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眼泪吧 关注:38贴子:109
  • 2回复贴,共1

时代的眼泪之科学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总是仰望科学家,在我们的观念里,他们是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圣者,科学家三个字,是圣洁的名号。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他们最根本的属性——脆弱的、不完美的人类。我们早就听过牛顿的脾气如何坏,爱迪生如何打压竞争对手,而在二战这场浩劫里,更坏的情况是,科学家会为邪恶的一方效力么?
  等等,先打住。一提到二战,人们便自然地将轴心国、同盟国与邪恶、正义划上等号。嗯……历史很复杂,让我们暂且放下这样的对等关系吧。来看看二战前的欧洲社会,混乱的一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就连法国元帅福煦都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不甘的种子早就埋好了。而一直被诟病的犹太人问题,在欧洲甚至阿拉伯社会都有着长久的反犹传统,只不过小胡子最先带领德国做了出头鸟,之后“无辜的”同盟国借此占领道德制高点。
  德国众多科学家,编剧迈克尔•弗雷恩唯独选中海森堡,是因他的一生本身就如戏剧般充满冲突与矛盾,两个话题永恒地围绕着他: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与纳粹原子弹计划。
  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之一,而为这样重要的科学奠基的科学家会不伟大、不崇高、不圣洁吗?怀着这样的善意,战后的公众、学者、剧作家们纷纷猜测“不,一定是因为身不由己的原因吧”,在《哥本哈根》这部一搬上舞台便斩获众多大奖的话剧里,作者迈克尔•弗雷恩将场景设在了天堂,在天堂里海森堡、玻尔、玻尔的妻子再次聚首,这次,凡尘的喧嚣已经离他们远去,他们可以好好坐下来回顾1941年那个秋天。
  1940年,德国占领了丹麦,在这之前,海森堡和玻尔已经很久没见面了,1941年秋天,海森堡趁着随德国文化中心到丹麦讲座时拜访了亦师亦友的玻尔,然而此时他们的身份却早已变换,玻尔如何看待这次拜访?海森堡是去向他炫耀占领国的威风吗?还是去打探盟国的消息?亦或……是向玻尔寻求帮助?几十年来,公众对这个问题做了无数猜测。《哥本哈根》中,编剧让海森堡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IP属地:美国1楼2011-07-07 09:21回复
    海森堡:我在1941年告诉过你的!选择在我们手中!在我——在奥本海默的手中!那就是,既然我能在他们询问时,回以简单的实情,简单的、令其失望的实情,他也能够!
      波尔:这就是你要我做的?不告诉你美国人在做什么,只是让他们停下来?
      海森堡: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一起停下来。
      原来,海森堡是想让玻尔说服盟国的科学家一起停止研究原子弹啊!
      可是,海森堡彼时就在纳粹政府中主持着原子弹计划,这又是公众的疑问点,他为什么要继续留下?为什么他会答应为纳粹研究原子弹?在剧中,编剧为海森堡安排了这样一段自述:
      人们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刚巧处在非正义一方的国家的人民会不那么热爱他们的国家。我出生在德国,德国养育了我。德国是我孩提时代的一张张脸,是我摔倒时扶起我的一双双手,是鼓励我、引我上路的一个个声音,是紧贴着与我交谈的一颗颗心。德国是我寡居的母亲和难处的兄弟,德国是我的妻子,德国是我的孩子。我该知道我为他们选择什么!再战败一次吗?再让伴随我长大的恶梦重现吗?波尔,我的童年是在慕尼黑兵荒马乱的内战中终结的。还要更多的孩子像我们那样挨饿吗?还要他们再过我的学生时代那样的夜晚吗?在那寒冷的冬夜,手膝匍地爬过敌人的封锁线,在大雪与夜幕的掩护下去乡间为全家找吃的?还要像我17 岁那年,守着那恐怖的犯人,跟他不停地说啊说啊,直到凌晨,因为天明他就要被处决了?还要他们像我那样整夜地受煎熬吗?
      是因为对国家的爱让他陷入了痛苦,因此,若仅将海森堡看作是没有道义的科学家显然太武断了,从他战前的表现来看——仍然教授“犹太物理”相对论,还被称作犹太白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并不认同希特勒那一套,他的感情是如此复杂,远超简单的是非黑白,如今我们凭着稀少的资料才能勉强看到海森堡内心世界的一角。
      那么海森堡会真心替纳粹研究原子弹么?纳粹并不等于德意志,海森堡是知道的,他该怎么平衡这种国家与政权的矛盾?战后海森堡对此的解释是:他宣称自己凭借科学家的良知,与同僚们一同抵制并暗中挫败了希特勒研制核武器的企图。
      人们是愿意相信这种解释的,但事实是什么呢?哥本哈根之谜的另一位当事人玻尔一直对此讳莫如深,人们也就无法从玻尔的角度了解了事实的另一个侧面,而玻尔也嘱咐他的家人说他的书信要等他去世50年后才能发表。但他的家人曾破例发表了一封玻尔从未寄出的信,收信人正是海森堡,从信中透露的信息看,海森堡对为纳粹制造原子弹并没有道义上的负担,而且他还坚信德国会取胜。人们有点哗然,原来海森堡对自己的辩解都是粉饰之词吗?
      但随后,在1941年曾与海森堡同行的德国科学家魏舍克却针对那封信中的内容说:“玻尔在记忆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事情真相又堕回五里雾中,哥本哈根依然笼罩在神秘里,而随着当事人的陆续逝世,真相也永远埋在了1941年那个秋天。
      海森堡的身上集中了太多传奇与矛盾——事业、友情、荣誉、民族、国家、战争、道义——如此多的要素纠缠在一起,构成了那个复杂而矛盾的科学家。而玻尔,这位慈祥的父亲、伟大的导师、学派的教皇,他看着曾经视如亲子的门生走到自己的对立面,走到世界的对立面,他怎能不痛心呢,然而他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他的学生、他的孩子决裂,结束他们那举世闻名的伟大友谊。
      知识就是力量,但当它是一种杀人的力量时,科学家该如何抉择,尤其他们的抉择还决定着几千万人的生死,他们背负的责任是普通人的千万倍。
      时代的哀伤,演绎了太多的悲剧传奇,人类天生总怀有悲剧情结,热衷于传唱宏伟悲壮的故事,然而,当我们这个时代的帷幕拉开,奏响哀伤的号角,角色降临在每个人身上,作为个体,你该如何抉择


    IP属地:美国2楼2011-07-07 09:22
    回复
      楼主好腻害 我是你的小粉丝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3-17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