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雯吧 关注:2,671贴子:11,284
  • 10回复贴,共1

8月6日晚单雯小姐《牡丹亭》观后

收藏回复

对单雯的杜丽娘慕名已久,昨晚终于一睹风采。风华绝代,舍其其谁?
昨晚的《牡丹亭》是江苏省昆剧院为纪念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举办的“昆曲专场月”的开场戏。单雯一人饰演杜丽娘,演出《游园•惊梦》、《寻梦》、《写真》和《闹殇》四折(注:最后一折我忘了其名,但根据汤显祖原著“闹殇”一折改编)。演出持续了整整145分钟,几乎成了单雯的专场。
单雯一上场,便迷倒众生,无不惊为天人,这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但孤陋如我者,仍然不得不为之震惊:则为你如花美眷,似年流水,难道真的是为她而写?而这个(确切地小半个——因为一场演出根本无法表现复活等更戏剧性的场面)爱情故事之凄迷幽怨,实在叫人为之三叹:但是相爱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石。
一种说法已是老生常谈了,即昆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所创造的文艺世界中美的极致。但我仍然想补充说:要是人们想要了解欧洲17和18世纪的贵族和新兴市民的趣味,那么他一定得听听莫扎特的音乐;要是人们想要理解19世纪俄罗斯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奢华,那么他就一定得看看柴柯夫斯基的芭蕾。同样地,人们想要领会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致,那么除了一般所说的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建筑园林等等以外,还有什么可能的途径呢?而在所有这些文艺形式中,昆曲以其特有的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乃至书意画境等等的强大功能,又不得不说是独占鳌头的!还有一点,如果说西方文明将对美的理想寄托在维纳斯等人体艺术当中的话,那么更加含蓄蕴藉的中国文人则将他们对于美的神往倾注于杜丽娘等冰姿玉态的化身之中了。(正如汤显祖的原著里曾经多次提到班昭、谢道韫、卫夫人等,古代文人对绝色的才女的赞美常常是毫无保留的:李清照、管道升、沈虹屏、袁瑛、柳如是、顾媚、董小宛;更不必说从崔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的文学形象了。文人对美女+才女的钟情种种,是一个太大的主题,打住!)
单雯小姐且歌且舞,浅吟低唱,活脱脱地把一个二八少女的神态和盘托出了。她的表演,尽管还有稍显稚嫩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这个杜丽娘是可信的。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某些表演中,她甚至显得十分老练。例如《写真》一折,她的唱念做舞,特别是作画的体形身段,姿势情态,竟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似的:看她执笔落笔的模样,难道她真的学会了书画?
一个人几乎从头倒尾唱145分钟,没有到家的功夫,可是不行的!(这里省去一些细节)


1楼2011-08-07 18:14回复
    顺便说下我对昆剧院的外在印象。
    我是早早地就来到了朝天宫四号,即现在改作“江苏省昆剧院”的旧江宁府。一走进这个院落,一种古旧的感觉就扑面而来。夕阳西下,但见屋宇凋蔽,气象萧瑟,即便是这样的盛夏,这里也有一股深苍的感觉。院庭中杂草丛生,不见一丝一毫整饬的痕迹:倒令人想起《牡丹亭》里的故园。
    这不是闲笔。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到过欧洲,见过古建筑,那么立刻就会明白美丽如画的草坪已经构成古色古香的庭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足见人家对古代遗物的珍重。而在我们这里,这样荒败的古建筑,大概只能说明一个显浅的道理:我们对于文化,尤其是古文化的重视程度,离世界标准还差得太远太远了。
    昆曲是中国古代的文人趣味被提炼到至精至细的产物,与苏州园林、明式家具,以及精美古器物、琴棋书画达到了一样高度的人间瑰宝。可惜,有两件原因阻止了人们对它的珍视和欣赏:一、以古代轮回的历史观来看,我们现今还处理趣味最低下、最粗糙的时代(晚明和晚清至民国都曾经达到最高点,明初和清初都曾经跌至最低点。而现在这个时期,正好相对当于明初和清初);二、从现代发展的历史观来看,昆曲等等又被认为只是遗产,只有保存的份,不可能再有所发展或对当代社会有所担当了——这有点像欧洲的古典音乐。
    不过,不知道这该不该值得我为之庆幸,即我发现满座的观众中大多数竟是年轻人。有许多人我想也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跟我一样,对兰苑剧场本身及昆剧院的整个氛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楼2011-08-07 19:10
    回复
      文章写的有思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最后一出是《离魂》,不过各个昆剧院团这出戏的叫法有所区别


