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雯的杜丽娘慕名已久,昨晚终于一睹风采。风华绝代,舍其其谁?
昨晚的《牡丹亭》是江苏省昆剧院为纪念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举办的“昆曲专场月”的开场戏。单雯一人饰演杜丽娘,演出《游园•惊梦》、《寻梦》、《写真》和《闹殇》四折(注:最后一折我忘了其名,但根据汤显祖原著“闹殇”一折改编)。演出持续了整整145分钟,几乎成了单雯的专场。
单雯一上场,便迷倒众生,无不惊为天人,这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但孤陋如我者,仍然不得不为之震惊:则为你如花美眷,似年流水,难道真的是为她而写?而这个(确切地小半个——因为一场演出根本无法表现复活等更戏剧性的场面)爱情故事之凄迷幽怨,实在叫人为之三叹:但是相爱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石。
一种说法已是老生常谈了,即昆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所创造的文艺世界中美的极致。但我仍然想补充说:要是人们想要了解欧洲17和18世纪的贵族和新兴市民的趣味,那么他一定得听听莫扎特的音乐;要是人们想要理解19世纪俄罗斯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奢华,那么他就一定得看看柴柯夫斯基的芭蕾。同样地,人们想要领会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致,那么除了一般所说的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建筑园林等等以外,还有什么可能的途径呢?而在所有这些文艺形式中,昆曲以其特有的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乃至书意画境等等的强大功能,又不得不说是独占鳌头的!还有一点,如果说西方文明将对美的理想寄托在维纳斯等人体艺术当中的话,那么更加含蓄蕴藉的中国文人则将他们对于美的神往倾注于杜丽娘等冰姿玉态的化身之中了。(正如汤显祖的原著里曾经多次提到班昭、谢道韫、卫夫人等,古代文人对绝色的才女的赞美常常是毫无保留的:李清照、管道升、沈虹屏、袁瑛、柳如是、顾媚、董小宛;更不必说从崔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的文学形象了。文人对美女+才女的钟情种种,是一个太大的主题,打住!)
单雯小姐且歌且舞,浅吟低唱,活脱脱地把一个二八少女的神态和盘托出了。她的表演,尽管还有稍显稚嫩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这个杜丽娘是可信的。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某些表演中,她甚至显得十分老练。例如《写真》一折,她的唱念做舞,特别是作画的体形身段,姿势情态,竟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似的:看她执笔落笔的模样,难道她真的学会了书画?
一个人几乎从头倒尾唱145分钟,没有到家的功夫,可是不行的!(这里省去一些细节)
昨晚的《牡丹亭》是江苏省昆剧院为纪念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举办的“昆曲专场月”的开场戏。单雯一人饰演杜丽娘,演出《游园•惊梦》、《寻梦》、《写真》和《闹殇》四折(注:最后一折我忘了其名,但根据汤显祖原著“闹殇”一折改编)。演出持续了整整145分钟,几乎成了单雯的专场。
单雯一上场,便迷倒众生,无不惊为天人,这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但孤陋如我者,仍然不得不为之震惊:则为你如花美眷,似年流水,难道真的是为她而写?而这个(确切地小半个——因为一场演出根本无法表现复活等更戏剧性的场面)爱情故事之凄迷幽怨,实在叫人为之三叹:但是相爱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石。
一种说法已是老生常谈了,即昆曲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所创造的文艺世界中美的极致。但我仍然想补充说:要是人们想要了解欧洲17和18世纪的贵族和新兴市民的趣味,那么他一定得听听莫扎特的音乐;要是人们想要理解19世纪俄罗斯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奢华,那么他就一定得看看柴柯夫斯基的芭蕾。同样地,人们想要领会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致,那么除了一般所说的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建筑园林等等以外,还有什么可能的途径呢?而在所有这些文艺形式中,昆曲以其特有的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乃至书意画境等等的强大功能,又不得不说是独占鳌头的!还有一点,如果说西方文明将对美的理想寄托在维纳斯等人体艺术当中的话,那么更加含蓄蕴藉的中国文人则将他们对于美的神往倾注于杜丽娘等冰姿玉态的化身之中了。(正如汤显祖的原著里曾经多次提到班昭、谢道韫、卫夫人等,古代文人对绝色的才女的赞美常常是毫无保留的:李清照、管道升、沈虹屏、袁瑛、柳如是、顾媚、董小宛;更不必说从崔莺莺、杜丽娘到林黛玉的文学形象了。文人对美女+才女的钟情种种,是一个太大的主题,打住!)
单雯小姐且歌且舞,浅吟低唱,活脱脱地把一个二八少女的神态和盘托出了。她的表演,尽管还有稍显稚嫩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这个杜丽娘是可信的。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某些表演中,她甚至显得十分老练。例如《写真》一折,她的唱念做舞,特别是作画的体形身段,姿势情态,竟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似的:看她执笔落笔的模样,难道她真的学会了书画?
一个人几乎从头倒尾唱145分钟,没有到家的功夫,可是不行的!(这里省去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