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沉思的灵魂吧 关注:16贴子:657

回复:每天心理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呃。。本来下午有事回来晚了,就想随便写点,不用查资料会快些,没想到自己太靠不住了。。。还不如看书写的快。。。。
根据前面的那些评论内容,我想你对一元世界人本论有了一点直观的,但是又模糊的认识,我们可以在这里更多的谈谈这个。
上面我提到了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体系,这里你认为哪一个是最重要的?也许你会说都重要,但我要告诉你,没错,都重要,但是,都不是最重要的。
一元世界人本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即承认人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对于人类的世界,人是一切的中心。
所以,最重要的是人,心理学,或者说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只是体系,之所以能够成立,不是因为上天给了某些人非常牛逼的大脑,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有基本类似的生物结构,基本类似的心理发展过程与结构,和类似的社会环境,所以才能产生一般性理论,又因为我们全人类有细微的差异(如肤色)以及某些群体有一些特殊物理上的缺陷,不同的生活经历(如灾难性的心理创伤),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以会有特殊群体理论,同时,这三个方面的主角,是人,这三个方面也因为人才是中心,所以没有哪个是独立的,他们是相互纠结的。。纠结的。。。。就像人一样。
而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知识体系,都是人建立的,看起来是个很无聊的结论,但是,这却是个永远被人忽视的大背景。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研究者面对的许多难题么?还记得人的人之缺陷么?是的,人是通过自己的有限的物理感受器来接收这个世界的信息,正如我们知道的,很多昆虫的复眼可以慢节奏的看运动的世界,像蛇类可以看到红外光,而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可见光,而在听觉上,蝙蝠能听到超声波,而我们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波段甚至只有狗的一半,如此,我们如何能确定,我们所去学习的,人得到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会感觉很奇怪对不对,明明似乎是有问题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知识,看起来是那么的可靠?是的,因为还有一点,就是——除了知识的建立者,知识的传授者是人,知识的接受者,我们,也是人。
前面我已经说过,人用人特有的方式组建信息,然后因为我们共同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使得我们可以无碍的交流,但是要注意,这样并不能保证我们交流的信息就全都是真实的,这不仅仅表现在当今人们对科学的质疑上,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我们在交流过程中,信息会出现很多偏差,而这还会在后面的只是中,发现更多的这种偏差现象以及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
如此的话,我们可以再次来评价我们的教育系统。
从我们目前学到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他们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很在意的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校,也不是教学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认为心理学重要了。
从一元世界人本论的角度来看,个人重要,人类全体也重要,而这并不是矛盾的,因为个人的幸福与人类的幸福是密切相关的,而如何能够同时达到两者的平衡,在于是否能将个人与全体相联系,而联系的重点,就在于个人的意识能否对人类全体有一个主动地认知,对于个人来说,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历史是连续的,那么一个人要与全体发生联系,需要学习的是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具体事件,而是发展历程,包括文化的,也包括科技的,教育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对儿童传授知识,使得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在儿童这里被连接起来,于是这个个体就不再是一个全部意识中只有自己个人的生命体,对于个人认知到的事件,可以以相当宏观的角度来考虑。
这种理念,比皮亚杰他们多出的,就是不仅仅考虑的个体的人,同时也考虑全体的人。
