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看世界吧 关注:57贴子:4,274
  • 9回复贴,共1

【饮食天地】之〖玉米〗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玉米具有强大抗衰老功能 
美国著名营养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最近推荐了100种最热门有效的抗衰老物质。分析显示,玉米包含了这100种物质中的7种。7种物质分别是-----



美国农业局最近调查指出,大部分美国人缺少钙质,年老时易出现骨骼疾病。玉米含有丰富的钙质。


谷胱甘肽 
是一种抗癌因子。在长寿国家日本是颇受重视的营养补品。


纤维素 
美国人日常纤维素摄入只是需要量的一半。它能溶解血液中的胆固醇,不能促进大肠的蠕动。


镁 
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发展,促进废物排出。对心脏健康也是必需的。


硒 
良好的抗氧化剂,与谷胱甘肽、维生素E共同作用可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维生素E 
重要的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自由基可导致细胞损伤、动脉损伤、发炎、癌症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 
能够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玉米油中有6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另据介绍,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的主要食品玉米有关。艾尔·敏德尔博士的工作无疑给这一发现提供了佐证。

近年来,我国居民因膳食不合理导致"富贵病"的现象明显增多,营养界不得不重新关注谷类食品在膳食中的营养作用。对玉米营养的研究和认识逐渐深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玉米食品的消费大增。



IP属地:河南1楼2006-07-15 14:15回复
    据研究测定,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96千卡,粗纤维1.2克,蛋白质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另含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与功能,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


    IP属地:河南2楼2006-07-15 14:22
    回复
      黄玉米:又称为黄色植物食品。它富含镁元素。镁能够帮助血管舒张,加强肠壁蠕动,增加胆汁,促使人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它还富含谷氨酸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氨,孕妇宜常吃


      IP属地:河南3楼2006-07-15 14:25
      回复
        红玉米:以富含维生素B为主要特色。孕妇常吃可以预防及治疗口角炎、舌炎、口腔溃疡等核黄素缺乏症


        IP属地:河南4楼2006-07-15 14:25
        回复
          玉米油:以富含维生素E为主要特色。常吃不仅美容,而且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可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IP属地:河南5楼2006-07-15 14:26
          回复
            玉米胚芽及花粉:富含天然的维生素E。常吃可以增强体力及耐力,能够有效地防治“妊娠巨细红细胞性贫血”


            IP属地:河南6楼2006-07-15 14:26
            回复
              玉米须:取l-2个玉米的须煎水当作茶来喝,有利尿、降压、清热、消食、止血、止泻等功效。可用于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胆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IP属地:河南7楼2006-07-15 14:26
              回复
                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吃玉米的好处)

                在这项持续1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 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IP属地:河南8楼2006-07-15 14:35
                回复
                  抗眼睛老化的极佳食物 (吃玉米的好处)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根据营养分析,玉米含有醣类、蛋白质、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磷、镁、钾、锌等。老年黄斑性病变(AMD)是眼睛老化所造成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视力缺损。从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


                  IP属地:河南9楼2006-07-15 14:36
                  回复
                    玉米快来看看


                    IP属地:河南10楼2007-05-30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