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棚宴
凉棚宴是清朝皇帝在长至节(长至节即民间的冬至,之所以称为“长至”,意思是冬至以后白昼的时间便一天天变长了
)举办的一种御宴。
17的特别提醒:清代宫廷中的长至节不在冬至当天,而在冬至的第二天。这是因为冬至这天时值郊祭大典之期,为斋戒之日。同时,这一天也是“秋决”(处决死囚)之日
,所以清代宫廷的长至节后移到冬至的第二天。
起源:凉棚宴在清朝刚刚建立时就已经形成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满清贵族“忆苦思甜”
的一种仪式。
原因及意义:满族自古是一个狩猎的民族,长年在寒冷的北方从事生产和征战活动,不曾享受过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后,许多王公贵族便骄逸居安、挥霍腐化起来
。为了防止和提醒他们不要奢侈败国,清朝统治者便在长至节这一天,在寒冷的殿外搭起凉棚,要求赴宴的王公贵族席地而坐,冷饮冷食,以重温艰苦的狩猎和征战生活。
筵席的座位安排:
1. 皇帝御座:太和殿紫宸台
2. 王公贵族和一、二品大臣的席位设在皇帝近前,三品以下官员和侍卫们的席位设在殿外东西两檐下。殿外丹墀上,由蓝布搭棚,称“凉棚”,是为四品以下的官员们设置的。
注:除皇帝一人独坐宝座外,所有的赴宴者都坐在棕毯上。
宴会的周边环境:太和殿的门窗届时会被统统打开,殿内设有6个大火盆,8个小火盆;每个凉棚内设有4个大火盆,2个小火盆,棕毯上铺有红黄毯。(天啊,南方的冬至已经冷得不像样了,更别提北京了,虽有火盆,但杯水车薪啊,因此天寒地冻,四处露风
)
菜肴:冻饽饽、冻果子(呵呵,既然是忆苦思甜,就别想有热食了,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宴会的持续时间:卯初(清晨5时)开始———辰时末(上午9时)结束
宴会程序:奏乐、唱赞、行受茶礼、受酒礼、受馔(Zhuan第四声)礼、隆庆舞、喜起舞、蒙古乐、高丽筋斗、回子筋斗、金川乐、番子乐、番童戏等礼仪和节目,宴会结束前还要奏乐行礼。
由此产生的俚语:民间称此宴为“冻人儿吃冰食儿”,在赴宴者中也流传出“上头风吹,下头凉吸,冰坨子肚内打的的”(打的的?17不懂是神马意思
。但17只要一想到那样的场景,虽然现在酷暑难耐,全身仍会打冷战)
由于赴凉棚宴非常受罪,所以每当举办此宴时,总有一些元老重臣心有怨言,皇帝虽然有所察觉,但囿于先祖旧制,不便撤消,只得照例举办。直到光绪以后,凉棚宴的举办次数才逐渐减少。(话说那才是顺应民心呐!!,不过可能跟国力衰微也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