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同感!本科二批一志愿招生,达到文理科本科二批报考资格线(分别为450和430分)但未达到文理科最低本科二批线的考生,加起来有6.7万人,再加上烟台等执行省属线六地市的达到最低二本线但未到省属二本线的考生,有近7万名考生本科二批一志愿白填了。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资格线上的考生均可填报,许多考生为报志愿绞尽脑汁,不少家庭连续召开几次家庭成员会,集思广益,目的是尽可能报好点的学校,少留遗憾。但令人遗憾、意外的是,随后公布的二本分数线竟然只比一志愿平行降低3分,这样执行省属线的线下70分、市属线下52分、单独划线下50分的约6万名考生全部又沦为“看客”不能投档。到第二次征集志愿是否再降1-2分,让线下考生权当做“练习”,再刺激一下数万考生已经伤不起的神经呢?学生才疏学浅,数学更是一塌糊涂,于是请教:二本资格线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分数高于资格线70多分、50多分的考生一次次挖空心思地填报志愿,却始终达不到投档线,只能望“线”兴叹,饱受折磨,划定这样的资格线有何价值?如此巨大、宽泛的“线差”,若一道道深深地沟壑,把考生抛下万丈深渊,又如一把把不见血的利刃,深深刺痛了考生尚不够成熟、坚强的心灵,面对一双双无助、困惑的眼神,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把数万考生一次次从希望到无望、绝望“烤”来“烤”去?难道这就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招生部门制定的经过缜密研究、论证的招考政策的初衷?这就是我省引以为豪的以考生为本、为考生着想、惠及全省考生的巨大改革成果?
此篇转载,望各位转一下,直到转到负责人眼中。。。。
此篇转载,望各位转一下,直到转到负责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