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11日
漏签
0
天
汉服吧
关注:
1,369,861
贴子:
14,634,40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0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汉服吧
>0< 加载中...
怎么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送TA礼物
1楼
2011-07-30 21:24
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篇文章是我们这个学期要学的
但是我觉得他举得例子很奇怪
所以来跟大家探讨
2楼
2011-07-30 21:25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楼
2011-07-30 21:25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都没有人的么》
桑心啊
4楼
2011-07-30 21:26
回复
收起回复
集合,准备团战
探花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不会说,但是我可以推荐你看看传习录这本书,答案自己找
IP属地:江苏
5楼
2011-07-30 21:33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看完我都老了。。。。。但是我会去看的 谢谢
6楼
2011-07-30 21:38
回复
收起回复
阳光照耀着大海
举人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杨教授让中国人有求真 实验精神 怎么说的 如果波士顿阴雨天中有一滴雨是有颜色的 那我们也要找出他来
7楼
2011-07-30 21:38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想知道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这句话是不是错了
还有他举得 王阳明格竹 的例子是不是错了
8楼
2011-07-30 21:39
回复
收起回复
集合,准备团战
探花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通点文言文,四书一年就可熟悉,三年就小有所成了。很快你就找到答案了
IP属地:江苏
9楼
2011-07-30 21:41
回复
收起回复
秦汉月宋明关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他不怎么了解中国文化,带偏见。。。从前学这篇课文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IP属地:陕西
10楼
2011-07-30 21:41
回复
收起回复
阳光照耀着大海
举人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 阳明先生格竹子格的落下病根 对他后半生影响大
11楼
2011-07-30 21:42
回复
收起回复
集合,准备团战
探花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王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怎么会是只重理论而轻视实践了。
圣人的学问,初学者贵修,精进者贵悟
IP属地:江苏
12楼
2011-07-30 21:44
回复
收起回复
Maxine_小姐
举人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们学过。
我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13楼
2011-07-30 21:45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觉得
作者用王阳明格竹来说明王阳明的思想是【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然后又说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也就是说
作者认为
王阳明思想是格竹 是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是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可是格竹并不是王阳明的思想吧 这不是他还没有想出 知行合一之前的事么?
14楼
2011-07-30 21:46
回复
收起回复
那吥種要
进士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刚刚说的就是文章里的内容
所以我就饿得这篇文章是弄错了的吧
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 又怎会导致现在的学生只重理论而轻实践?
15楼
2011-07-30 21:48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Tian凭啥代表LPL上沙特杯封面
2936460
2
首届电竞奥运会2027年举办
2552029
3
比亚迪全系上智驾谁急了
2165240
4
东契奇湖人首秀表现如何
1756620
5
男主被这么对待是犯了天条吗?
1430338
6
汪小菲已拿到大S子女监护权
1261525
7
遐蝶立绘放出大伙如何评价?
1211880
8
天国拯救2的受害者出现了
890629
9
苹果新系统bug都修好了吗
625196
10
逆天继黑猴后哪吒笑话吧出现
516978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