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吧 关注:843贴子:3,638
  • 3回复贴,共1

从马基雅维利两部作品来看马基雅维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文学这个词,古今含义是很大的。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文学,是一个相当晚近的概念。按照古时候的理解,哲学、文学通通都是文学。《论语》里所讲的文学就包括现在所有写的东西。无论意大利文还是拉丁文,文学这个词原意就是书写,凡是写下来的东西通通都算文学。抛开最宽泛的意义,回到现在的理解上,这个标题还是有两重含义。马基雅维利与文学,这文学可以是整体的文学,有可能往往是与别人的文学,比如说很多人写马基雅维利与但丁。所以回过头来,我们还是讲马基雅维利和他自己的文学。
我最早读马基雅维利的时候是20年前,当时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少年恋人的白昼》,可能是俄文版转移。里面收了一个短篇小说《魔鬼洗心记》,说魔鬼到了人间,娶了个妻子,但生活非常不幸福,最后终于想了个办法逃回地狱去了。


1楼2011-08-28 14:28回复
    我觉得马基雅维利的文学作品可能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个就是我2002年翻译,2003年出版的《曼陀罗》。另外一个是《惊驴记》。古罗马时代的阿普列乌斯也写过《惊驴记》,这个版本的《惊驴记》原名叫《变形记》,来自奥维德,人们根据他的故事情节而叫《惊驴记》。
    今天我要讲的这两部作品是《曼陀罗》,五幕喜剧,和《驴》,千行八章的长诗。


    2楼2011-08-28 14:35
    回复
      马基雅维利称自己是哲学家,历史学家,悲剧作家,喜剧作家。在后世的思想史上,大家其实都认为他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弗罗伦撒史》),喜剧作家。但他没写过悲剧作品。哲学家应该结合了悲剧作家和喜剧作家的才能,哲学高于并统辖了悲剧和喜剧。既然我们认为马基雅维利是个哲学家,那似乎我们可以理解他也是个悲剧作家。其实在马基雅维利的喜剧里,就同时包含了悲剧情怀。马基雅维利自己在《曼陀罗》里说,其实到就只是想让大家笑掉大牙。但我们在笑之前,看到的可能是哭。因为他一来就说人生短暂,痛苦甚多。而且我们在《曼陀罗》前面的献歌或开场白里,可以看到很多悲愤的情绪在里面。所以我认为马基雅维利的喜剧不是装疯卖傻哄大家哈哈一笑就完了,他肯定是让大家笑完之后有所深思。斯特劳斯说马基雅维利是用轻的方式,喜剧的方式来传递重的东西。
      马基雅维利对其呈现的世界持什么态度?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马基雅维利还有另外一本书叫《新方式与新制度》,他还曾对自己的喜剧的阐述中用了new order这个词,new order在西方中世纪中晚期宗教史上还指另外一个东西,叫新式修会,像方济各会,道明会。马基雅维利是在阐述中顺便把修会拎出来打了一道耳光。


      3楼2011-08-28 14:36
      回复
        《曼陀罗》给我们看到的首先是这样一个格局,这个格局很难说是马基雅维利创新的,可能别人也有,但马基雅维利赋予了更多的东西。它呈现出一种年龄上的结构,年轻人反对老年人,这在西方文学中是非常有传统的一个格局。从希腊神话,从宙斯开始就有了这个主题。就是年轻人是好的,老年人是坏的。年轻人代表着追求好东西。这个剧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叫卡利玛可·瓦达利,有钱英俊很有能力,好人家出身,样样都好。他的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古时候有个修辞家叫卡利玛可。卡利这个前缀在希腊文里是好的意思,瓦达利在意大利文里有迎合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有赢取好的东西的意思。他了解到有一位律师又老又蠢,偏偏很有钱,还有一位完美的太太。我们在这里看到这样的一个结构,一对年轻人郎才女貌,他们一切都很好,唯有一点不好,这个女子在法律上不是年轻人的太太。她的丈夫叫尼切尔(这个名字对应的是《理想国》第一卷提到的尼切尔的儿子,是古希腊雅典的一位将军,以正义闻名,斯特劳斯提到尼切尔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迷信)。这马上让我们想到斯多芬记载的苏格拉底的话,有人问他一个小孩子穿着一件很大的衣服,而有一个成年人个子很高但只有一件很小的衣服,怎么办?苏格拉底回答,如果按照自然的话,就应该把这个小孩子的衣服给这个成年人穿,成年人的小衣服给小孩子穿。这是合理的,按自然规则来说是合理的东西。但现在人为的秩序却不是这样的。在这个结构当中,我们看到年轻人和老年人就有了这样一个反差:这年轻人有好的方面,但没有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老年人很愚蠢,但他偏偏是又有钱又有漂亮的太太。所以这里就反应出年轻人去挑战老年人所代表的现有的秩序。我觉得在马基雅维利的其他作品中也能看到类似的东西。在马基雅维利同时代的西班牙作品中,有一个被杨绛译成《小赖子》作品,这是一个类型,是流浪汉小说。还有18世纪戏剧里面,甚至更早在莫里哀戏剧里面都有这种人物。18世纪的戏剧多被改变为歌剧,像莫扎特也写过的《费加罗的婚礼》。费加罗出身贫寒,只不过在最后又说他是贵族的私生子,可再怎么样,他还是有欠缺,即便他血统高贵,但他是私生的。也就是说,出身是欠缺的,但个人禀赋非常好。按原有的制度,他是什么都没有的。但是他现在不断地用自己的聪明在这个世界上游荡,然后一点一点挣得了这些。再像《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曼陀罗,也是有相似的结构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里也是一个年轻人,他是个伯爵,他喜欢了一个小女孩,但这个小女孩有一个监护人,是个又老又蠢又丑的医生。而这个监护人又想和自己的被监护人结婚,这就违背了自然。这里就需要有这么一个结构,就是需要有一个流浪汉一样的人,像费加罗这样的人去给他出主意。所以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个年轻人光有他的钱他的地位,还做不成事情,还需要有一个新的要素出来,才能做出。


        4楼2011-08-28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