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吧 关注:3,863贴子:35,827
  • 14回复贴,共1

看到一篇文章很气愤。竟有人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季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中有不适当词汇,就连百度也不给他面子、
链接在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6156567.html?an=0&si=1&wtp=wk
后面那个“其他回答”


1楼2011-07-21 23:22回复
    首先且不说梵文,光是季老写的各类文章就足以说得上是一个大作家。此人云:“这学问高低不好评论,但既然没有人再想去研究这东东,那说明这是一个非常旁门的学科,有没有这学问对国家对社会可以说没有一点影响,属于那种自娱自乐的学术研究。”完全是没有依据的YY,而梵文对于研究历史是有极大的帮助,记得我看过一期节目,就是发现了极为珍贵的带有梵文的古籍,但是谁都难以了解梵文的含义。最后还是千里迢迢找到季老,才翻译了梵文的意思。(谁记得这是什么古物,欢迎帮我告诉我,时间太长忘了)而现在研究的人少,是因为梵文太难,而这也是我们的悲哀。季老一死,再无人能在梵文领域有这么高的成就了。
    再来说季老的儿子季承,此人是个二婚,现在的妻子就是季羡林家的小保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季老虽然和妻子没有感情基础,是包办婚姻,但是他们却一起走过了一生。而且在妻子去世后,季老是极为悲痛的。季老的妻子彭德华只念过小学,没有什么文化,这一点难免会与季老产生摩擦,但是她朴实孝顺,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对季羡林关怀备至,对子女也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季老对她的付出点滴记在心,心存感激。所以他一直容忍妻子的不足之处,难道这也有错?


    2楼2011-07-21 23:24
    回复
      至于作者使用“婚外情”这样的字眼更是过分,第一季羡林先生与妻毫无感情基础,第二他的婚姻从始至终,人孰能无情,季羡林先生难道就不能有爱情了?而他并未像徐志摩等文人,为此伤害一直默默付出的妻子。难道要季老像鲁迅先生一样,把妻子丢下才算不受儒道所害?看这个作者的意思,季老为了妻子维护家庭、拒绝爱情就是迂腐,他在与妻指腹为婚、没有爱情的前提下,对一女子略有动心就是人品有问题。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对鲁迅先生抛下妻子这一点一直不能释怀,妻子对他的付出,难道鲁迅就能弃之不顾?而徐志摩就更加糟糕了,为了林徽因与前妻离婚,而她的前妻不光照顾婆婆,还去照顾徐志摩的后妻陆小曼。然而这些付出,鲁、徐等人竟是视而不见的。
      相比之下,季老的做法更体现了他宁可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的善良的心。


      3楼2011-07-21 23:25
      回复
        季老和儿子长时间不能见面,聚少离多,而季老早期也确实对儿子关怀不够,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等他们关系好转之时,季老又因为文革被关,导致父子关系再度疏离。再来说说季老家那个保姆,此保姆2004年嫁给了季承。她比季承足足小了40多岁,而她还在季羡林家的时候,季承就与她关系暧昧了。(季承在1959年就与第一位妻子结婚)之后的事想都不用想,就是季承为此保姆和老爹关系进一步恶化。在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到北京301医院看望98岁的父亲季羡林老先生。13年无法见面的一对白发父子,久别重逢, 喜极而泣。 在301医院的病房里,一见到父亲,季承就跪了下来,泪水湿襟。父子间隔13年,一对都到了耄耋之年的父子终于再次相认、相见,令人唏嘘。季承说,见到父亲后,过往的事端历历涌上心头,父子之间的矛盾,也被相见的欢乐消融了。
        由此看来,季先生最后与儿子重归于好,而作者所诽谤的“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更是无稽之谈。
        不知那位作者是何居心,将季老研究梵文说的一文不值,将他为妻子着想委屈自己说成是受儒道所害,甚至忽略他与儿子和好的事实,自己为季老编排了“有国无家”这宗罪。而这篇文章还被到处传,试图迷惑不明真相的大众,真是居心叵测!
        


        4楼2011-07-21 23:25
        回复
          别有用心 小人尔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1-07-23 00:45
          回复
            季老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是公认的!有着非常高的声望,那LZ这番话“辩解”不觉得多余! 专以学界论,明眼人或者还有点良心的人自有分辨, 作为大学教师从来不敢肤浅的去评价季老这样一位朴素如老农的大学者, 但是我从来也不看重这种颠倒是非的舆论。如果你知道很多,你决不会讲得太多。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1-07-23 12:04
            回复
              受教了。


              8楼2011-07-23 12:06
              回复
                关于性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我认识一个作家,他看过季老的不能发表的文章,其实李玉洁就是季老的性伙伴。以前一直看季老无性的生活,一度曾认为季老是不是同性恋,可是看了那个文章,知道季老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很正常啊。季老又不是神仙,为什么不能有情,有性?他不喜欢结发妻,那也是他的权利。


                IP属地:新疆9楼2011-08-25 13:15
                回复
                  你有辱杨教授!!!


                  10楼2011-08-26 01:49
                  回复
                    随他写去,季老一生风风雨雨,还差这么一脚。


                    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1-08-31 16:41
                    回复
                      我和她不熟,为什么要辱她?实话实说而已。


                      IP属地:新疆13楼2011-09-03 16:11
                      回复
                        所以就了解清楚了再说话。


                        14楼2011-09-14 17:34
                        回复
                          季羡林没有婚外恋。在这方面他也是普通人:“有贼心,没贼胆”。
                          世上有胡适、鲁迅等,在男女问题上,说不上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太复杂了,外人根本就不知其真。
                          下雪天,一个老人搀扶着另一个老人在雪地里走,他们就是一对儿?哈哈,北大老师们就这么认为的,心里多肮脏!!
                          李玉洁从久以来,就想嫁给季羡林,其结果季羡林用:“千里共婵娟”就把她打发了,季羡林对他的照顾很感谢,但是别跨雷池一步;在德国也是。
                          说起季承,我想诸位多少都是些有文化的人,让你跟一个小保姆结婚,你愿意吗?好好想想吧,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当然这原因与季羡林无关啦。


                          15楼2011-09-14 17:54
                          回复
                            杨教授是李玉洁的丈夫。你别胡说。


                            16楼2011-09-14 17:56
                            回复
                              那篇文章未必没有不客观的地方,我觉得阐述得还算有点道理,将一个以语言研究为主轴的学者推到那样高的地位 ,其中的原因是值得反思的。季羡林的很多事情是值得推敲的,我觉得都那样高地位的人是值得要外界来审核的,并非楼上某些人一看媒体报道就顺势跟风,个人认为现在的文人包括季羡林需要能对得起王阳明的四个字 知行合一。


                              17楼2011-09-25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