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_约啶吧 关注:55贴子:2,028
  • 4回复贴,共1

勃拉姆斯的人类精神颂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毫不通融的时代如今笼罩着世界。造就这个时代的是我们,已经成为时代牺牲品也是我们。让英国当锤子,我们当砧子又有何妨?重要的是让暴力占统治地位,不能让基督徒的奴颜媚骨的祛儒得势。如果胜利、公平、幸福不是为德国所设,那就让别的国家去享受吧。让天堂存在下去吧,即使我们的去处是地狱也无所谓。」
这一段文字摘自博尔赫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一部以勃拉姆斯同名作品命名的微型小说。关于这部作品的正确译名有不少争议,很多人坚持认为,应当翻译成「一部德意志安魂曲」。按照如今通行的德语标题,这个译名是最正确的。
不同于其他作曲家,勃拉姆斯没有采用天主教会的固定安魂曲程式和唱词,而是自己从马丁·路德的德文本《圣经》中摘录了一些经文,构成了这部安魂曲的全部唱词,并用德语演唱,这从标题就能看出。因此,它不同于其他安魂曲,这明确了它在宗教信仰上的不同地位。


1楼2011-08-19 11:25回复
    蕴含在音乐背后的真正意义
    这种仪式感较强的段落只留在《德意志安魂曲》第二段的部分篇章中。不难看出,勃拉姆斯有意弱化了乐曲的葬礼进行曲部分。而在传统的拉丁语安魂弥撒中,「震怒之日」的段落具有中心地位。但很快这种进行曲就被打断了,代之以春天一般的温馨。
    《德意志安魂曲》的第五段音乐是最后添加进去的段落,由于勃拉姆斯选择了母亲安慰孩子的词句,而被认定是追忆自己母亲的最好例证。也许这一段音乐的确有他对母亲的哀思,但并不影响整部作品的创作动机。最具影响之处倒是这部作品在日后的票房——在一部原本就十分温暖的作品中加入如此煽情的故事,无疑会让更多人乐于接受它。
    1868年,也就是这段音乐加进去的前一年,六段版的《德意志安魂曲》在不莱梅大教堂首演,作曲家亲自担任指挥。35岁的勃拉姆斯凭借这次演出获得了观众的肯定。但是,一年后完整的七段版却没有立刻赢得观众的认可。如果说六段版和七段版最重要的区别何在,那也许在于个人化的倾向在最终的版本中更加鲜明。
    《德意志安魂曲》在当时获得的成功与政治、宗教的因素不可分创。尽管勃拉姆斯当时常常生活在德国南部地区的小镇,但真正接纳《德意志安魂曲》的是德国北部的新教地区。这些路得宗的教民对复活的解析超脱于天堂地狱之外。而勃拉姆斯走得更远一些。尽管他是个虔诚的教徒,他对《圣经》的熟悉也帮助他顺利地挑选了其中的唱词,但真正蕴含在音乐背后的意义,是理性的胜利,是对以往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的继承。在这一点上,他的榜样贝多芬,以及贝多芬的榜样亨德尔的作品几乎成了《德意志安魂曲》的直系亲属。
    除了继承了德语清唱剧的世俗精神与理性精神以外,勃拉姆斯也继承了这种世俗作品中对人类精神的歌颂。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促成了《德意志安魂曲》在德国的流行。然而勃拉姆斯一生都是一个努力避免政治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贝多芬式的呐喊。但这并不表示他能力所不及,而是他有意识地避免这种明确的指向。第五段的加入或许正是出于这一用意。


    3楼2011-08-19 11:27
    回复
      好消极。绝望中的批判,虽然没有让人燃起希望之火但是不知是不是让黑暗更加深刻。
      Better is the enemy of good enough.


      IP属地:山东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4楼2014-02-10 00: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