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过我的N本书(一)
曾经的目标是读书破万卷,但回头看看,发现其实没看过几本书,而且,值得一看的书是越来越少,以下几本是我曾经喜欢过的,或者说曾经影响过我的,现一一列举,以飨河间吧里象我一样的半文盲。
1、《童话大王》,作者:郑渊洁
这是一本月刊,奇怪的是作者只有一个人。对于当时我这类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谓直指人心(虽然我没有见性成佛),从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我作为一个中学生的叛逆气焰,从而为以后的愤青生涯奠定了基础,估计当时很多我这类的学生都把郑渊洁视为代言人。遗憾的是,不知道作者是受自身素质所限,还是现行教育制度对他的伤害过深,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一直在抨击教育制度的小圈儿里转悠,格局十分有限,也许后来写出了更有震撼力的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自打郑渊洁在作品里给自己公司的产品里作广告(好象是《五个苹果折腾地球》),我就不再看他的书了。我总认为此人长处在于养儿子而不在于写作,把儿子郑亚旗用非应试教育的方式培养成了一个小资(也许应该算中产),混网站,开A6,总算报了自己当年受尽学校和老师歧视的仇。
候选:《故事大王》、《故事会》。这两本也是我小学时期一度每期必看的杂志,但上面的故事我一个没记住。
2、《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
写出这个名字来,我隐约能听到一片铿镪有力的唾弃声,但在我高中时代,就是这本书华丽的文风令我十分着迷,同时也影响着我当时的作文风格。此书的文风与80年代轰动一时并后来遭禁的一部记录片《河觞》十分相似,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在看完之后会产生一种博览群书兼饱经沧桑的幻觉。我以为余秋雨的硬伤不在于屡遭人们垢病的道德疑点,而在于作品列表的匮乏,除此书之后,还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等,号称开“大散文”之先河,但作品内容之空洞无物一望可知,身为一个学者,只有寥寥几本散文集搪塞世人,实在有负盛名。书中几篇写身边凡人小事的散文,读来十分动人,但一涉及帝王将相,甚至“文化”、“历史”之类漫无边际的词,便显得捉襟见肘不忍卒读。需要指出的是,此书应“读”而非“看”,宜声情并茂,且读完之后应口颂“哈里路亚”,如果余秋雨能运用其坚实的古文基础用韵文来写,相信可皆大欢喜。
候选:《河觞》。风靡一时,不过既已遭禁,还是莫谈国事吧。
3、《顽主》,作者:王朔
奇怪的是,我竟然是先看余秋雨,再看的王朔。这是一部十分严肃的作品,竟然鬼使神差被人冠以“痞子文学”,书中描写的一群人,不但没有“追求”,而且拒绝“追求”,但又不能称之为犬儒主义者,王朔称其为“社会主义新人”,这大概是当代文学最早的“边缘人”形象。也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北京作家群开始崭露头角,并挟王朔余威席卷中华大地。不得不承认北京人的语言天赋,这篇小说极富镜头感的语言,使得那部大陆明星云集的同名电影显得表现力严重不足。当时对这篇小说的种种贬低之词,“消费人生”、“拒绝崇高”,如今看来十分可笑,王朔本人称此部作品“入世过深”,总围着“制度”和“社会”转圈,倒是一针见血。
候选:《动物凶猛》、《看上去很美》。这两部作品比起《顽主》的“超我”来,用三级跳完成了向“自我”、“本我”回溯的返祖过程,进化程度可谓不低。不过《顽主》终归是开山之作,因此上榜。
作者: 河间最后的探戈 2005-12-4 17:23
曾经的目标是读书破万卷,但回头看看,发现其实没看过几本书,而且,值得一看的书是越来越少,以下几本是我曾经喜欢过的,或者说曾经影响过我的,现一一列举,以飨河间吧里象我一样的半文盲。
1、《童话大王》,作者:郑渊洁
这是一本月刊,奇怪的是作者只有一个人。对于当时我这类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谓直指人心(虽然我没有见性成佛),从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我作为一个中学生的叛逆气焰,从而为以后的愤青生涯奠定了基础,估计当时很多我这类的学生都把郑渊洁视为代言人。遗憾的是,不知道作者是受自身素质所限,还是现行教育制度对他的伤害过深,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一直在抨击教育制度的小圈儿里转悠,格局十分有限,也许后来写出了更有震撼力的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自打郑渊洁在作品里给自己公司的产品里作广告(好象是《五个苹果折腾地球》),我就不再看他的书了。我总认为此人长处在于养儿子而不在于写作,把儿子郑亚旗用非应试教育的方式培养成了一个小资(也许应该算中产),混网站,开A6,总算报了自己当年受尽学校和老师歧视的仇。
候选:《故事大王》、《故事会》。这两本也是我小学时期一度每期必看的杂志,但上面的故事我一个没记住。
2、《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
写出这个名字来,我隐约能听到一片铿镪有力的唾弃声,但在我高中时代,就是这本书华丽的文风令我十分着迷,同时也影响着我当时的作文风格。此书的文风与80年代轰动一时并后来遭禁的一部记录片《河觞》十分相似,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在看完之后会产生一种博览群书兼饱经沧桑的幻觉。我以为余秋雨的硬伤不在于屡遭人们垢病的道德疑点,而在于作品列表的匮乏,除此书之后,还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等,号称开“大散文”之先河,但作品内容之空洞无物一望可知,身为一个学者,只有寥寥几本散文集搪塞世人,实在有负盛名。书中几篇写身边凡人小事的散文,读来十分动人,但一涉及帝王将相,甚至“文化”、“历史”之类漫无边际的词,便显得捉襟见肘不忍卒读。需要指出的是,此书应“读”而非“看”,宜声情并茂,且读完之后应口颂“哈里路亚”,如果余秋雨能运用其坚实的古文基础用韵文来写,相信可皆大欢喜。
候选:《河觞》。风靡一时,不过既已遭禁,还是莫谈国事吧。
3、《顽主》,作者:王朔
奇怪的是,我竟然是先看余秋雨,再看的王朔。这是一部十分严肃的作品,竟然鬼使神差被人冠以“痞子文学”,书中描写的一群人,不但没有“追求”,而且拒绝“追求”,但又不能称之为犬儒主义者,王朔称其为“社会主义新人”,这大概是当代文学最早的“边缘人”形象。也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北京作家群开始崭露头角,并挟王朔余威席卷中华大地。不得不承认北京人的语言天赋,这篇小说极富镜头感的语言,使得那部大陆明星云集的同名电影显得表现力严重不足。当时对这篇小说的种种贬低之词,“消费人生”、“拒绝崇高”,如今看来十分可笑,王朔本人称此部作品“入世过深”,总围着“制度”和“社会”转圈,倒是一针见血。
候选:《动物凶猛》、《看上去很美》。这两部作品比起《顽主》的“超我”来,用三级跳完成了向“自我”、“本我”回溯的返祖过程,进化程度可谓不低。不过《顽主》终归是开山之作,因此上榜。
作者: 河间最后的探戈 2005-12-4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