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语悠吧 关注:112贴子:9,574
  • 6回复贴,共1

【文素】海滩上为女士算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字皆收集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


1楼2011-07-03 17:47回复
    海滩上为女士算命
    文/海子
    你不用算命
    命早就在算你
    你举着筷子
    你坐在碗沿上
    你脱下黑色的女靴
    就盖住城市的尸体
    你裹着布匹
    仍然是吃米的老鼠
    半截泡在沙滩上
    太阳或者钞票上彩色的狗
    啃你的脚被
    你不用算命
    命早就在算你
    1986
    


    2楼2011-07-03 17:47
    回复
      席慕容那令人砰然心动的诗
      Posted by: 小安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容《错误》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席慕容《古乐府》
      在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
      


      3楼2011-07-03 17:48
      回复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的。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席慕容《古相思曲》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席慕容《抉择》
        


        4楼2011-07-03 17:48
        回复
          简单 文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
          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这只是样子而已。事实上,死去的人,在世上总也留下了一些东西,有形的,无形的,充斥着这本来已是拥挤的空间。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
          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
          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
          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心为形役也是自然,哪一种形又使人的心被役得更自由呢?
          我们不肯放弃,我们忙了自己,还去忙别人。过分的关心,便是多管闲事,当别人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受了伤害,却不知这份没趣,实在是自找的。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
          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一切单纯的东西,都成了不好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
          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
          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进步之后,要求更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
          最初的人类如同地球上漫游野地的其他动物,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辛苦挣扎,只求存活。而后因为自然现象的发展,使他们组成了部落,成立了家庭。多少万年之后,国与国之间划清了界限,民与民之间,忘了彼此都只不过是人类。
          邻居和自己之间,筑起了高墙,我们居住在他人看不见的屋顶和墙内,才感到安全自在。
          人又耐不住寂寞,不可能离群索居,于是我们需要社会,需要其他的人和物来建立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当婴儿离开母体时,象征着一个躯体的成熟。可是婴儿不知道,他因着脱离了温暖潮湿的子宫觉得惧怕,接着在哭。人与人的分离,是自然现象,可是我们不愿。
          我们由人而来,便喜欢再回到人群里去。明知生是个体,死是个体,但是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其实,这也是自然。
          于是,人类顺其自然的受捆绑,衣食住行永无宁日的复杂,人际关系日复一日的纠缠,头脑越变越大,四肢越来越退化,健康丧失,心灵蒙尘。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
          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
          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
          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每一个人都说,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再自然。每一个人又说,我们要求的只是那一点心灵的舒服,对于生命,要求的并不高。
          这是,我们同时想摘星。我们不肯舍下那么重的负担,那么多柔软又坚韧的纲,却抱怨人生的劳苦愁烦。不知自己便是住在一颗星球上,为何看不见它的光芒呢?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
          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
          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衣服永远长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这使我健康敏捷。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
          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5楼2011-07-03 17:50
          回复
            <你为什么不快乐?>
            文/泰勒·本-沙哈尔。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1.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6楼2011-07-03 17:50
            回复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8楼2011-07-03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