于是再来对比的看看我们目前的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起到了影响人一生的正面作用,但是相比起来,我们始终是以教学中的方法(传授者),和教学工具(学校)和内容为主题,也许你会说因为这三样是教育的表现形式,所以必须要重视,但是不一样,一方是为儿童尽可能的发展,而对教育的表现形式(方法,工具,内容等)进行安排设计,而在我们这里,我们是不择手段的通过对外在形式的重视,来表现对教育的重视,甚至因为儿童是教学主体是一个不可否认和改变的事实,我们可以将我们未来的路一步步严密的控制起来,这就是我们的悲剧。。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其他的国家的教育就是完美的,凡是人做的东西,没有完美的,除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上帝,这就是画鬼易,画虎难。而他们有什么缺陷,我只能说我还不知道(虽然听过很多人讲自己的国外留学经历,但是他们抱怨的地方,都和教育制度无关。。)。
每个中秋节,都是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孩子们发悲伤。。挖开土壤,种下希望,离开家乡,盼望着,回家。。。


IP属地:湖北20楼2011-09-12 00:49
回复
    弄完已经快一点了,早上想睡懒觉,所以就撑一下,把早上的内容打出来。。。
    注意,心理资源的集中。注意能改善许多任务的认知加工(记得自动加工么?在认知偏差中,未注意接收到的信息最容易造成你的错误判断,这在后面会讲到),但是,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人们只能注意数量有限的信息(所以在你和朋友聊天时,电视上的广告会在你未意识到的情况下,一定程度的影响你对产品的态度)。
    个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配其注意。心理学家将这些分配方法分别成为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注意。
    持续性注意,是指将注意投注于一个选定的刺激上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持续注意也被称为警戒,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或者学习我发的这些知识够认真,那你可能用的就是持续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将注意集中于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忽略其他无关信息。如在一个吵闹的餐厅中选择注意众多声响中的某一个声音,这是其他声音你就仿佛完全听不到,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有一点要说的是,我们接收刺激信息是被动的,注意是一种假象的主动,所以任何可接收刺激其实都被我们接收到了,也许有提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催眠可以,但是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可以提出来,任何人可提);除此之外,你把你的注意了从你的左手转移到右手,也是选择性注意;
    分配注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不止一项活动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心多用,说难听点就是分心,比如我现在就是边听音乐边码字(由于选择性注意,常常还没听,就下一首了。。。),或者你也可能边看帖子边听歌或聊天,吃零食神马的。。。
    对了,注意的概念里有一个 心理资源,这个看了先面的部分应该能理解,主要就是,心理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是每个人,每个发展阶段都一样的,人在成年后期能力衰退,心理资源也会相应减少,对复杂信息的注意任务,就没有青壮年完成的好。
    记忆,是指一段时间内对信息的保持。如果没有记忆,你可能无法把自己生活中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正在进行的事情联系起来。(所以记忆能力丧失的人,会像个好奇宝宝,而这不是因为他因为不知道而好奇,而是因为没有图式能够帮他填补信息,他需要重新构建图式,比如你会很快的对新来的同学产生一个印象,但是失去图式的人却要完全重头来认识这个人)
    记忆的一般过程:信息编码→储存→提取(想像一下我们使用计算机,传输,另存为,打开所在文件夹或直接打开文件)
    阿特金森和谢弗林在1968年提出的经典三级记忆加工模型非常有影响力:
    记忆通过三个阶段产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我们通过感觉记忆记录那些需要被记住的信息;信息在经过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经过编码在进入长时记忆,以备日后提取。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未得到使用或被即使复述,他们很快会消退。
    外部信息刺激(感觉)→感觉记忆(选择性注意同时编码)→短时记忆(编码)→长时记忆(提取)→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阶段,我们并不仅仅在心理屏幕上展示信息,而且还积极地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去解决问题。这一概念的侧重点更多放在短时存储中的注意、复述和操作信息的过程上,从而进一步阐释了短时记忆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内容是在短时记忆屏幕上可见的。(这个包括了图式理论,不过图式主要是自动化过程,这里还包括了需要努力才能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
