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社的方向 杭高天文社在学生爱好者的圈中出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常年的奥赛记录,在峰值的年代可以和广东、北京分掉半边天的名额,并且总是有奖。而在社会上的爱好者圈子中出名,则依赖于林老师的广泛人际和在带领天文社在科普方面的贡献。 证明实力,需要成果。最现实的成果,便是摄影作品和比赛奖牌。前者在现在其实并不纯净的天文圈里往往成为评判天文能力的标准,而后者是学校拿来炫耀的资本。 天
文社在后者方面已经稳定,我一点都不担心这一点。天文社每年进入的社员中都有在理科能力上令我望尘莫及的存在,每年在天文理论上的能力都被很好的传承。因
而摄影变成了似乎是天文社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自从我们这届之后,这项技能没有很好地流传,虽然之后两届都有人进行过一些初步的天文摄影,但都没有作为
一种可自由操控的能力保存并实践。除去这两个被非常重视的项目以外,诸如认识星空、天体观测之类不能输出产品,却是天文最原始淳朴的活动,但如今往往变成
新生入社后一晃而过的配角。 社员的成长 每届社员进来后典型的发展是这样的。保送生通过百来号人的大筛选后进入天文社,在暑假里被学长灌输高中的物理、数学知识以及基础天文,并得到几次上山的机会。山上通常是由某个学长带着他们认星星和星座。此外每年暑假都会有特殊活动例如08远征,09日食等等。在暑假的期间他们会经历最初的学习期,包括感受天文社文化。老学长也在这个时候回到杭州并频繁出没天文社。因此,他们可以得到众多学长的言传身教。 秋季进入的社员(中考生与夏季未入的保送生)就非常不幸了。开学后他们能得到的指导很少,因为夏季进来的社员已经在正式运作了,他们得到的教育几乎只来自学校的社团课,每周40分钟的课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 历来天文社的核心几乎都来自于夏天,社员们不会把重心后移。所有的新社员本身大多没有天文素养,大多只是因为觉得星空神奇而加入这里。当他们发现自己一开始就在天文遇到阻碍,又没有办法的到帮助,他们便纷纷放弃。只有极少数死忠分子依靠努力赶上主流。 在开学后不久的社团课上,社长会问谁要去摄影组的。很显然,会有大片人报名。他们没有想过天文摄影是一门无比复杂的学科,或是自以为自己能轻易克服一切。当他们总结最终彻底废柴的理由多半是:没有器材/没
有人教。一般而言这些理由可以用“自己不去争取”直接打下地狱,但平心而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天文社拥有许许多多令人羡慕的器材,但是我们不能全搬去山
上,很自然地,这些器材将归学长使用,他们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教,基础部分在暑假已经得以讲解,更深入的内容是颇为复杂,需要理解与实践的。很少有社员
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去一点点提示新生,而秋季社员大多也与老社员不熟。最终秋季社员几乎全体默默无闻也就不足为怪了。 最后上山只有少数幸运的社员能够有可能性成为真正的摄影者,他们会得到机会在学长身边围观。大多数社员则因为没有了人照顾而无所措手足,浪费着一次又一次宝贵的观测机会。最后埋没。 至于少数幸存者,他们变成学长。脱离稚翼之后的阶段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此外这些人各式各样,没有办法做统一的描述。 脱节的社员 从刚才的描述可以看到,新社员的成长发展非常依赖于前一届社员的情况。根据推测,在一个天文社的早期,天文社的资料容器——指天文社员拥有并在天文社中流传的一切知识总和 并不完善。新社员在老社员的略微指导下便跟上步伐,一同探索天文。这样每届都是一个连贯的系统。 但是当天文社发展越来越快,新老社员直接实力的鸿沟就会拉大。而且,随着容器内容的扩充,老社员的天文研究到了一定的成熟,天文社信息的流传方式从原先新老社员共同研究,变成了老社员将成果教授给下一代。这样研究就基本中止了,直到一个新的项目登场。 更糟的情况是,脱节。新社员不能完全吸收老社员的信息,这样就会一代比一代更糟,同时因为社员接受了教授这样的模式,因此也不再进行深入研究了。这种情况很类似于现在,比如说天文社的摄影方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去实力差距的鸿沟在一年的教授时间内不能弥补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随着天文社的迅速发展,老社员在飞速向前,越来越无暇顾及后方。新社员只能看着老社员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