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s电掣吧 关注:147贴子:9,536

【风思东少】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

“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家而**,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背景:淞沪抗战爆发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如上通电,十九路军全军三万官兵奋起反**军七八万人的猛攻,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与敌血战33天,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



1楼2011-07-31 12:46回复

    02.陈诚(1898~1965,浙江青田人,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背景:武汉会战前夕,陈诚视察户口要塞炮台,发表了战前宣言,称“湖口要塞,是武汉门户,官兵必须树立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全体官兵高呼“誓与倭寇决一死战,誓死守卫湖口要塞。”后炮台阵地均被敌机和敌大炮摧毁,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2楼2011-07-31 12:47
    回复
      03.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
      背景:在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陈怀民的战机在击落一架敌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他的飞机油箱着火。当时他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3楼2011-07-31 12:47
      回复
        前排


        4楼2011-07-31 12:48
        回复
          04.陈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时任24师少将高参)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背景:中条山之战,陈文杞率部在闻喜,夏县等地与敌激战。日军向守军阵地施放毒气,我军死亡惨重。后该师余部转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机狂轰滥炸时,陈文杞身先士卒,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枪林弹雨,指挥官兵坚守阵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陈振臂大呼上述口号。后不幸壮烈殉国,终年仅37岁。
          


          5楼2011-07-31 12:54
          回复
            05.寸性奇(1895~1941,云南腾冲人,时任第3军12师师长)

            “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人格。”
            背景:中条山之战,鬼子集中重兵攻击12师,寸性奇师长在接受军长的命令率部突围后,发现军部未能突围,寸又率部冲入重围营救军部,后身中八弹,拔刀自杀,这是临终前的遗言。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已经88岁高龄,已经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中国第一二战区部队与进犯晋南的日军进行了中条山战役,图为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将士
            


            6楼2011-07-31 12:55
            回复
              06.戴安澜(1904~1942,安徽无为人,时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背景:1942年初,戴安澜率所部200师万余人赴缅参战。在东瓜保卫战前,他留给妻子上述遗书。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号令全军:“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戴安澜部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后在孟关激战中以身殉国,终年38岁。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入缅与英军配合作战,图为在同古前线的中国远征军

              1942年4月底,日军占领腊戌,截断了远征军回国的唯一退路。远征军陷入绝境,主力被迫穿越荒无人烟的山区撤回云南。另一部分退往印度。图为中国远征军自缅甸撤退情形。
              


              7楼2011-07-31 12:56
              回复
                07.邓锡侯(1889~1964,四川营山人,时任川军第一纵队司令,第45军军长)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背景:1937年9月5日,四川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邓锡侯在会上发表了如上讲话。邓锡侯还说:“我们是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的,后方的人民,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而来。前赴后继,一定能战胜敌人!”后邓参加了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战功卓著。
                太原会战期间一场伏击日军照片

                


                8楼2011-07-31 12:57
                回复
                  接上




                  伏击击毙的日军士兵脸上犹淌着鲜血。由图片可以清楚看出日军装备十分精良,但因中国军队掌握地形地势,可以因时因地取得局部的优势,因此战争期间落单的日军往往面临被歼灭的命运。
                  


                  9楼2011-07-31 12:58
                  回复
                    08.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时任29军副军长)
                    “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
                    背景:南苑之战爆发前夕,宋哲元已经下令,南苑军部撤到北平城内,佟麟阁应首先撤离,此时夫人恰好送来书信,称父亲病重,佟执意不撤,回信道“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并诏所部曰:“此杀敌报国时也!”后终于以身殉国。

                    南苑日军阵地

                    日机轰炸北平城外的南苑、西苑和北苑机场
                    


                    10楼2011-07-31 12:59
                    回复
                      09.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时任第5军军长)

                      “督促本部官兵奋勇向前,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小日本钢军,夺回昆仑关,打出第5军的威风来!”
                      背景:1939年11月,日军攻陷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杜聿明向所属各师下达如此作战命令。他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成功地包围了昆仑关之敌。日军被击毙4000人,被俘1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被打死。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

                      图为向昆仑关进发的中国军队。
                      


                      11楼2011-07-31 13:01
                      回复
                        11.冯治安(1896~1954,河北故城人,时任河北省主席、29军代军长)
                        “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
                        背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我驻军第2 19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冯当即做出以上指示。之后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日军炮轰卢沟桥畔的宛平城。
                        


                        13楼2011-07-31 13:02
                        回复
                          12.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时任绥远省主席、晋绥军第35军军长)
                          “岳武穆38岁壮烈殉国,我已过了38岁,为**死而无怨。”
                          背景:1936年10月,蒙古分子德王在日军指挥下,分三路大举进犯绥远。傅作义召集所部进行军事部署。傅作义通告全军:“爱国军人守土有责,我们一定要打!”并示了上述**决心。后指挥百灵庙大捷,击毙日军千余人,俘敌200余人,绥远抗战胜利结束。
                          


                          14楼2011-07-31 13:03
                          回复
                            13.高志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时任空军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
                            “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炸我同胞,向其讨还血债!”
                            背景:凇沪抗战爆发,日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8月14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航委会当时命令不抵抗,而高志航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他下令起飞,并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此战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后高被日空军炸死。
                            


                            15楼2011-07-31 13:03
                            回复
                              14.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时任第9军军长)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背景:1937年忻口会战爆发之前,郝梦龄如此鼓励官兵。战争打到白热化阶段,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告诫官兵,“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郝梦龄是**战争中我军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16楼2011-07-31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