    巴德里认为,工作记忆包括视觉成分和语言成分。这些各自独立的心理亚系统使我们能同时加工图像和词语,然后再讲起储存起来。由于每个亚系统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同时、有效地进行两种活动,虽然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还记得心理资源这个概念么?你一定会有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无法注意到电视里面发生了什么,因为心理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选择性注意发生的必然)
    关于记忆晚上在有一帖,因为记忆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
    不眠不知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呼噜声,蟑螂知多少。。。熬夜减寿。。。
    


    IP属地:湖北21楼2011-09-12 03:57
    回复
      编码过程——自动加工和注意性加工。
      对于空间、时间和频率信息的编码,通常需要很少或几乎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也不会受其他事情干扰(大脑平行加工多元信息流的能力)。
      虽然可以对大量信息进行自动地编码和保存,但仍有许多信息是需要注意和意志努力的参与才能记住的(通常使用复述来增强记忆),一些注意性加工起初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但是经过练习后,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比如你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是注意性加工,但是在过后你能记得那段内容在课本上的位置,这就是自动加工的结果。再比如我们学习英语时,一个句子中每个词都需要努力去翻译,但是到一定时候,一个句子一出现,就知道什么意思,以后你对中国的繁体字有兴趣的话,你会发现一开始经常会在繁体字上停顿你的目光,但是后来就能很顺畅了,这就是注意性加工变为自动加工。
      逼近效应,当人们按特定顺序发言时,会因为任务的逼近,而专注于自己的表现,导致无力去加工前一个发言者的讲话内容,每个人都有的体会吧~~
      入睡前几秒,意识就消退了,于是在信息加工之前,信息就被遗忘了。但是在睡前一小时呈现的信息很被很好的记住,所以睡前学习是有道理的。
      入睡前听英语,可以被知觉到,但那是由于没有复述的机会,这些信息是记不住的,所以“睡眠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
      编码方式——意义编码、形成表象和心理组织。通产这些过程是自动的,但是某些情况是需要努力的(两种过程和三种方式不要混)。
      意义编码,我们对某些概念公式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但是原文是如何的,却不能知道,这就是因为我们使用了意义编码,这种方式常用在学习中。
      形成表象,这个一般是在事件记忆,当然,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也会使用图式在心里形成表象,比如你看小说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心理组织,我们会将信息分类,然后像整理书架一样,一组一组的排列起来,比如你会将名词形容词分开,然后进一步区分水果,蔬菜,服装以及积极的,消极的,美的,丑的分类,当然,事实上,心理组织比这个更加复杂。在百科的艾宾浩斯曲线上,你可以看到诗歌,散文,和无意义内容的曲线是不一样的,因为这里诗歌是有意义的,有意象的,有韵律的,所以就比散文更好记忆,因为散文的细节信息很难完全用意义、表象编码来完全弥补,而无意义的内容自然是。。。。
      长时记忆类型——1、外显的有意识的回忆(自己可知觉到,可陈述的),包括一般事实记忆(语义记忆,描述是什么)和个体经历事件(情境记忆);2、内隐的无意识回忆(不能被陈述的),包括技能动作与认知,经典与操作性条件反应(后面内容)。
      我们的遗忘主要因为:1、新经验干扰了记忆的提取;2、生理上记忆痕迹的逐渐消退(人的生理基础)。
      信息的提取,也就是回忆,要提取某种特定的记忆,首先必须确认一个指向此内容的路径,这种加工被称为“启动”。比如我现在说你的班主任,然后这段内容就是你脑海中回忆起你班头的启动路径。
      除了这种直接指向,还有情境效应,就是在同一情境下容易回忆起来,比如你会在上课的时候更容易回忆起课堂上的内容。但是这个对有时会突然感觉“这里我来过,这个人我见过,这个场景我经历过等”的事件没有很好的解释。
      心境也可以是记忆的启动,比如你在很开心的时候遇见的事情,在很开心的时候就更容易想起,人们在努力回忆的时候,希望保持平静心态,往往是因为我们接收信息时,心态都是平和的,像电视上就有很多经历过恐怖事件的人,也会在恐怖的惊吓中回忆起来。
      下一节在这里的信息提取基础上进一步讲遗忘,还有记忆构建,改善记忆,记忆术。
      虽然不知道你会不会看,但是我还是留下YY频道593298,既希望你能来,也希望其他有疑问或有其他兴趣的人来询问学习。
      


      IP属地:湖北22楼2011-09-12 22:14
      回复
        有一件事情我很奇怪,我不管在哪里发24楼的内容,都被删。。。
        不是贴吧管理删的,而是百度删的,十堰吧,和没有吧主的吧务团队吧。。。
        为什么这里就没被删掉呢???
        太奇怪了??????????
