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一头扎进油墨桶和纸堆里,昏天黑地,但也自得其乐。忽然想起两个人,海瑞,和戚继光。
此二人的行事风格可谓大相径庭。
一个举人出身,年近半百才混到了个七品知县。却事君以忠,坚持着古典精神,无论面对的是谁,制度也好,皇帝也罢,上级更是不用多说了,都从不屈服。硬顶着只吃俸禄,以至于买斤肉都能在官场传为新闻,而后和皇帝当廷折辩,最终被立为传统精神的楷模。虽一事无成但其本人却成为道德典范。
一个世袭出身,什么都沾点儿,也什么都干点儿,给上司送礼从不含糊,善于钻营交际。按传统道德看这虽算不上“奸臣”也是个“佞幸”了。可偏偏人家统兵有方御敌有术,抗击外敌以致功成名就,最终位列民族英雄,即便本朝也无法诋毁。
这二位,一个是宁折不弯的道德典范,一个是委曲求全的实干派。
对于国家而言,这两种人都需要。但海瑞正如他的字一样,太刚了,以至于只能远观不能近睹。提起海瑞无论官声还是私德,没有人能挑出瑕疵,但是谁都不愿意和海瑞共事更不愿意让他做自己的顶头上司。所以海大人最终什么事情也没有真正干成只是作为道德标杆立在那儿。而他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意义,不需要他干什么,事情自然有办事人去做。
戚继光明白,要想做事先得保住自己,所以巴结上宪是必须的,逢迎皇帝也是必须的,所以他的一生有机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很多的事情,令名始终。至于清议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在大明官场混,谁还不挨骂呢?那些对他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白面书生们或许理解不到,他的浴血奋战也是在保卫这个允许清议的大明制度啊。
此二人的行事风格可谓大相径庭。
一个举人出身,年近半百才混到了个七品知县。却事君以忠,坚持着古典精神,无论面对的是谁,制度也好,皇帝也罢,上级更是不用多说了,都从不屈服。硬顶着只吃俸禄,以至于买斤肉都能在官场传为新闻,而后和皇帝当廷折辩,最终被立为传统精神的楷模。虽一事无成但其本人却成为道德典范。
一个世袭出身,什么都沾点儿,也什么都干点儿,给上司送礼从不含糊,善于钻营交际。按传统道德看这虽算不上“奸臣”也是个“佞幸”了。可偏偏人家统兵有方御敌有术,抗击外敌以致功成名就,最终位列民族英雄,即便本朝也无法诋毁。
这二位,一个是宁折不弯的道德典范,一个是委曲求全的实干派。
对于国家而言,这两种人都需要。但海瑞正如他的字一样,太刚了,以至于只能远观不能近睹。提起海瑞无论官声还是私德,没有人能挑出瑕疵,但是谁都不愿意和海瑞共事更不愿意让他做自己的顶头上司。所以海大人最终什么事情也没有真正干成只是作为道德标杆立在那儿。而他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意义,不需要他干什么,事情自然有办事人去做。
戚继光明白,要想做事先得保住自己,所以巴结上宪是必须的,逢迎皇帝也是必须的,所以他的一生有机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很多的事情,令名始终。至于清议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在大明官场混,谁还不挨骂呢?那些对他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白面书生们或许理解不到,他的浴血奋战也是在保卫这个允许清议的大明制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