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作品:《午夜鸣》
1、勇儿过了很久都能想到那个午夜,孔吉初次来到闭斜寺的时候。
(文章一上来就先营造了氛围,让人感觉真是有故事的。然后,地主吃着饼干,期待故事。)
2、他唤走了侍从,一个人擎着灯而来,灯光昏暗勇儿看不清他的脸,只是腰间的金牌子一闪一闪得怪吓人的。
(小问题,还是会疑惑,为什么怪吓人的= =古装片里面,皇帝赐的不都是金牌吗?偶们勇儿是多么见过市面的人哇,要上别个牌子就吓人,俺就不当一枝梅了……)
3、“若是身怀绝技之人呢?”事后勇儿与大植谈起这人时,大植急的直跳脚,
……
大植没有看见——甚至连当事人都没有发现——勇儿脸上勾起的是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地主喜欢这段插叙,在都是顺叙的文章里,有这么一篇有这么一笔,看着挺舒服。)
4、勇儿定义他为一个有着仙风道骨的人,想必是宫里的道士罢。
(这个,这个,这个道士的问题,地主特想提出异议哇~~~~勇儿,这个,这个,这个,咱也是见过世面的不是吗~~道士的衣服都很有特点,是土包子版的布衣啊,脚上那鞋,那缠腿布,多么有贫民大众的特点~~~~话说,孔吉来的时候,穿的可是丝绸哇,据说当年罗马贵族,以穿一件丝绸为荣耀,要到竞技场显摆的哇~~~~~~~~~~)
5、“我听侍从说,他在半年前在闭斜寺落发为僧,于是便摸索而来,只想……交给他一件东西。”
(孔吉,话说,你留着侍从干什么的?你白给他钱哇~~~你挣钱也不容易,多少辛酸泪啊,就这么莫名其妙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哇,要是这个人不厚道怎么办??)
6、“孔吉…大人,您这是..”
(汗,第一次以为是个道士。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勇儿,你怎么就叫“大人”哇~~~哭,小时候你没上学,给耽误了,没文化多可怕,你应该叫:“孔道长……”)
7、他轻轻点了点头,“不知公子上次,是否把布偶交给长生师兄?”
“是,他在旁院,法号长慧。”
(我就很想知道,孔吉这个小道消息是从哪儿来的~~~~都打听到寺院里里,却不知道这个人到底在不在哇~~~~~~~~~~~~~这个勇儿,你还真敢撒谎哇,你撒谎不眨眼哇,你张嘴就来,说的还有模有样的哇~~~~~~)
8、他一直没有告诉孔吉,其实长生并没有出家,在他剃度后的第三天,他便还俗了,现在在灯红酒绿的汉城中,那些热闹的酒楼里,天天惹是生非的流氓瞎子,就是长生。(长生,你多么有个性……)
9、勇儿还是会时常掏出那两个布偶,看着它们,他总会想笑,却总是笑不出口,可是他就是想笑,至于笑什么,谁都不知道。
(果然,陌生人是不可信的……)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和地主一样有疑问,题目里的“鸣”到底是什么意思?“鸣”一般多指鸟类的叫声,用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呢?
这是一一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可见作者在行文上,是非常流畅的,也营造出了气氛,短短两千字,将比例控制的很好,写了勇儿两次见孔吉的情形与对话,最后的结尾,因起到了让读者自己揣摩的效果。只是,内容细节,经不住推敲,希望作者能写得更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