        24楼也是知识贴啊,除了下面的YY小广告。。。
        很过分啊。。。
        自己没能力语音,还不让别的平台插手,我去。。。


        IP属地:湖北26楼2011-09-14 18:03
        回复
          记得前面讲过的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么,其中有一个同一性,我还用它作为 解释发展理论的一个例子,也说过它是一个转折性的,具有毕生的影响力,但是 你可能对它依然懵懵懂懂,这次对它进一步了解。
          下面是marcia的自我同一性获得理论,你可以发现心理学家们的思维是多么的严 密精确和具有创设性。
          marcia根据青少年所遇到的冲突以及他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划分了四种主要状态 :同一性获得、过早自认、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
          这四种同一性由两个问题的是否划分——1、个体积极参与寻找同一性活动么?2 、个体已经确定自己的选择了么(例如人生世界价值观,或对学校对职业对他要 成为一个什是么样的人,或者自我同一性的其他方面)?
          1是2是——同一性获得,这样的人已经找到了自我同一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 教育、职业或个人行为的决定。比如我现在的一个室友想做国际关系方面的工作 ,所以他在为此努力,还有一个室友想进入经济管理层,也在不断学习,至于我 那就不用说了。
          特点,自我坚定感和安全感;确定了职业、宗教、信仰、性别角色的观念等;充 分考虑别人的看法、信仰和价值观,但自己的决定还是自己做出的。
          1否2否——同一性扩散,这样的人既不积极寻找同一性,也没有致力于任何有关 同一性重要方面的行为。这种孩子在初高中是最多的,比如你一定会觉得班里有 很多人是混吃等死型的,他们既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没有努力的方向,只能本能式的玩乐,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打屁玩游戏是逃避这 种感觉的最好方式。
          特点,缺乏方向;对政治、宗教、道德或职业问题不关心;做事情不问为什么; 对其他人为什么要做那些事情不关心。
          1是2否——同一性延缓,这样的人在寻找同一性,但是还没有做出决定。这种人 大学比较多,他们会从学生会到各种社团,全都去尝试,其实对于这种人,应该 是初高中这段想法最多的时候最多,但是因为社会没有给这阶段的孩子合理的安 排多种平台,使他们有寻找自我同一性的机会,所以像FZL这种东西能在这个年龄 段最流行也不奇怪了。
          特点,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或者正处在转折点上;对于社会没有清晰的目标; 没有清晰的自我认同感;正在积极的争取获得同一性。
          1否2是——过早自认,这样的人已经做出了工作、学习或自我同一性其他方面的 行为,但并没有积极寻找同一性。这样的孩子小学最多,成为好学生,长大当老 师,科学家什么的就是他们的全部了。。。(下面这句仅个人不成熟认为)但是 这样的孩子如果到高中依然如此的话,那么哪怕他九门功课同步学,门门功课拿 满分,他的未来也是值得担忧的。
          特点,对于自己的职业和各种理念已经有所定位;缺乏自我建构的过程,不假思 索和不加怀疑地接纳他人的价值体系;在获得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过早作出决定 。
          事实上,同一性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要思考的是个体在生活中所可能遭遇 到的方方面面,你能明确的表示反FZL,就说明在个性上,虽然你可能并没有清楚 的认识自己,但是至少不是什么样的已经有一定的概念了。青年人对于同一性的 寻找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对他的自我概念和自尊产生深刻的影响,亲密的友谊有助 于发展自我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如果你认为同一性获得是最好的状态,也许吧,事实上这有一个文化差异,在强 调个人成就和责任的西方社会,延缓期和同一性获得更能反映发展上的成熟,而 非西方注重团体依赖的国家,比如东亚国家,因为决策不是依据个人,而是群体 选择,所以过早自认被认为是更成熟。。。可能由于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是使用的 西方教育,所以我,以及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西方的观点吧。。。我们的国家的 上层就是一群悲剧体啊。。。。
          但是批评者认为,这些理论很难得到证实,但是如果前面你都看了的话,那么你应该知道我的态度,当严格的实验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结果时,我更相信自己的 理性,尤其是这种并不会有什么危害的情况下。
          这一段内容十分重要,就不和其他混了,希望能多加思考。
          同一性啊同一性,到底是体验寻找过程的感觉迷人,还是自我信念的坚持让人激动呢???
