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来了!”小女生陈佳丽挥舞着一叠信冲进来,同学们都把信件称为“精神粮食”,简称“粮食”。
大家一窝蜂围上了陈佳丽。
陈佳丽举起两封信,“柳伊和周铮的信可不一般,是杂志社寄来的!”
“给我!”大班长柳伊红着脸,抢夺自己的信。
“别急,”周铮露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先摸摸信的厚度:如果厚,说明是退稿,如果薄,说明是采用通知书。”
陈佳丽叫起来:“柳伊的厚,周铮的薄!”
“不好意思。”周铮脸上露出笑容。
柳伊垂下头,接过信走到一边,撕开信封。周铮期待听见她把退稿撕成雪花的声音,没想到柳伊突然大叫一声:“哇!”
“干什么?”周铮笑道,“信里有金子?”
“比金子还值钱!”柳伊跳起来,“我的稿子通过了,我成功啦!”
“但你的信那么厚?”
“是编辑在我的原稿上标注了修改意见,寄回来让我修改!”
周铮又笑了,“噢,还要修改呀,我就不同了,只寄一张录用通知,一字不改。”
当着众人,周铮撕开自己的信封。里面果然有一张纸,只瞟一眼,周铮的脸色就乌云压城。陈佳丽刷地一把抢过信纸念道——
“周铮同学:大作拜读。经研究,尚未达到发表要求。因来稿过多,原稿就不退回了。望多多练笔。编辑部。”
同学们哄堂大笑!
周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蓝一阵绿一阵。他的第一反应是:今天是不是愚人节?信厚的是采用,信薄的是退稿!
退稿事件结束,周铮对柳伊说:“祝贺你。”
“谢谢。”柳伊沉浸在幸福中。
“其实,”周铮的话明显没说完,“我知道怎样写出好小说。”
“噢?”柳伊抬头,看着跟她说话的被退稿者,“怎样才是好小说呢?”
周铮挺身而立,这是发表长篇大论的架势,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纵览小说、影视、动画,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周铮就像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发表演说,“但凡一个好的故事,首先,它的开头要一下子抓住人。怎么抓?有三种方法:一、奇异的现象,二、困境,三、奇异的现象加困境。
“什么是‘奇异的现象’呢?如果你开头写:‘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那平淡无奇,没人要看;如果你写:‘上学路上,我看见一头猪在天上飞’,那是什么效果?”
柳伊扑哧一声笑了,“确实吸引人,我都想往下看了。”
“什么是奇异的现象加困境呢?”周铮接着说道,“卡夫卡的《变形记》你看过吗?”
“当然,那是了解现代派文学的必读书。”
“开头怎么写的?”
“‘格里高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柳伊背完,突然一愣,“对呀,变成大甲虫是‘奇异的现象’,主人公变成甲虫是‘困境’!你的话好像有点道理,继续往下说!”
周铮笑了,“一百次退稿不是白退的吧?好的开头之后,就是‘发展’。发展讲究‘一波三折’……”
“停!”柳伊打手势,“这我知道,文学社王老师也这么说。”
“此波非彼波,”周铮道,“王老师是什么波?那是水平面上的波,跃起来又落回原地。而我的波像瀑布一样,一级比一级低,即主人公想尽办法解决危机,但希望一次次破灭,直到最后陷入绝境。”
“陷入绝境怎么办?”
“接着就是结尾:作者用极其巧妙的、读者绝对想不到的、但又合情合理的方法,化解困境。”
“不错,”柳伊点头赞同,“可既然是‘绝境’,怎么还可能化解呢?”
周铮笑了,“这是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
“好吧,”柳伊不再追问,“既然你知道写出好小说的方法,为什么总被退稿?”
“因为虽然我知道什么是好的结构,但我有三大缺陷:一、文字功夫不过硬;二、知识面不宽;三、人生观尚幼稚。这是少年作者的通病,所以接近完美的作品,都出自成人之手,他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长,各方面的积累都够了——但还不是最好。”
“什么样才最好?”
“如果——我是说如果,”周铮说,“如果有一台‘智能电脑’,它能大量地阅读书籍——你知道电子文本非常小,电脑阅读一部砖头厚的超长篇,所花的时间不到一秒。在这种前提下,电脑可以在一天之内读完全世界的所有书籍,文学、科学、社会、经济无所不包,而且电脑决不会遗忘。这样,它就成为世界上文字功夫最深、知识积累最丰富的‘人’。这时候,如果我将小说的完美结构编制成程序输入电脑,这台电脑就会变成‘小说杀手’。”
“为什么叫‘小说杀手’?”
“因为只要它写小说,其他小说家就别想活了。”
“残酷!”柳伊评价,“幸亏这只是一个假设。如果你留意最近的新闻,就知道‘智能芯片’已被封杀。”
“‘智能芯片’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吗?”周铮瞪大眼睛,“为什么要封杀?”
