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文:
该如何“静观”呢?老子在《道德经》上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要想得“道”,必须在万有世界在纷繁复杂变化中,把握其“不变”的原则、规律——道,也叫“常”、“母”。作为认知主体的人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道”,就能根据具体的自然本性随圆就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以成就人生事业,而不是肆意妄为,适得其反。
老子通过“静观”,看到了道的“不易”与万物齐一的本质。道与万事万物俱往而不还,物或隳或成,而道依然不变;这就是在纷纷扰扰现象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平静。道有盈虚,但本身既不盈也不虚;道有衰杀,但本身既不衰也不杀;道有本末,但本身既非本也非末;道有积散,但本身既不积也不散。而庄子则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他认为“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在庄子看来,“道”就是一,即一个整体,“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道家通过静观,达到消除自我认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片面性,从而接近真正的自然与真理。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智慧思维。而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认为,对于本体的“道”、“无”、“太极”、“仁”、“诚”,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感官、直觉、顿悟加以把握。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要获得人生智慧的真实呈现,都离不开静思冥想的“静观”。 宋人程颢有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而苏轼对于老子的静观也有着极深的体验,他对静观颇多妙论,除“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外,还有“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
(未完待续)
摘录自李海波著《道商》之“道篇”第二节
该如何“静观”呢?老子在《道德经》上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要想得“道”,必须在万有世界在纷繁复杂变化中,把握其“不变”的原则、规律——道,也叫“常”、“母”。作为认知主体的人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道”,就能根据具体的自然本性随圆就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以成就人生事业,而不是肆意妄为,适得其反。
老子通过“静观”,看到了道的“不易”与万物齐一的本质。道与万事万物俱往而不还,物或隳或成,而道依然不变;这就是在纷纷扰扰现象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平静。道有盈虚,但本身既不盈也不虚;道有衰杀,但本身既不衰也不杀;道有本末,但本身既非本也非末;道有积散,但本身既不积也不散。而庄子则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他认为“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在庄子看来,“道”就是一,即一个整体,“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道家通过静观,达到消除自我认识的局限性与知识的片面性,从而接近真正的自然与真理。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智慧思维。而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流派都认为,对于本体的“道”、“无”、“太极”、“仁”、“诚”,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感官、直觉、顿悟加以把握。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要获得人生智慧的真实呈现,都离不开静思冥想的“静观”。 宋人程颢有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而苏轼对于老子的静观也有着极深的体验,他对静观颇多妙论,除“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外,还有“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
(未完待续)
摘录自李海波著《道商》之“道篇”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