          


          IP属地:湖北28楼2011-09-15 08:15
          回复
            社会与人交往
            社会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依恋。
            依恋是指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力量和某种情绪是的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
            依据母子依恋关系定义的三种基本依恋类型,通过一个实验,来评定依恋类型。过程是把婴儿置于陌生环境,观察当婴儿的依恋者离开,只留下婴儿和一个陌生人在一起,婴儿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当依恋者重新回来后,婴儿又有什么反应。这个理论的核心假设是:我们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学会的特定依恋方式成为我们描述我们关系的即行模型或是图式。
            第一种是回避型依恋(25%)
            表现,当母亲离开,让婴儿与陌生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婴儿躲避母亲或不理母亲。这类婴儿即使是母亲在房间里,也不太理会而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也不感到焦虑。
            有着回避型依恋方式的婴儿通常有着那些冷淡、疏远并常回绝婴儿建立亲密关系尝试的教养者。这些婴儿渴望和他们的教养者亲近,但学着压抑这个需求,好想他们知道这种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会遭到拒绝似的。这种依恋方式的人,发展亲密关系是和困难的。
            测量:和别人太亲近有时会感到不舒服,我觉得我很难完全信任他们,也很难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和他人走得太近时,我会觉得很紧张,而且我的情人通常会要求我以我感到不太舒服的方式跟他亲密。
            第二种是安全型依恋(56%)
            表现,母亲离开后,婴儿会表现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对重新见到母亲感到非常高兴。这类婴儿可以和陌生人相处的很好,但明显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
            有着安全型依恋方式的婴儿通常有着会对他们的需求有所回应,以及在和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出正性情绪的教养者。这些婴儿信任他们的教养者,不担心他们会被抛弃,并且认为自己是被人喜爱,很有价值的。
            测量:我发觉我和人亲近非常容易,我很容易安全的依赖别人,也很容易让别人安全的依赖我。我们不常担心被别人抛弃或是和他人走得太近。
            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反抗型)(19%)
            表现,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存在两种相反的感情。母亲回来后,既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他们可能会向母亲跑去,但是拒绝被抱。
            这种依恋方式的婴儿通常有着情绪不稳定且专横的教养者。这些婴儿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办法预测他们的教养者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回应他们的需要,于是便尤为焦虑。
            测量:我发现别人不情愿以我喜欢的那种亲密程度和我亲近。我常常担心我的伴侣不是真的爱我,或不是真的想和我在一起。我想要完完全全和别人融为一体,有时候这种想法常常把别人吓跑。
            第一栏表现,是儿童在实验中的表现;第二栏,是各类型儿童所具有的可能的教养者;第三栏测量,这种依赖关系不仅存在于儿童中,成年人也会有相匹配的依恋方式。
            注意:这里面对婴儿的判断,比如信任,不担心,没法预测于是焦虑这些内容是表现上的形象化描述,儿童内心到底是如何的,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只能通过表现来猜测。
            要找到真的对初高中学生有价值的内容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依恋类型将和人与人交往有重大关系,它可以预测你可能的待人方式,以及其它,比如反抗型女子和回避型男子会有一个和一对安全型男女有同样稳定的关系。所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吧。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知道……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才能看到未来的背影。。。


            IP属地:湖北29楼2011-09-15 22:12
            回复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根据老师设计的,从我当年的经历来看,很多内容对你并没有太大作用,所以我修改了一下计划,把教育学上一些重要的概念解释完后,就从社会心理学开始,人与人为什么如此,也许更能解答你目前会思考的很多问题。(以后编一本学生心理学,不是研究学生的心理学,而是将对学生有价值的理论展示出来,已达到我的目的——第1页 24楼和27楼,这个复制版本里的27楼内容竟然完整且排版正常。。无语啊。。。)
              条件作用之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通过对人或其他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操作(奖励或惩罚),而表现出被奖励(强化)的行为,而不是受惩罚的行为。
