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吧 关注:18,695贴子:229,814

除了五华还有地方把 是谁 念做loi sa的嘛

收藏回复

.


1楼2011-07-29 13:44回复
    是sak吧,我记得是入声的


    4楼2011-07-29 20:20
    回复
      sa的本字应该不是‘畲’。因为‘畲’字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都与 sa相去甚远。
      侪:
      潮州话 se(与‘纱’谐音)(《潮州话字典》1980年版)
      客家话 sa(与‘纱’谐音)(《梅县话字典》1998年版)
      闽南话 chha^(与‘柴’同音),又 ce7(与‘济’谐音)
      上海话 ze(常借代“都”的意思,表示总括。是‘侪’的引申义)
      广州话 caai4。
      可见在南方方言中,除广州话之外,此字均没有以“i”结尾。此字为 sa的本字!


      6楼2011-07-29 23:23
      回复
        ‘侪’这个字在中国南方各种方言中,只有客家话用了原意。反观上海话虽然也用这个字,但是用的也是引申义。
        最滑稽的是,
        客家人用的才是本义,而客家人却常常不知道自己口语中常说的“sa”的本字正是‘侪’。这真是令人感叹啊!


        7楼2011-07-29 23:27
        回复
          我处不知系哪谁/乃谁 =。=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1-07-30 06:19
          回复
            我处是哪谁 nai sui


            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1-07-30 12:04
            回复
              那除了五华还有这么说的吗


              10楼2011-07-30 21:10
              回复
                五华话跟兴宁话的差别还是蛮大的,五华西北(华城镇)跟龙川话比较接近,东北(水寨镇)是丰顺话的过渡带。西南(华阳镇)跟紫金比较接近,东南(棉洋镇)跟揭西比较接近。虽然五华跟兴宁的县界很长,但是五华话在词汇发音方面,跟兴宁话没有多少相近之处。五华话说谁念作“底侪”,兴宁话倒是不会这样念,因为在兴宁话里基本上不存在“侪”这个字。

                百科里面说“武”在中古汉语里的发音是[mvu],客家话则读为[vu],而这也成为客家话的特色。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五华话却保存了中古汉语的发音,仍读[mvu],尤其以华城话为代表。揭露这个事实,恐怕兴宁老乡听了最不爽。因为兴宁人总是以为五华话跟自己的兴宁话差别不大,然而其实兴宁话的确仅仅流行在兴宁境内,周边县域的语音词汇方面虽然有跟兴宁话相近的,但却大多都有另外的不同。


                11楼2011-07-31 07:43
                回复
                  至今在丰顺话里,还有“舞乜哎”(mu mat ae)的说法。舞乜哎,就是“搞什么”。很多中古汉语读[mvu]的字,在丰顺话里面也仍然保存着[mvu]的发音。除了“舞”字,还有“巫”字等等。但是必须承认在丰顺话里,这些字大多已经音变为[vu]。……在五华北部的华城镇,连“文”字都要读[mvun],语音迅速时可以直接读为[mun],但却不能读为[vun]。而在丰顺话基本上也只读 [vun],而不读 [mvun]和[mun]了。所以五华话在整个梅州地区来说,又是【很特殊】的一种,它的发音特点跟深圳围头话有某些相似之处。跟河源水源音、陆河水源音、揭西河婆话,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12楼2011-07-31 07:53
                  回复
                    五华北部靠近兴宁的地方,跟兴宁虽然能够交流,但却不能说他们跟兴宁话“完全一致”。事实上连五华县北部的水寨镇,“粥”都是说“糜(mei)”的。这跟丰顺、揭西、普宁以及潮汕地区的客家话相同,而跟兴宁、梅县都不同。
                    再说“loi sa”:
                    用“底侪”表示“谁”的说法,发音完全一致的是五华、揭西、普宁。丰顺虽然也说“底侪”,但因为丰顺话中的“底”发音不是“dai”,而是“dae”(dei),所以在丰顺话里,“底侪”的发音是 dei sa (nei sa),而不是 lai sa。
                    暂且把五华、揭西、普宁、丰顺视为一个区,与这个区相邻的大埔现在多说“曼人”,陆河也不说“底侪”,陆河多说“哪谁(na sui)”。注意,哪字读“na”,而不读“lai”。所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lai sa”的“lai”,本字不会是“哪”。


                    14楼2011-07-31 08:09
                    回复
                      说到舌叶音,其实把大埔划到跟兴宁、五华、丰顺同一片区,其实大埔除了湖寮、高陂周边之外,其它镇也存在着“非舌叶”的发音,而且从趋势上看,这种“非舌叶”的发音,反而更是大埔客家话的发展趋向。其实在我们丰顺北片也有“非舌叶”的发音,比如我们说“影”、“游”等字,读音为 yang、yiu,而不是 rang、riu。但丰顺北片的“非舌叶”音没有大埔多。所以从整体上讲,丰顺跟五华划到一个区,还是比较合理。在所谓的“兴华小片”中,大埔有“非舌叶”的趋向,兴宁话根本是自成一体,所以根本不应该以所谓“舌叶音”的存在来判断一个片区。如果撇开大埔湖寮、高陂一带的舌叶音,大埔是可以划入梅县小片(程乡小片)。而兴宁是无论如何都应该自成一片,因为它的发音在这个片区里面显得很另类。最后是丰顺应该跟海陆、揭西、普宁同归“海陆小片”,五华也可以归入海陆小片,或者跟紫金惠东划到一起。


                      16楼2011-07-31 08:28
                      回复
                        五华、兴宁的 zh ch sh r 是很夸张的翘舌音,跟北京话有得一拼,根本不是舌叶音。
                        河源龙川、韶关曲江等地的 sh 才是真正的舌叶音,是平舌的,跟英语的 sh 发音一致。


                        17楼2011-07-31 09:55
                        回复
                          关于“哪”字的读音,粤中片正是读 nai 或 lai ,不读 na 。
                          n/l 两个声母舌位相同,很容易发生对转,有些地方习惯由 nai 转为 lai ,这种对转其实就是所谓的“懒音”的一种表现。
                          可以非常肯定,loi sa 的 loi 就是由 nai 变音而来的,本字就是“哪”。


                          18楼2011-07-31 10:01
                          回复
                            首先,兴宁有r,五华没有r。
                            其次,五华的zh/ch/sh和兴宁的发音方式并不相同。即使兴宁县内,zh/ch/sh的发音部位也不尽相同。五华的zh/ch/sh是典型的舌叶音,几乎是国际标准,你可以随便到个五华人,让他读“实、十、撤,针”之类的字听听,你会发现,和英语的"shit, ship, chat,Jim”几乎一样(除了后面的爆破音)。还有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们发音时,舌尖是抵住下齿龈的。


                            19楼2011-07-31 10:55
                            回复

                              兴宁那种夸张的翘舌音,是兴宁话特有的。什么“兴华小片”,根本就是谬论!只要兴宁话从这个片区独立出去,就一切都好理解了。“兴华小片”根本就是一个谬论,不应该让这种错误延续下去!
                              至少应该把兴宁从这个片区划出去,剩下的大埔、丰顺、五华“勉强”划在一起,还是可以的。但是在下窃认为 大埔话可以归入梅县小片,丰顺可以划入海陆小片,五华可以划入新惠小片


                              20楼2011-07-31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