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郝岩冰
如果有人要用棍子敲你的头,你就跪倒双膝,张开翅膀,用柔弱的羽毛覆盖住自己的身体。你的脖子蜷缩在膝盖中间。你的眼睛仓皇地躲避着,不能让眼泪流下来。你的哀鸣将被淹没,被令人惊悚的笑声所淹没,它们在巨大的黑夜里到处回响着。如果他们发现了你以前还是一个魔鬼,你的喉管里咕噜着往日的歌谣,他们还将敲打你的屁股和双腿——即使他们曾有和你一样的屁股和双腿。此刻的亚力士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巨大的轰鸣中爬上了阳台。音符象钉子一样刺进他的心脏。往日的罪行如同胎记一样在全身蔓延,虽然为了消除这些标记,他已经将自己折磨的遍体鳞伤了,但他依然无法被原谅,被接受,被允许悔改。亚力士没有做人的权利,即使他已经是一只温顺而柔弱的动物。他最后的飞翔,只能从窗台垂直落向地面。
这部1971年的老电影是如此让人不安。导演斯坦力*库伯利克象一个顽固而神秘的异乡人。他对此地的风俗心怀不满,冷嘲热讽。他集合诡异的证据来证明道德的败坏与阴谋的残破。《发条橙》象一个吉普塞人怪异而丰富的背囊,里面装满了古怪神奇的镜子,折射出当地人从不曾发现的关于当地的景象——那些尖锐、冰冷而且真实的事实。
不良少年亚力士和他的朋友们几乎无恶不作。作恶,在他们看来重要的不是恶,而是作。恶行能带来什么利益不是他们所考虑的。作恶的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刺激才是他们空虚岁月中重要的兴奋剂。影片中所叙述的这些少年恶行被完全限定在暴力之恶的范畴之内。他们从不偷窃,但是殴打老头,强奸妇女,这些罪恶在真正的黑恶势力看来是为之不齿的,但在亚力士们看来,在施暴的过程中获得速度与快感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曾在深夜里与另一伙不良少年械斗,甚至在自己的团伙内部也互相残害,都是基于上述心理动机才发生的。
这个暴力狂因为失手杀人而被判刑入狱,成为一名少年犯。但当他洗心革面被释放出狱后,他又变成了其他众多施暴者迫害的对象。他遭到父母的遗弃离家出走,被他以前殴打过的乞丐包袱,又被以前的同伴残无人道地虐待。在走投无路的雨夜里,亚力士又在恍惚中进入了他以前对之施暴的老作家家中。这个双腿残疾的老头灌醉了亚力士,让交响乐在房间里轰然作响,以此来折磨毫无反抗能力的亚力士。这个曾经销帐作恶的孩子此刻已经变得软弱无比,他不仅没有了犯罪的能力,而且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了,甚至无法拒绝,无法躲避——不仅没有能力,而且没有权利。
在亚力士遭到包袱的影片后半部分中,导演斯坦力*库伯利克的镜头明显地抑制了观众对于复仇的认可。虽然这些痛打亚力士的人都他以前迫害虐待过的对象,但是当亚力士的双手抱着头,闭着眼睛倒在地上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复仇的快感,反而音乐地同情亚力士,厌恶复仇者。
这个经过鲁道维科方法治疗的孩子,已经从生理和心理上全都失去了实施暴力的可能性。对于别人的暴力虐待,他只能用他少年的身体来承受。这样的治疗结果显然是有悖伦理的,是违反人性的。但这种被政府所大力支持的治疗方法却要开始大行其道,其荒谬的愿意是现有的监狱太紧张,不足以容乃越来越多的罪犯。在亚力士治疗结束后,上演了一场与暴力犯罪同样恶心的政治秀。这个少年犯被推到了聚光灯前,成为某种政治力量的产品,供人观赏。一个曾经的暴力狂已经柔顺到舔别人鞋底的地步了。但暴力显然还在发生。那些成为警察的恶棍,那些饱读诗书的人士,那些上流社会的头脸人物,还依然在实施罪恶。
到底谁是暴力的制造者?从影片的结尾开始回溯,线索十分明晰。自杀未果的亚力士全身石膏,躺在病床上。来看他的政要接替护士给他喂饭。这个屈尊的大人物“语重心长”地开导亚力士,请求这个已经成为媒体焦点的少年犯典型与政府合作。而在此前,那个咬牙切齿的老作家之所以没有把亚力士杀死,其原因也并非他的双腿残疾而无力杀人,而是作为一名反政府组织的首领,他要将这个新闻人物改头换面,掌握为对抗政府的一枚砝码。他的那些朋友,帮助他一起折磨亚力士的朋友,竟然也和亚力士一样,是那间充满了病态的色情意味的“奶吧”的常客。是那样一个国家,那样一个政府和那样的政治力量才真正制造了暴力。他们的政治目的和险恶用心才是暴力的发源地。是那样一个没有秩序的国家,没有道德的社会给暴力铺设了温床。在影片的开头,深夜里躺在天桥下的老乞丐一语道出了真相。
影片中的人物造型、语言和行为都很怪异,从表层上造成了《发条橙》与主流文化的反叛。影片的摄影风格惊人地独特。在其诞生以来的众多评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将斯坦力*库伯利克划为另类。《发条橙》赤裸地展现性与暴力,曾受到严厉的职责与批评,但其中对于社会的批判也引起广泛关注。在表现这两点的时候,斯坦力*库伯利克绝不仅仅是依靠夸张怪异的镜头就得以完成的。影片中处处充满了精心的讽刺,比如与亚力士一起作恶的同伴后来成为警察,闭门索居的作家竟然是阴谋的制造者,光顾病态色情场所的顾客中也有社会上流人物。影片中亚力士的暴力灵感竟然是严肃高雅的贝多芬做。在亚力士接受治疗的时候,医生为之安排了一系列关于暴力罪恶的影片,其中有一场就是希特勒统治下的法西斯德国的宣传片。这些精心布置的暗喻都在隐隐地指向导演眼中真正的暴力之源。
只要这个源头存在,暴力就不会消失。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的实施者。在那样一个丧失了秩序,充满着罪恶的地狱一般的社会中,不容的任何一个温顺的天使飞翔。即使是经过了可怕的鲁打破维科疗法的小魔鬼,亚力士,还是在影片结尾处声嘶力竭地说:“我痊愈了!”——这一声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