              也是先介绍一个物品:操作箱,由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设计,这是一个隔音箱,内部配有一根扣栓棒或钥匙以使动物按压或雕琢而得到食物或水的奖励,记忆一个记录这些反应的装置。那么,你便可以想象,当老鼠或鸽子在箱子中无意间拨弄了机关,然后就有吃的,当多次无意操作后,便学会了主动操作来获得食物,这是个很有趣的设计,不是么~~
              你当然也可以想象,设计一个容易触碰或吸引箱中动物的机关在里面,触碰就被电击。。。你懂得。。。
              这是一种行为塑造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认识操作性条件反射。
              关键关系:经典,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的联系;操作,操作行为和它的结果(奖励或惩罚)之间建立联系。
              个体行为:经典,被动的,不自觉的,行为是由无条件刺激或条件刺激引发的,属于应答行为;操作,主动的,自觉的,行为发生后其结果导致了行为发生的概率的增加或降低,属于操作行为。
              事件发生顺序:经典,反射建立前,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无反应,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反射建立后,中性刺激变为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操作,操作行为:强化→行为增加,惩罚→行为减少。
              共同点:都具有习得(建立起反射)。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和分化。
              举例:经典,你终于吃到了念念已久的美食,正好你爸同事和他家小孩在一边,你可能看那小孩就会很顺眼(前提是之前一点不认识);操作,你在家学习很努力,老爸心疼你,就带你去吃饭,以后你会继续努力学习。(似乎不太可能的哈。。)
              有一个你可能经历过的事情,你可以用这个来评价和预测一下:
              小时候。。。你想和妈睡,你妈:不行。你:我要和你睡。你妈:不行…一起睡…不行…一起…不行…一起……好吧。。。。
              以后你就难管了,妈妈最后的妥协,就是你坚持行为的奖励,所以现在很多小孩很难哄,就是因为大人总不喜欢一是一,二是二。。。
              强化和惩罚这两个概念也有很丰富的内容,我在这里只简单说下,有些内容需要脑补。
              行为增加:积极强化,增加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一个拥抱);消极强化,消除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努力干活早点出狱。。。)
              行为减少:积极惩罚,增加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训话);消极惩罚,消除一个令人愉快的刺激(作业没写完,不许上网,不过你家可能不会这样)
              强化方式
              固定比率程式,按一定比率的反应后强化某种行为,如写完多少页作业,玩1小时。这是快速建立反射的方式,消退同样很快,但是固定比率不能过高,因为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
              不定比率程式,不定量的反应后提供强化刺激。赌博或者钓鱼,同样能快速建立反射,而且难以消退,除非离开环境(走出实验室,离开湖边或赌博机),并意识到自己脱离这种环境。
              固定间隔程式,和第一种一样,只是从固定反应量后强化变为固定时间后强化。比如你学习一个小时,玩一个小时。这种方式,使得固定时间临近是反应增加,间隔时间内反应减少。
              不定间隔程式,不固定的,和上面一个不定比率很像,但是这个和收信一样,你知道信一定会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而且你不去收信箱,信也会在那个时间来,而上面那个你不进行操作,强化就不会出现。这种方式的强化,会形成牢固的反应。比如你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你班头的脑袋会出现在后门窗户上。。。不可预测总是比可预测建立的反应牢固,相对不容易消退。
              潜伏学习,实验表明,老鼠在没有奖励走迷宫时,也和有奖励一样,虽走的次数增加,用时减少,所以认为这是一种潜伏性学习,也就是学习不仅仅是行为反应与结果的联结。
              这个观点让我讨厌的一个地方就是,他把学习当作一种利益行为,而不是本能行为,下面的过度辩护可以说明,我们不喜欢学习,也许仅仅是因为学习被人为的变成一种负担,一个驱使我们向前,最终被榨干精力的负担。
              过度辩护,若儿童将奖励或是命令当作活动的动机,则会失去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也就是说,因为一种已具有某种合理化理由的活动,会因承诺增加的奖励或命令的驱使而变得过度合理化。有一个故事,就是说一个老头觉得门口的小孩子玩闹很吵,就说他们的笑声使他很开心,每次给他们一点钱,后来减少一半,最后不给了,小孩很不开心,就走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学校教育,公司管理,家庭生活中都有它的影子,这个理论也因此在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心理学书上有一条管理自己行为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1、确定目标,并公开化。这个不解释了;
              2、监控自己是否完成,若没有,有没有完成的余地;
              3、强化,完成一定量,可以自己放松,休息,吃东西,或答应你朋友完成了每周目标后才去参加大家的每周活动;
              4、当目标完成的越来越好时,可以逐渐减少强化刺激,而给自己一个精神上奖励。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心目中完美的自己,这个世界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IP属地:湖北31楼2011-09-16 22:09
              回复
                上接17楼自动化思维
