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支持,欢迎大家留言回复,给予鼓励,提出建议!
由于少康中兴,《史记》虽记载不多,但《春秋左传》中有许多细节可做完善,因此可说的很多,篇幅膨胀,
今特在【帝相之死】一节后,【少康中兴】一节前,再加一节,
各位请看,想了很久无头绪,姑且引用《易经》之言,定名曰
【潜龙勿用】
在有仍氏部落中,一位母亲分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这位产妇正是后缗,帝相之妃;这名男婴正是帝相的遗腹子和仅存血脉。他就是少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兴君主。寒浞仍沉浸在无限喜悦之中,提心吊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咽回肚儿里了。对于这个孩子,少康,他全然不知。寒浞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封儿子奡于过,封小儿子豷于戈。两地皆在都城东边,目的显然是作为屏障,以防东夷各部对自己统治的威胁。
《易经》里的“潜龙勿用”,意思是说“真龙”发展之初,势头很好,实力尚缺,故而隐忍不发,积蓄力量,以图日后的雄起,用来概括少康早期在适合不过了。
少康长大后,得知了自己背负的家仇国恨,内心深恨着寒浞和奡。但由于实力不足,只能小心提防,屈身躲避在仍国(有仍氏)当“牧正”,所谓“牧正”也就是专管畜牧业的官儿。不幸的是,奡这些年经多方打探,最终还是得到了帝相遗腹子就在仍国的情报,少康危险了!
奡虽是后羿之妻为寒浞所生,但还是很得寒浞真传的,不仅仅勇力过人,精明亦不输寒浞。他没有率兵突袭仍国。一旦情报有误,人不在有仍氏,便只会打草惊蛇,搅动天下。帝相之子便又有了逃跑的时间,两方一明一暗,不可取,不可取!于是奡采取了另一战术,派出自己的臣僚“椒”出使仍国,暗中访查帝相遗腹子的下落如若真在仍国,那时带人奔袭也不为迟。
我少康并不傻,不然绝不会活到今天。多少个春秋,我身怀家仇却隐忍不发;多少过客往来,令我提心吊胆彻夜难眠,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要我的命!椒,隔三百里我都能闻出你的杀气,不,是奡的杀气!
少康在得到椒来访仍国的情报后,火速开溜,仍国已不安全。等椒开始访查,已再无头绪。少康最终被有虞氏收留(即虞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一带)。有虞氏正是仁君典范帝舜的后代。当时有虞氏的君主叫虞思,当他得知少康就是帝相的仅存血脉之后激动不已。为了保证少康行踪的隐秘性和安全,他安排少康担任虞国的“庖正”,专门负责自己的饮食,以便隐蔽。虞思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值得一说的是,《春秋左传》中称虞思之女为“二姚”,这不奇怪,因为虞国是姚姓。嫁女之后,虞思还把纶邑封给自己的女婿做封地。这也算是少康的首次发展:“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少康此时有十里土地,兵士五百。着看起来不多,但别忘了我们看的是夏朝。夏朝的国家形式基本上还是以部落为基础,故而即便是大诸侯(大部落)也没有多少土地,更没多少兵力,与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们相比,相去甚远,两者实在难以并论。我们可以想见,少康的实力在当时也不小了。这都是拜虞思所赐,而虞国世代与夏朝交好,忠于王室,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吧!
如果说虞思曾经帮助少康渡过难关,有功于中兴;那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复国功臣就是靡,也作“伯靡”。靡本是夏朝遗臣,后来加入了后羿一党的势力。此人生得很是时候,经历了夏朝的大乱阶段,从少康失国、后羿夺位,到寒浞杀后羿、自立为君。这还没完,他接下要做的事就是辅助少康中兴,为夏朝之乱画上一个句点。靡的复国雄心盖始自寒浞之乱,他是在是看不下去这一桩桩“乱”在自己的眼下频频发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自己一生只想做一治世之臣,怎么如此困难?亲眼目睹了太康荒淫失国,后羿沉湎射猎,寒浞作乱自立又昏庸无道,这几位乱军乱臣无一能真正为百姓做事儿!够了!够了!是时候该结束了!
欲知伯靡如何拨乱反正,少康能否龙飞在天,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