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叮咛吧 关注:19贴子:635
  • 3回复贴,共1

驳“【演义】谈关羽刺颜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羽刺颜良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情景。作者在关羽出场之前作出了大量的铺垫,这种铺垫,表现在对颜良的勇猛和武艺作出的渲染。
此前颜良的几次出现,都是聊聊数笔,比如华雄猖獗之时,袁绍夺冀州之既。而袁曹初战于黎阳,孔融说颜良勇冠三军;而后才说张、高、淳于琼俱世之名将。我们可以认为颜良之勇绝对高于张郃等辈。而后作者在白马一战中浓墨重彩地刻画出颜良的勇略。
白马一战初,颜良秒杀宋宪、魏续,二十回合战败徐晃,诸将栗然。
再看颜良十万精兵摆出的阵势:初战之时,曹操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次战之时,曹操于土山上望见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我们再看,作者屡次在两军对战前使用“射住阵角”这个词。那么为什么要射住阵角?龙鼎文曾这样解释:“阵角就是部队的两侧翼,一般分布弓箭手,战斗时候,中间的部队冲出,两翼的弓箭手不动,发箭协助部队进攻!所谓压住阵角,就是指两侧士兵原地不动,如此,可以起到协助部队进攻,掩护部队撤离的作用。”我的观点是,两军交战中央的空旷地带,以不能用长射程兵器相互威胁对方的距离为安全地带。此也避免了对方精锐骑兵的突然冲阵。
那么我们来看看关羽。关羽向以忠义自居,在降了曹操之后,我们可以猜测关羽的心态变化。古代的名将,无不以被俘为耻辱。如袁绍磐河一战,赵云冲阵时袁绍所壮:绍以兜鍪扑地,大呼曰:“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而公孙瓒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在此之前之历史中,名将失败,陷于重围而自杀者多矣。更有李广不愿受小辈左右而自杀故事。关羽自已也说:“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何其慷慨!!!我们可以理解关羽降曹不得已。但对非常爱惜自已名声的关羽来说,其内心的耻恨可想而知。关羽久与曹将交战,知已知彼,此战颜良后果如何,关羽如何不知?可见关羽冲阵之决心,何其悲壮。
再看看颜良这边。刘备投奔袁绍已久,而刘关张自虎牢关一战名满天下,关羽张飞之形状,颜良岂有不知?更兼那些河北军兵必已久闻。关羽形象的特殊性,注定其冲阵成功的可能。我们来看看原话:“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首先我们来看看颜良所处的位置是在麾盖之下,麾盖是什么?是将帅用的旌旗伞盖。这充分的说明颜良并不在作战的状态,又云:“方欲问时,”这就是关健的所在了。颜良欲问什么?肯定不会是你待会儿,我先活动活动之话,而一定和刘备有关。但凡看过数遍的三国迷们,都会对这个问字起琢磨。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只肯定一点,颜良全无作战的准备即可。
关于关羽冲阵时他是怎样想的,我们不能枉加猜测,如果大家看了此前我所说的话,大概也应该有所了解。
这里几点是我对关羽冲阵后果的分析:
一、被弓箭射成刺猬
二、成功斩良
三、不能斩良被困
对于曹操而言,无论其三者果是如何,视刘备为其今后主要对手的他都是乐于看到的。如果大家对我说的话存在疑问,那么可以让实力不亚于关羽的张辽或许褚来冲阵,这个后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一向敬仰关将军,就事论是,绝无一丝一毫诽谤之言,还请诸公客观看待。


1楼2011-08-26 00:43回复
    反对!


    2楼2011-09-29 22:41
    回复
      你凭什么要反对???


      3楼2011-10-14 20:23
      回复


        4楼2011-10-14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