                高努力水平思维,也就是控制性思维,这是一种有意识、有意图目的、自发的和
                需要努力的思维(不同类型控制性思维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这些需要条件,自动化
                思维也是如此),与自动化思维相对,因此,它可以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尤
                其是在待价高的任务中。
                自动化相信,控制性怀疑:当人们刚看到、听到或学到 某件事物时,他们会不假
                思索的相信,并假定它是对的。只有在接受一件事的真实性之后,人们才会回过
                头来判断它的正误。人们自动地相信他们看到和听到的每一件事情,这是一种预
                成机制。
                吉尔伯特关于自动相信的理论:初步接受咨询(自动过程)→评估以接受的信念
                的真实性(控制性过程)→必要时加以拒绝(控制性过程)
                思考抑制,就是企图避免想到一些我们宁愿尽快忘记的事物(和同学的冲突,考
                试的失利)。要成功的抑制思考,需要两个过程交互作用——一个自动程度较高
                ,另一个则控制性较强。
                自动部分称为“监控过程”,会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控制部分称作“操
                作过程”,通过找别的事情来思考,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这两个过程必须密
                切结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人们因为疲倦或心不在焉时,控制性的操作过程就无法发
                挥作用,监控部分不断地找出的不受欢迎想法,就会因为失去约束,而侵入到意
                识中。。。也就是说,当人们尽最大努力想要回避某事时,会因为我们很疲倦或
                三心二意,使这些想法很可能不经检测就流露出来。
                思考抑制会带来心理压力,与不常压抑自己想法的人相比,免疫系统功能显著下
                降。
                反事实推理,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换句
                话说就是,如果……那么……会更好。
                很不幸的是,反事实推理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矛盾影响,而且我们知道自己
                正为过去的事情而困扰,并且这类思维常常会占用如此之多的心理资源,以至于
                我们不可能思考别的事情。
                反事实推理是有意识,需要努力的,但是不总是有意识,自发的。即使当我们不
                想沉溺于过去,转而去想其他事的时候,也难以摆脱“要是……多好”的想法—
                —这也是反事实推理的特色。
                反复沉思会导致反事实推理,也就是反复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于
                是,反复沉思成为抑郁的诱因之一。。。。
                避免我们的思维错误,首先要克服过度自信障碍,我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
                往往自信过度。事实上,人们的判断通常不像他们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正确。
                其次是可以学会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的统计和方法论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应用于
                日常生活。你通过理解前面的心理学研究方法(5、6楼),也许会有一定的收获,但是还不
                够,我会在中间找机会穿插些有价值的思辨性内容,如果有需要,会开一帖专讲
                一下。
                每天都想,如果认识的含蓄一点,会不会有所不同。。。。


                IP属地:湖北32楼2011-09-17 08:39
                回复
                  上一贴我们就了解的我们对待信息的两种方式,自动化思维和控制性思维,下面就是我们人与人之间使用何种信息交流,和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
                  非语言行为
                  我们的第一印象产生的速度之快,是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而这所依赖的,就是非语言行为,当然,这并不仅仅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
                  非语言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语调、手势、肢体位置和动作,身体距离和接触以及目光的注视,这些都是最常用、最有启发性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非语言行为的主要用途:1、表达情绪(生气的表情);2、表达态度(我很喜欢你,我喜欢这样带着微笑,默默的注视着你);3、传达个人物质(我很理性——我的行为很中规中矩,说话会比较慢,不会带有太多个人情绪);4、辅助语言沟通(我说完了——我眼光会移向你的眼睛,期待你的意见)。