柳伊送他句话:“看电视。”
大家一窝蜂围上了陈佳丽。
陈佳丽举起两封信,“柳伊和周铮的信可不一般,是杂志社寄来的!”
“给我!”大班长柳伊红着脸,抢夺自己的信。
“别急,”周铮露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先摸摸信的厚度:如果厚,说明是退稿,如果薄,说明是采用通知书。”
陈佳丽叫起来:“柳伊的厚,周铮的薄!”
“不好意思。”周铮脸上露出笑容。
柳伊垂下头,接过信走到一边,撕开信封。周铮期待听见她把退稿撕成雪花的声音,没想到柳伊突然大叫一声:“哇!”
“干什么?”周铮笑道,“信里有金子?”
“比金子还值钱!”柳伊跳起来,“我的稿子通过了,我成功啦!”
“但你的信那么厚?”
“是编辑在我的原稿上标注了修改意见,寄回来让我修改!”
周铮又笑了,“噢,还要修改呀,我就不同了,只寄一张录用通知,一字不改。”
当着众人,周铮撕开自己的信封。里面果然有一张纸,只瞟一眼,周铮的脸色就乌云压城。陈佳丽刷地一把抢过信纸念道——
“周铮同学:大作拜读。经研究,尚未达到发表要求。因来稿过多,原稿就不退回了。望多多练笔。编辑部。”
同学们哄堂大笑!
周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蓝一阵绿一阵。他的第一反应是:今天是不是愚人节?信厚的是采用,信薄的是退稿!
退稿事件结束,周铮对柳伊说:“祝贺你。”
“谢谢。”柳伊沉浸在幸福中。
“其实,”周铮的话明显没说完,“我知道怎样写出好小说。”
“噢?”柳伊抬头,看着跟她说话的被退稿者,“怎样才是好小说呢?”
周铮挺身而立,这是发表长篇大论的架势,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纵览小说、影视、动画,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周铮就像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发表演说,“但凡一个好的故事,首先,它的开头要一下子抓住人。怎么抓?有三种方法:一、奇异的现象,二、困境,三、奇异的现象加困境。
“什么是‘奇异的现象’呢?如果你开头写:‘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那平淡无奇,没人要看;如果你写:‘上学路上,我看见一头猪在天上飞’,那是什么效果?”
柳伊扑哧一声笑了,“确实吸引人,我都想往下看了。”
“什么是奇异的现象加困境呢?”周铮接着说道,“卡夫卡的《变形记》你看过吗?”
“当然,那是了解现代派文学的必读书。”
“开头怎么写的?”
“‘格里高里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柳伊背完,突然一愣,“对呀,变成大甲虫是‘奇异的现象’,主人公变成甲虫是‘困境’!你的话好像有点道理,继续往下说!”
周铮笑了,“一百次退稿不是白退的吧?好的开头之后,就是‘发展’。发展讲究‘一波三折’……”
“停!”柳伊打手势,“这我知道,文学社王老师也这么说。”
“此波非彼波,”周铮道,“王老师是什么波?那是水平面上的波,跃起来又落回原地。而我的波像瀑布一样,一级比一级低,即主人公想尽办法解决危机,但希望一次次破灭,直到最后陷入绝境。”
“陷入绝境怎么办?”
“接着就是结尾:作者用极其巧妙的、读者绝对想不到的、但又合情合理的方法,化解困境。”
“不错,”柳伊点头赞同,“可既然是‘绝境’,怎么还可能化解呢?”
周铮笑了,“这是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
“好吧,”柳伊不再追问,“既然你知道写出好小说的方法,为什么总被退稿?”
“因为虽然我知道什么是好的结构,但我有三大缺陷:一、文字功夫不过硬;二、知识面不宽;三、人生观尚幼稚。这是少年作者的通病,所以接近完美的作品,都出自成人之手,他们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长,各方面的积累都够了——但还不是最好。”
“什么样才最好?”
“如果——我是说如果,”周铮说,“如果有一台‘智能电脑’,它能大量地阅读书籍——你知道电子文本非常小,电脑阅读一部砖头厚的超长篇,所花的时间不到一秒。在这种前提下,电脑可以在一天之内读完全世界的所有书籍,文学、科学、社会、经济无所不包,而且电脑决不会遗忘。这样,它就成为世界上文字功夫最深、知识积累最丰富的‘人’。这时候,如果我将小说的完美结构编制成程序输入电脑,这台电脑就会变成‘小说杀手’。”
“为什么叫‘小说杀手’?”
“因为只要它写小说,其他小说家就别想活了。”
“残酷!”柳伊评价,“幸亏这只是一个假设。如果你留意最近的新闻,就知道‘智能芯片’已被封杀。”
“‘智能芯片’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吗?”周铮瞪大眼睛,“为什么要封杀?”
柳伊送他句话:“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