      IP属地:江苏3楼2011-08-07 19:56
      回复
        去看了8月6号的演出,这么热的天,单雯的演出十分辛苦,寻梦一出时汗水都映透了衣衫。而单雯仍然非常认真地完成了几乎是她专场的这场演出,结实时全场掌声久久不息!
        期待以后能够看到牡丹亭“离魂”后面的几出戏!


        4楼2011-08-08 08:47
        回复
          承教了。谢谢!
          《离魂》这个名字不错。比原著《闹殇》少了些悲剧气息。
          这一折最后,杜丽娘的幽魂身系红袍,手持柳枝,从老夫人和春香身后飘然而出,构思新颖别致。这一处改得十分妙。


          5楼2011-08-08 20:20
          回复
            说得很好了,顶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1-08-08 23:55
            回复
              看来西瓜发的剧照,精美绝伦哪。
              再想想单雯那清亮甜脆的歌喉,我会说——昆曲为单雯而设,单雯为昆曲而生。


              7楼2011-08-29 20:24
              回复
                写得不错


                8楼2011-10-12 06:15
                回复
                  可惜,有两件原因阻止了人们对它的珍视和欣赏:一、以古代轮回的历史观来看,我们现今还处理趣味最低下、最粗糙的时代(晚明和晚清至民国都曾经达到最高点,明初和清初都曾经跌至最低点。而现在这个时期,正好相对当于明初和清初);二、从现代发展的历史观来看,昆曲等等又被认为只是遗产,只有保存的份,不可能再有所发展或对当代社会有所担当了——这有点像欧洲的古典音乐。
                  这两点我不大同意,所谓“古代轮回的历史观”很大程度由社会阶级分层成熟度这个物质基础 以及文化发展这个意识形态决定,所提到晚明晚清的最高点,刚好是该两个朝代经过社会财富重新洗牌资源再分配达到社会等级分化顶级阶段,产生贵族最多多时期。人的本性么,“保暖思淫欲”,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才有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这是物质上的;其次是文化上的,首先人知道有某种境界才会去追求、发展,所谓创造,也不是凭空创造,应该是在前人基础上集大成或有所发挥。对比现社会阶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物质和文化上的条件,我认为不具备。一种东西(观点)只有被优势群体(掌握优势资源的群体)认可才可称为社会主流。
                  第二点,“只有保存的份,不可能再有所发展或对当代社会有所担当”这个观点,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未必是彻底还原,也可以是取其部分。毕竟要考虑80年代才刚开始开放,之前整整几十年都被洗脑。到今天能给年轻人脑子中种点苗苗已经很不容易了,君不见整天爱来爱去连“死了都要爱”的流行乐中暗暗刮起一股“刀马旦”、“青花瓷”“东风破”“兰亭序”“牡丹亭”。。。。影视剧甚至好莱坞电影中也常惊现诡异、妖艳(这两个形容词是表达我对其含有传统汉文化的惊喜)的戏剧元素。。。这些都能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只要引得他们百度一下,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传承开端了。。所以我觉得当前“已经是在担当了,并且将来担当的分量只会越来越重”。但我们不一定需要搭个戏坛子那样的表达方式,而是根据社会的主角——人——的需要选择点缀、烘托、引导、主导等合理的表达方式(怎么有点像搞广告的?),换个角度,哪个民族哪种文化不是这样子呢?毕竟不管是创造还是欣赏,都是人在利用文化表达感情,而不是文化塑造人(如果有人不同意,那么请想下“是有文化的人塑造人”)。
                  顺便问一下如何加入贴吧?我已经听了那张7选段的CD一个星期了,虽然没听懂几句。但是我不着急,等听到脑子里对旋律非常熟悉时,再去找词再核对意境。


                  9楼2011-10-13 18:05
                  回复
                    你已经加入贴吧了,欢迎!


                    IP属地:江苏10楼2011-10-13 20:16
                    回复


                      11楼2011-10-16 1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