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l吧 关注:27贴子:701

李小龙的生活智慧:醒思录(含序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陕西1楼2011-08-28 17:11回复

    【书名】李小龙的生活智慧:醒思录
    【作者】约翰里特编辑
    【简介】本书是"李小龙经典原著书系"的第一本,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了李小龙生前对哲学、武术、表演、生活等方面的所思所悟。李小龙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有着真功夫的武打明星,而在了解他的人,及其亲友和弟子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富有哲学精神的睿智的导师,正是在他不断的自我求索中,实现了自己在武术、哲学和表演上的成就。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汲取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道教的知识,并从中升华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用以指导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些哲学思想是平易近人的,对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正是由着这平易近人,这本书更像一本励志读物,简单而富于哲理,既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潜力和成功的方法,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了李小龙不为人知的地方。


    IP属地:陕西2楼2011-08-28 17:12
    回复

      在这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李小龙发展了自己的个人哲学,其核心主题是通过更深入的自我认识来达到精神的解放。要把握真理与现实,就必须摆脱先入为主的成见、偏颇的歧视以及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武术只是一种载体形式,是李小龙发展自己潜能并与他人分享的一种方式。作为艺术的导师,李小龙有一种特殊的天赋,他常说:“教师不是真理的给予者,而是一名向导、一名指向真理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靠自己去发现真理。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于他的新学生,李小龙总是会讲述一个著名的故事——“倾空茶杯”:有一次,一名学者拜访一位禅师,向其求教禅学。当禅师讲话时,学者总是频频打断他:“哦,对,我知道的。”最后,禅师停止了谈话,开始为学者敬茶,然而,在茶水倒满杯子并开始溢出之后,禅师仍然继续往杯中倒茶。“满了!杯子里再也盛不下更多的茶水了!”学者阻止道。“我当然知道,”禅师回答说,“但如果你不首先倾空你的杯子,又怎么可能尝到我的茶呢?”


      IP属地:陕西4楼2011-08-28 17:13
      回复

        李小龙从来不会全盘接受任何一种特定的武术或哲学风格,因此他也鼓励学生不要毫不怀疑地接受他的教导。他的主要观点是:要让一个人的心灵、态度与感觉保持柔软与包容,并同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质询、辩证、实践的过程不仅会使一个人了解自己身体的优势与不足,还会使他发现基本真理,以帮助他成长并达到精神、心灵、身体紧密结合的和谐境界。
          李小龙的教导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他经常“扰乱”习武者,颠覆他们既有的训练形式,从而引导其反省自己对哲学教条的盲目接受。那些接受李小龙私人训练或者通过李小龙的文章了解他的人,均被激励去发展他们的潜能、突破之前的限制、调整他们的心灵与身体,直至让信心克服恐惧。


        IP属地:陕西5楼2011-08-28 17:13
        回复

          导言
            自由心灵之书
            约翰-里特
            实现自己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我的个人建议是,希望人们去实现自我,而非实现自我形象。我希望他们去向内在观照自身,以诚实地表达自己。
             ——李小龙


          IP属地:陕西7楼2011-08-28 17:14
          回复

            《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以下简称《醒思录》)是写给心灵自由者的书,心灵自由者以自己的精神力量为生命之本,而不依赖于那些断言生命及生活方式的教条或规则。《醒思录》包括八个部分、七十二个主题、八百二十五条警句,献给那些在陈词滥调的教条中寻找真理但却一无所获的人们。在《醒思录》中,你会发现李小龙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和具体的方法来帮助你准备好自己的道路。如果你处于痛苦、沮丧、焦虑之中,你可以在书中找到深刻的评论与见解,让你更加坚强,并抚慰你不安的心灵。
            我该怎么说呢?简单来讲,因为李小龙的话对我以及数以千计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同样巨大的影响,这些人写信或发送电子邮件给李小龙教育基金会,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显而易见,他们想要了解李小龙的思想,因为李小龙敢于说出其他人只敢想而不敢说的话,他的坦率消除了我们的不安与恐惧。李小龙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深刻的思想,使之更加利于传播,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座山巅,提供了更高的视角以观察生命方式与生命奥秘的演变。极其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深刻的思想只是一个年轻的三十二岁生命的智慧结晶。


