给琴添加二弦,终不被其臣民接受而仍恢复为七弦?这是因为七弦已能从乐理方面完全满足五音、七声、十二律、八十四调旋宫转调的需要,再加上一弦,即成赘物,故而自宋太宗以后再也没有人存加弦之想了。
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本来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但新作之琴往往音色不太稳定,须经长期使用方能臻于佳境。唐代四川制琴世家雷氏家族云:“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
五.古琴十美之深度美
古琴之深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二是深远的艺术意境。现先说第一点:古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政治、教育、伦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承载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益稷》等篇章中明确记载了尧舜时代琴瑟及其理论形态——音律在国家大事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尚书·益稷》记载舜帝说“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考察国家治乱,这里所谓“五声”,就是古琴一至五弦所发出的宫商角徵羽五声,六律,就是古琴乐律(六律六吕)的简称,而六律之首的黄钟,亦即古琴上由八十一丝制成的第一弦(黄钟宫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黄钟为基准,按照“三分损益法”,可以产生五声、二变、十二律(即六律、六吕)。故说黄钟为乐律的根本;又《尚书·尧典》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反映了中国在远古时代通过观察天象制定历、律(即历法和乐律),并且以乐律的标准音来统一社会生活中处处遇到的度量衡。关于历律以后再说,现先讲同律度量衡,古琴第一弦(黄钟宫)丝数为9的乘方(81),而竹管黄钟的长度则是9寸(径三分),为什么黄钟及宫音之数都是9,据宋代蔡沈《律吕新书》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十,其一、三、五、七、九为阳,九者阳之成也。……黄钟者阳声之始,阳气之动也,故数为九。”以黄钟定度量衡之法为:
古琴十美度:黄钟之管长九寸,分作九十段,每段为一分,按十递进为寸、尺、引。
六.古琴十美之音韵美
古琴十美:古琴的总体音色是古朴、清微、旷远、苍茫,给人静肃威和苍古威。所以琴的音量虽然不大,但是韵味独特而深厚,对人的身心有直接的震撼力。在宁静的环境中,古朴的琴音可憎通太古之先,可以说是天地自然的本初之音。它的音质不像筝、笛等那样高亢明丽、快人耳目,而是宁静平和、谈远温润、冲穆浩然,在平淡中让人体会到大感动。丰、古人对琴音也有“清和静远”和“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的形容,所以古琴的声音并不在“以声威人”,而在于“以静传神”。正所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古琴十美:琴的音韵,又可以根据弹法的不同,分为: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类,分别可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人相配。如散音恢宏,沉静旷达,通于大地;按音坚实,变化丰富,达于人情;泛音冷冷作响,如霞外天音,妙不可言,有缥缈入仙之趣。天籁、地籁、人籁皆包含在七弦古琴的声音中。此外,古琴演奏中有一种特有的“走手音”,可以把右手点状之音,连成一条柔畅而渐弱的音线,由实至虚,给人以深邃、渺远、无限之感,产生出“与道合一”的意境。
七、古琴十美之瑰宝美
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没有物质载体,只是着重强调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事实上古琴实物作为载道之器是精选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艺术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古琴实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的典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从安阳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看,音乐的乐字写为“乐”,即是在木品上张丝弦的弦乐器,会意为“乐”字。这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创造了琴,不过甲骨文时代的琴不像今天这样完备,《礼记·乐记》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早期的琴是五弦,即宫、商、角、徽、羽五音;到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于久里时,为发抒幽愤,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清幽婉转,称为文弦,武王伐纣时,乐舞助战,在琴上加一弦,其音扬越激昂,后人称为武弦。从此七弦成为定制,其后虽有继续加弦的(如随州擂鼓墩曾后乙摹出土十弦琴,宋太宗九弦琴),但不久即减,终为七弦,称为“文武”七弦琴。值得注意的是,为何宋太宗以帝王之尊,给琴添加二弦,终不被其臣民接受而仍恢复为七弦?这是因为七弦已能从乐理方面完全满足五音、七声、十二律、八十四调旋宫转调的需要,再加上一弦,即成赘物,故而自宋太宗以后再也没有人存加弦之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