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
--------- 告诉你幸福的真谛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
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
-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
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
理学课时,只有 8 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 2 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
近 400 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 850 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
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
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 30 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
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
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
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最初,引起我对积极
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
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
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 2004 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
《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
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 20 个学生出现了
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
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
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
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
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在内
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
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 6 种药物,
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
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 19 岁。她的室友回忆
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
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 6 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
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 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
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
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
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 20 世纪 60 年代高出 10
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 29.5 岁下降到今天的 14.5
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 年,英国有 52%的人,表示自
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 2005 年,只剩下 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
--------- 告诉你幸福的真谛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
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
-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
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
理学课时,只有 8 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 2 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
近 400 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 850 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
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
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 30 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
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
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
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最初,引起我对积极
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
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
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 2004 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
《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
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 20 个学生出现了
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
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
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
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
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在内
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
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 6 种药物,
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
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 19 岁。她的室友回忆
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
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 6 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
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 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
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
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
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 20 世纪 60 年代高出 10
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 29.5 岁下降到今天的 14.5
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 年,英国有 52%的人,表示自
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 2005 年,只剩下 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