            IP属地:陕西9楼2011-08-28 17:15
            回复

              本书书名中《醒思录》取自李小龙在阅读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后,写下一系列格言时所拟的标题。将“醒思录”写在纸上(后来是录音)是李小龙在香港早年岁月中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本书收录的“醒思录”均摘自李小龙与记者、朋友、同事之间的谈话采访与通信。其中有一些是李小龙已经要求打印出来的——或许觉得有一天会派上用场——另外一些是草草记下的,以免在他的头脑中一闪即逝。还有一些是他阅读时批注在书页空白处的。“醒思录”就这样成为他思想的结晶,他也由此被视为一名特殊的作家或哲学家。
                李小龙的私人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不同主张的伟大哲学家与不同文化的圣贤名人的著作,这使他能够广泛地了解各类人——而不仅限于他所认识的身边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快乐与痛苦的。对于像李小龙这样的人来说,这些不同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工具,他们希望去体验各种思想,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晰,而不是在生命变得盲目与不明确之后获得某些结论。李小龙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武断的结论仅仅是一个点,思想的远航将会在此停留。


              IP属地:陕西10楼2011-08-28 17:15
              回复

                本书书名中《醒思录》取自李小龙在阅读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后,写下一系列格言时所拟的标题。将“醒思录”写在纸上(后来是录音)是李小龙在香港早年岁月中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本书收录的“醒思录”均摘自李小龙与记者、朋友、同事之间的谈话采访与通信。其中有一些是李小龙已经要求打印出来的——或许觉得有一天会派上用场——另外一些是草草记下的,以免在他的头脑中一闪即逝。还有一些是他阅读时批注在书页空白处的。“醒思录”就这样成为他思想的结晶,他也由此被视为一名特殊的作家或哲学家。
                  李小龙的私人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不同主张的伟大哲学家与不同文化的圣贤名人的著作,这使他能够广泛地了解各类人——而不仅限于他所认识的身边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快乐与痛苦的。对于像李小龙这样的人来说,这些不同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工具,他们希望去体验各种思想,让自己的头脑更加清晰,而不是在生命变得盲目与不明确之后获得某些结论。李小龙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武断的结论仅仅是一个点,思想的远航将会在此停留。


                IP属地:陕西11楼2011-08-28 17:16
                回复

                  李小龙以格言警句作为他惯常的教学形式和写作方法,本书延续了这一风格。本书可以像巴特利的《常用名言警句》那样去阅读。但是,一个人最终能够从李小龙那里获得何种启迪,与他对李小龙的关注的持续程度直接相关。李小龙总是选择与单独的个人进行交流,而且,他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个人感受,而不是作为武断的教条或为反驳某人的论点而写。李小龙深谙哲学中“多与少”之要义,因此,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格言——非常优美地胜过那些传统哲学沉闷复杂的著作,给那些习惯于纯粹哲学与认识论之枯燥文风的人们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些格言的目的在于唤醒心灵并付诸实践,而并非抽象的理论——尽管抽象的理论也许是有效的。正如李小龙在他的一句格言中所说:行动才是一个人的实际结果,而非思想,无论思想有多么华丽。
                    李小龙的格言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以人们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作为开始,然后,依据各个不同主题,按照常规顺序,设置各部分内容,以唤起人们对内在问题的觉醒。李小龙的格言将迫使读者从现在开始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并由这些问题引导个人去得出自己的答案。李小龙总是激励他的学生(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他的文章中)不要赞成也不要反对——只要成长。
                    李小龙向我们揭示了传统观念的不足,但更多时候,他对自身、对虚假真理进行持续不断的质疑。正是这种质疑为真正的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正如李小龙所说:“在比较之中,新鲜的事物自会生长。”李小龙坚定地认为,即使他知道答案,即使他把答案告诉我们,这答案也绝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帮助。换言之,根据李小龙对生命的认识,你必须苦苦思索这些答案对你自己的有效性。李小龙的思考方式属于他自己,他所提供的答案对任何其他个人都毫无价值,除非这个人对问题与答案均进行了独立的质疑,并最终掌握了答案的有效性。正因如此,李小龙的哲学文章能够如此成功地作为一种工具,引导你进入自己的心灵、进入哲学的圣域。


