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柳吧 关注:27贴子:1,141
  • 11回复贴,共1

清顺治帝:先打李定国 再击郑成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淡定!


1楼2011-07-09 08:33回复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但明朝并没有灭亡,还有一个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1662年才去世,这应该标志着明朝的正式灭亡,即使如此,郑成功退守TW后,仍采用永历年号……
    支持南明大局有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一为李定国,主要在云南、广西一带作战;另一个便是郑成功,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抗清!
    关于李定国,涉及一个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问题……


    2楼2011-07-09 08:35
    回复
      对比李定国与郑成功,显然后者要比前者的名气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郑后来收复了TW,而且小学课本上都已大肆宣扬这一伟绩!以至于没有人不知道郑成功的,但知道李定国的人却不多……
      然而,若从对南明的忠心及其民族大义来说,李定国要超出郑成功,超出多少便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超出的……赞李定国……


      4楼2011-07-15 17:07
      回复
        1644年为顺治元年,则1654年为顺治11年,广东境内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大决战即新会之战,郑成功在新会之战中的表现让人甚是气愤异常!或者说新会之战是郑成功一生之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这场战役中,与李定国作为对比,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气节忠义,郑成功都要差李定国一大截……郑成功实乃令人可气可恼……


        5楼2011-07-15 17:45
        回复
          当时抗清基地有两大战场,即西南战场与东南战场,分别由李定国和郑成功负责,二人都奉永历政权为正朔……当然了,还有其他著名的抗清将领,不止他们二人……关于南明的政权,著名的有三个,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最后一个持续时间最为长久……


          6楼2011-07-15 17:55
          回复
            西南战场为云南、广西一带,东南战场为浙江、福建一带,由地图可知,广东位于广西和福建的中间,一旦拿下广东,则西南战场和东南战场就会连成一片,复兴大明王朝便大有希望……
            而要想拿下整个广东,必须拿下新会,因此新会之战显得极其特别重要……


            7楼2011-07-15 18:01
            回复
              对于新会之战,李定国的策略是,联合郑成功,实行“东西对进”,即李定国向东,郑成功向西,夹击新会的清军……为此李定国多次致信郑成功,言辞恳切,几近央求,然而郑成功却因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借故推迟进军,仅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支不强的军队勉强应付一下而已……悲剧啊……
              


              8楼2011-07-15 18:11
              回复
                崇祯帝自缢后不到两个月,马士英、史可法及其所谓江北四镇将领便拥立朱由崧为帝,这就是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即弘光政权,只可惜,这个政权仅仅持续一年便垮台了,紧接着,各地势力又各自拥立若干个王为帝,相互倾轧,自称自己的乃是正统,总之,都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了,南明内部还在搞内讧,一丁点都不团结……


                10楼2011-07-21 17:11
                回复
                  弘光政权垮台不到一个月,郑氏集团便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隆武帝是一个有志向的好皇帝,比弘光帝朱由崧要强的多了,只可惜郑芝龙缺乏谋略,向清军投诚,使得隆武政权的反清斗争难度空前加大……隆武政权和弘光政权一样,也是一个短命的南明政权……
                  


                  11楼2011-07-21 17:32
                  回复


                    12楼2011-07-27 08:26
                    回复
                      1646年,即隆武二年,郑成功开始了长达16年的军事生涯,1662年在TW病逝为终结点。1646年,清军大举进攻浙东,郑芝龙接到洪承畴的劝降书,决定投降清朝,但郑成功坚决反对,说了一句身为经典的话:“夫虎不可离山,鱼不可脱渊;离山则失其威,脱渊则登时困杀。吾父当三思而行。”……只可惜,战略眼光短小的郑芝龙根本不听劝!
                      


                      13楼2011-07-30 13:56
                      回复
                        浙江省下面是福建省,两省接壤之处有一处重要关隘,即赫赫有名的仙霞关,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福州的门户,如同潼关是通往长安的门户一样,只可惜,郑芝龙下令弃守仙霞关,致使清军轻而易举进入福建,隆武政权岌岌可危!
                        郑芝龙也没有好下场,原以为清廷会重用他,没曾想竟被扣押起来,一直软禁了15年,1661年被清廷于北京斩首!
                        


                        14楼2011-07-30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