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玉米地,仿佛又回到了去年夏天。大家齐心协力为同一件事努力,为一件我们不知道潜在规则,无从把握结果的事努力,很感动。
有人悄悄和我说,看到玉米现在这样,很高兴也很心酸。玉米身上承载了太多别的东西,玉米的力量根本对抗不了那些公司。当时,我没说话。过后想想,也许很多玉米都有这样的想法,在这一并说了吧。
首先,打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棒单上那上下跳动的阿拉伯数字吗?我若说No,你肯定笑我虚伪。确实,我也喜欢"李宇春"的名字高高挂起,挂在最顶端。但我想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我们所作的一切还是为了更多的人通过这些途径听到宇春的歌,认识她声音。电台点歌,打榜其实和论坛一样都是在这个目的指引下,为我们所用的工具而已。
其次,怎样正确看待打榜的结果。一个职业歌手,一生中要唱多少歌?每推出一首都就能在排行榜上得到什么Top 5, top 3, 甚至冠军的名次,客观来讲,你认为这个可能吗?那些上榜歌曲真正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又有几首呢?其实,榜单放完之后,大部分人根本记不住那些名次,能记得自己刚才都听了什么歌就不错了。因为人的记忆是需要反复强化的。一首歌,听众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也是需要周期的。我们不放弃各大排行榜,但是也不要夸大它的效果,其他环节绝对不能忽视,成绩是要靠日积月累得来的。
至于什么公司的影响,我没研究过,因为我觉得没必要。难道公司做了我们就不做了?那还要粉丝干什么?有人说宇春穷得只剩玉米了,要使玉米都想偷懒了,她是不是真的要抱着吉他唱一无所有了啊?宇春,太麦,玉米,应该各司其职,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得就好。最不希望看到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请大家记住一句话,没有永远靠谱的公司,与其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人家手里,不如自己把握主动权。成熟的粉丝团应该是一支独立于公司之外的和公司相辅相成的力量,玉米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不要宠着宇春的同时还惯着自己。
当我们真的可以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之后,做什么就轻松多了。我们身上没有承载什么东西,只是在听歌的同时也向更多的人介绍一种声音,介绍一个歌手,充实着别人也充实我们自己。打榜,是这样;不打榜,还是这样。不要像以前,冬天快乐打榜了,大家努力一下,Give me five打榜了,大家又努力一下,其他的时间就不理不管了。大家现在到处找电台地址,找节目表的行为固然可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是不是我们以前半途而热的后果呢?明明不是第一次打榜,可是为什么每次都要重新开始呢?这些重复劳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也消耗着大家的热情。真心希望我们可以把这个氛围延续下去,万事开头难,所有的事,只要养成习惯就好多了。 呵呵呵呵
所谓,凡事只求无愧于心,岂能尽如人意? 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宇春一起进步. 一切,以音乐的名义。 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