                  IP属地:陕西12楼2011-08-28 17:16
                  回复

                    探究与质询的过程是重要的,但它们必须伴以敏锐的理解——因为我们的设想与信念在事实上是开放的,必须接受永久的质询——我们的“结论”并不占据特别的地位。它们只不过是在通向更深质疑的漫漫长路中的补给站,我们必须继续去质疑,质疑贯穿我们全部的生命历程。由于意识到他的个人观点很容易被自己的学生们化为教条,李小龙选择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来激发他的学生(如今则是他的读者)从内心出发来面对或处理困扰他们自身的现实问题。李小龙强调,如果说有方法,那也只能是别人的方法,而非你自己的。追随别人的方法,其结果将会带你远离那本已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真理。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自由的心灵绝对不能曲解任何书籍——包括本书——及其关于真理的内容,否则它只会成为另一个外在的权威,正如李小龙所指出的:
                    寻求真理,需要独立的质疑,勿依赖于他人的观点或书本。
                    或正如李小龙在他最后一部电影《龙争虎斗》中所提醒的:
                    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不要只盯着手指,否则你会错失整个美丽的夜空。
                      本书的目的是双重的:让李小龙与你交流,让你与自己交流。李小龙关于教育的如下忠告是极为中肯的:
                      生活是各种关系的持续过程,因此,请跳出那些孤立的、既定结论的硬壳,去直接关注它们所表达的内容。记住,我不求你的附和,也不要影响你。所以,切勿把你的心灵拘泥于“这就是这”或“那就是那”。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学会自己去探究每一件事,我将会更加满意。
                    李小龙在本书中与你的交流要靠你自己去理解,它单独地适用于你,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释、去运用。
                      寻求真理,需要独立的质疑,勿依赖于他人的观点或书本。
                       ——李小龙


                    IP属地:陕西13楼2011-08-28 17:17
                    回复

                      李小龙是那种为某种目标而生的人,他所实现的目标甚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伟大。李小龙的精神作为一种推动力,将继续激发年轻人关注并培养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将他们内在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出来。正如许多崇拜者所说——“李小龙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成功就是当准备遇到机会。机会也许会走向你,也许不会。幸运也许会走向你,也许不会。但如果它们走向你——你称之为幸运——你最好已经做好了准备。”
                      工作(Work)
                        【世界的实际性】这个世界是非常实际的。你做的工作越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你做的工作很少,就不会有回报。
                        【为了某种目的之事】只有为了某种目的之事,绝无不为任何目的之事。
                        【付出才有回报】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绝无不劳而获之事。
                        【回报来自工作】重要的是我自己对我的工作感到满意。如果它是一堆垃圾,我只会感到懊悔。
                        【不是工作,而是你如何去做】不是你给予什么,而是你给予的方式。
                        【回报与工作成正比】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中得到益处——成正比的回报——他就不会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事情。
                        【强烈的欲望为自己创造才能与机会】我们知道才能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来。但有时,似乎强烈的欲望不仅可为自己创造机会,还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才能。
                        【创造美好生活的两种方式】有两种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一是努力工作的结果,一是想象力(当然一样需要工作)的结果。有人也许不相信,但我花费大量的时间让自己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
                        【一个人的美德将反映在他的工作中】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将影响到他的工作会怎样。当他按照自己应该的方式去行动,他就是幸福的。
                      【在工作中获得幸福】为了在工作中感到幸福,人们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他们必须认同工作。
                        -他们不必为了工作而做得过多。
                        -他们必须在工作中感觉到成功。
                        【不要在工作中出卖你的原则】我绝不会以任何形式出卖自己,去做我不相信的事。
                        【要有所保留】不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到任何一件事情中。要有所保留。西方谚语说“不要把你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这指的是物质性的事物。我指的是情绪上的、智力上的、精神上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来描绘我的信仰。作为一名演员,我有许多东西要学习。我正在学习。我把自己的大部分投入其中,但不是全部。
                      【办公室工作】我绝不要一份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也不要任何一种必须每天八小时、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不认为我能够忍受这种状态。我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做着同样的例行公事的人。我必须做那些创造性的、让我兴奋的事情。


