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坡123吧 关注:32贴子:1,370
  • 14回复贴,共1

东进支队司令部在接山镇常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8-28 16:19回复



    2楼2011-11-17 16:32
    回复

      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 政委罗荣桓 代师长陈光 指挥 香山战役。


      3楼2011-11-18 21:54
      回复



        4楼2011-11-21 16:06
        回复



          5楼2012-08-25 23:46
          回复



            6楼2012-09-11 10:13
            回复



              9楼2012-10-09 19:27
              回复

                


                10楼2012-10-09 19:28
                回复

                  东进支队司令部办公室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首长罗荣桓、陈光工作过的地方,位于张河桥乡常庄三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的常庄是几千人口的大村庄,周围筑有4800多米长的寨墙,有东寨门、西寨门和南寨门,北面是马山,也被圈在寨墙内。站在马山山顶眺望四周,一览无余。如有军情,能退能守,是较为理想的屯兵之地。
                  19393月,为了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东进支队挺进泰西。314日,师部及部分主力部队进驻东平四区常庄村,司令部就设在该村颜景瑞家大院里。颜家大院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40米,宅院面积约为2.5亩。大门朝北,门由铁皮包裹,十分坚固。院墙东面是大水坑,东北角有炮楼,便于防守,院子南边有阴沟,直通村外赵家林,如遇紧急情况,可从阴沟撤出。司令部办公室就设在大门东侧3间堂屋里。此屋为石头墙、青砖檐,略微起脊,木梁木檩、芦苇盖顶,门窗也比当时的普通民房宽大。据房东讲,此屋当时在本村属上等房屋。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等在此办公,陈光同时居住在这里。罗荣桓住在司令部以西颜承灿家中。
                  东进支队司令部驻常庄约3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组织指挥了泰西地区的对敌斗争。东进支队进驻常庄当天,与泰西地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会合,召开了泰西地区活动分子会议,罗荣桓政委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阐述了我党的抗日主张,提出了建党、建军、建政、建立工、农、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建设泰肥、平阿、大峰山三大抗日根据地的要求,给泰西人民的抗日斗争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在对敌斗争中,东进支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协同六支队,一举拔掉了东平五区后围村据点,致伪军38人全部缴械投降。在东平四区香山反扫荡战斗中,代师长陈光亲临战场,指挥东进支队和六支队奋勇杀敌,毙、伤敌30余人,粉碎了兖州、宁阳、汶上、肥城、东平5县日伪军1000余人的大扫荡。在东平五区郑海村,东进支队与六支队并肩战斗,将装备精良的东平县城日伪军击溃,把日军小队长龙田击毙。东进支队连战皆捷,声威大振,极大地鼓舞了泰西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开创了东平抗战的新局面。
                  东进支队驻常庄期间,积极帮助地方发展党员和党组织,组建县、区抗日武装,成立抗日动委会、村乡自卫队、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空前高涨。
                  东进支队在常庄,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据现年81岁的离休教师颜景训老人讲,代师长陈光衣着朴素,平易近人。罗荣桓政委态度和蔼,对群众十分热情。广大指战员经常帮助群众挑水、运土、送粪、整理院子、打扫卫生,向群众宣传**道理,医务人员经常走家串户,为老百姓查病治病,群众很受感动,对八路军更加拥护和爱戴,并积极组织农民自卫队、游击小组,站岗放哨,送情报,挖沟破路,袭扰敌人,还冒着生命危险护理我军伤病员,体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60年过去了,东进支队在东平建立的历史功绩,一直铭记在东平人民的心里。许多人常来东进支队司令部旧址观瞻,怀念老八路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遵纪爱民的优良作风,立志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东平。当年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的老八路,也时常来此寻访,思念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缅怀军民鱼水之情。

                  


                  11楼2012-10-25 12:37
                  回复
                    我就是常三的,俺爷爷就是老八路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3-20 22:30
                    收起回复
                      您是?可说否?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3-23 18:33
                      回复









                        14楼2013-12-06 16:11
                        回复
                          香山,位于张河桥乡徐坦村西。香山战斗是东平县抗战斗争史上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此战毙、伤日伪军30余人,我军13名战士光荣牺牲。
                          1938年12月,为加强山东抗日力量,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东进支队(一一五师师部、师直属队及杨勇任团长兼政委的三四三旅六八六团)由晋西挺进山东。1939年3月8日,主力部队由靳口东渡运河,进驻东平。3月14日到东平四区常庄,与泰西地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会合。东进支队的到来,对日伪来说,既怕又恨,他们不断纠集附近各县兵力进行“围剿”、“扫荡”。
                          3月16日,兖州、汶上、宁阳、肥城、东平等县日伪军1000余人到东平“扫荡”。六支队司令员刘海涛、政委张北华率部在香山布防,阻击来犯之敌,进行反“扫荡”。是夜,天空阴沉,全无星光,在万籁俱寂的旷野里,战士们迎着凛冽的寒风,坚守着阵地。17日战斗打响,枪声、炮声、喊杀声,响彻香山上空。我军指战员英勇顽强,打退敌人一次次轮番进攻。东进支队陈光代师长及时率部增援,亲临指挥,经两小时激战,将敌军击溃,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东平四区的老百姓杀猪宰羊,抬着慰问品从各村涌向支队驻地。徐坦、尹山庄、麻子峪等十几村的老百姓主动前来参加烈士遗体安葬仪式,不少老人心痛得失声痛哭。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将13位烈士安葬在香山之阳山坡上(1965年迁葬于东平烈士陵园)。香山之战,扬我军威,它不仅坚定了东平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而且也鼓舞了泰西地区人民的斗志,将这一带的抗日运动推向了高潮。
                          今日之香山,虽庙宇被毁,断碑残垣,布满弹痕,但当年军民团结抗日之精神犹然依存。每年都有不少人到此参观战斗遗址,告慰先烈。


                          15楼2014-06-21 09:10
                          回复


                            罗荣桓的儿子



                            18楼2015-05-12 13:52
                            回复




                              20楼2015-05-24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