                      IP属地:陕西17楼2011-08-28 17:20
                      回复

                        质量(Quality)
                          【尽善尽美】我做任何事都不会半途而废,必须尽善尽美。
                          【诚挚地渴望做好】我不愿意走错误的道路,因为我始终希望自己具有追求质量的坚持力与做好事情的诚挚渴望。
                          【回报在行动之中,而非行动之后】我唯一可确定的回报就在我的行动之中,不在行动之后。回报的质量就在我的反应的最深处,在我的行动所依循的自己最核心的部分。
                          【质量意味着许多】从我还是个孩子时起,直到现在,“质量”这个词对我来说意味着许多。不知何故,我明白并且始终诚挚地为它奉献自己,做出许多的牺牲,向着目标前进;你能够确信:“质量”本身将始终在那儿。
                          【比本职工作做得更多】如果你想适当地尽到自己的职责,就应该做得比本职工作再多一些。
                          【尽全力把目标指向完美】每一件事都把目标指向完美,即使是大多数难以做到的事情也一样;定下这一目标并且坚持不懈的人,将会比那些因怠惰与懦弱而放弃的人更加接近目标。
                          【如果你必须成为一个产品,那就成为最好的产品】许多时候,商业社会的人们不再是真正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产品,一个商品。但是,你,作为一个人,有权利去成为一个最好的产品,不断前进,努力工作,让商业社会的人们必须听你的。你对自己负有个人义务,要让你变成自身条件所允许成为的最好的产品。不是最大或最成功,而是质量最好——达到了这一目标,一切都会实现。
                          【质量是最具价值的】与其他任何事相比,我最重视的就是质量:尽最大的努力,按照第一名的职责与技能去做。


                        IP属地:陕西18楼2011-08-28 17:21
                        回复

                          动机(Motivation)
                            【想法决定结果】每一个人——不论他是谁,他在哪里——都必定从小就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如果它未曾进入你的想法那就不会发生。重要的不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对发生的事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对于失败你也要能预见和承认。
                            【痛苦主要是自己制造的】快乐和痛苦是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果实。特别是痛苦,主要是自己制造的。我们从来没有如预想的那般幸福或不幸。超脱一点,按照道家思想,痛苦与快乐是一体的!
                            【失败是一种思想状态】失败是一种思想状态;在把失败作为事实接受之前,没有人会真正地失败。
                            【失败是暂时的】对于我来说,任何一次失败都仅仅是暂时的,它对我的惩罚是一种强烈的欲望:以更大的努力去达到目标。失败只不过是告诉我做错了某些事,它是通向成功与真理的道路。
                            【勿选择去浪费精力】永远不要为忧虑或消极的想法而浪费精力。所有的问题都将存在——放下它们。
                            【泄气就是失败】成功和失败都不是真正发生的事,而是对人内心所产生的作用。除非他自己泄气,否则没有人会失败。
                            【问题存在于对痛苦的预想】痛苦本身对感官的折磨要远远小于对痛苦的预想。
                            【成为你所想的】你习惯性所想象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最终所成为的。
                            【了解小麻烦与大灾难之间的区别】意识到它只是一个小麻烦,它不是大灾难,只是一点不愉快,这种意识是深入你自己的一部分,是觉醒的一部分。
                            【绊脚石与垫脚石】你希望把障碍变成垫脚石,还是由于你不知不觉中让消极、忧虑、恐惧等等控制了你,从而把障碍变成绊脚石?
                            【改变是由内而外的】我们从转变自己的态度开始,而非改变外在的情形。
                            【拒绝一蹶不振】在中国的商店里有一种不倒翁,类似你们那里的一种小丑玩具,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倒下九次,就第十次站起来。”记住:拒绝一蹶不振。
                            【选择积极】你自己做选择——你是你自己态度的主人——选择积极性、创造性。乐观主义是引向成功的信念。
                          【停止消极的内心唠叨】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是不可能的,就会使它变为不可能。悲观主义会钝化你成功所需的工具。


                          IP属地:陕西19楼2011-08-28 17:21
                          回复

                            目标(Goals)
                              【目标赋予生命以本质】为某种目标而奋斗,将赋予你的生命以意义和本质。
                              【三个问题】去实现你的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我来说,这已成为每时每刻最为适当的追求。我不断地问自己:“李小龙,这是什么?”“它是否真实?”“你是否真的要它?”
                            【目标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达到】目标并不一定意味着要达到。它往往只是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勿害怕失败】失败并不可耻,低级的目标才是可耻的。在伟大的努力中,即使失败也是光荣的。
                              【达到成功的第一法则】知道你要什么。我知道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因此,结果也将会令人满意。我并不真正地担心回报,而是开始行动,去达到目标。我的付出将会成为衡量回报与成功的标准。
                              当你向一池湖水中扔入一块小石子,它会激起一连串的波纹,波纹会扩散至整个池塘。如果我为自己的理念制订明确的行动计划,就一定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思想即物质】思想即物质,在此意义上,思想可以转化为与自身等价的物质。
                              【以明确的目标来整合思想】我现在开始赞同一句老话:“他能,因为他觉得自己能。”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认为自己能达到目标,如果他能够把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坚持、燃烧的欲望在心中整合为一体,使其转化为现实。
                              【日常进步】每一天都向着你的目标,至少迈出明确的一步。
                              【未来会带给你幸福】过去的已是历史,只有未来才会带给你幸福。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并且创造自己的未来。
                              【每一步都更接近目标】我们对生命的控制与保险箱的密码并无不同。只转一次旋钮是不能打开保险箱的。每一步前进或后退都是朝向我们的目标。
                              【态度决定高度】你永远不可能超出你所期望的生命。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他昨天想法的结果。
                            【永远瞄准你的目标】让你的精力集中于你想要的,不去理会你不想要的。


                            IP属地:陕西20楼2011-08-28 17:22
                            回复

                              信念(Faith)
                                【信念与怀疑】我尊重信念,但怀疑却会给你以教导。
                                【依照信念去行动】没有行动的信念是死的。
                                【应用信念】有行动支持的信念才是有用的信念。
                                【信念的力量】有信念支持的思考会战胜一切阻碍。
                                【自我信念】我依赖什么以生活?我能力所能实现的信念。信念使一个人头脑中所设想和相信的有可能成为现实。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一个人最终会相信他不断重复说给自己听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如果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个谎言,他最终会把这谎言当做真理来接受。甚至,他会相信这谎言就是真理。每个人都会因占据自己头脑中的主要思想而成为那个样子的他。
                                【信念是一种思想状态】信念是一种思想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达到。信念是可以实现的。
                                【培养信念】信念可以通过断言或重复指令对潜意识进行自我暗示从而得以引导和建立。这是唯一可知的主动培养信念的方法。
                              【信念与理智】我不能也不愿“嘲笑”信念,理智是如此的空洞无益。
                                译注:当理智用来怀疑和嘲笑远大的信念时,它就是无益的,只有用于支持信念时,理智才是有益的。
                              【信念支撑精神】信念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目标可以由此转化为相应的现实。


                              IP属地:陕西21楼2011-08-28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