                  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主要有六种: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厌恶、悲伤。全世界的人类(也许也包括部分动物),这六种情绪的表情的编码(表达或作出非语言行为)方式,和解码(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的意义)方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有谁对你做鬼脸,说这是他们少数民族自己的表达善意方式,那你可不要被骗了~~
                  其中愤怒情绪的表情是人类最擅长解读的一种面部表情,因为它是潜在危险的信号。而除了这六种主要情绪表情外,还有一些表情也是大多数人共同的。
                  但是我们解码的时候,也会出错,因为解读面部表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1、人们经常会流露出情绪混合,脸上某些部位表达一种情绪,其他部位表达另一种情绪;
                  2、人们有时会努力掩盖自己的情绪,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情感(比如有时我们会不经意间说些令家人伤心的话,但是从来不会在我们面前表现),还记得上一贴(32楼)么,压抑记忆会降低身体免疫能力,而压抑情绪会损伤认知能力(如记忆力下降),还会导致负面情绪;
                  3、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的特殊性
                  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表达规则,也就是说,我们会因为文化,而决定何种情绪适合表达。比如东方人就不会随意表达自己情绪,所以西方人会形成亚洲人“不宜琢磨”,“难以解读”的刻板印象。
                  不同文化也会有不同的标志,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清楚、明白、易懂的定义的非语言姿势,这些姿势通常转译成直接的语言表达,比如我们的国际通用手势——握拳后,中指竖起。。。但也有我们独特的标志,比如摸头。。。前面我说说会在说完后看你表示说完了,但是西方人可能会把目光移开表示完了。
                  在非语言交流的解读上,女性比男性正如你想象的那样,她们做得更好,但是在识别谎言上,就逊色得多了(所以MM们都是被骗到手的,认真你就输了,是对男性说的,因为男性要骗,但是女性认真。。。那是绝对能赢的。。。)
                  而对此的解释,就是进化心理学的社会角色理论——该理论主张,社会行为上的性别差异,源于社会所制定的两性劳动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性别角色期望,及性别类型技能上的差异,两者都促成了男女在社会行为上的不同。
                  谁能从我的执着上,读出我对小夜夜的真诚。。。
                  


                  IP属地:湖北33楼2011-09-17 21:38
                  回复
                    日子总是过得这么苦逼。。。
                    在17楼的自动化中说过,当人们对社会世界的本质不甚确定时,就会运用自己的图式来填补这些空缺。我们也会使用图式这种心理捷径来对人形成印象,而无需花费数周时间来与人相处,了解他们。
                    这类图式叫做内隐人格理论,就是由我们关于哪些类型的人格特质会组合在一起的观点。我们会运用少数已知特征来判断一个人具有的特点,比如你会认为你们班活泼开朗的人,更有可能借你钱。
                    内隐人格理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世故型和艺术型
                    还记得双语的实验么(17楼)?同样是双语的实验,当给出艺术型人格和世故型人格的人的故事,分别用英语和中文展示,然后评价,阅读英文版的艺术型人格的人的故事,参与者评价的人,更符合艺术型人格的图式(比如会评价主人公在故事中没有表现出的狂放),但是英文版的世故型,凭借的结果,则较少符合世故型人格的图式,而中文的结果正好相反,人们会评价世故型主人公在故事中没有表现出的虚伪。
                    归因
                    我们如何分析信息呢?比如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我们一般是有两种归因方式——内部归因,认为行为的原因就是自身,也就是内向的解释行为起因(他上课心不在焉,他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外部归因,认为行为的原因在于情景,也就是向外寻找行为动机。
                    我们归因主要依赖1、一致性信息;2、独特性信息;3、一贯性信息。
                    1、一致性信息,指对相同的刺激,其他人做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有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你们班有一个(几乎所有)同学在做自己的事情;
                    2、独特性信息,指每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只有你们班(他带的所有班)上他的课时都会做自己的事情;
                    3、一贯性信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只是这次(每次)上他的课时你们班的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
                    你看完这些例子,你大概就能明白这些信息的获得或注意,会使你如何对此行为或现象进行归因。但是,人们不可能全知全能,任何反应的第一步,都是我们的注意并进入到意识,而且325楼的内容告诉我们,我们可能会曲解信息,导致错误的心理捷径。
                    最常见的心理捷径是:认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因为他是怎样的人,而不是情景,而对于自己则正相反,这种心理捷径,被称为基本归隐错误。
                    我们常常会像一个人格心理学家一样,来思考他人,我们有一种一致性偏见,指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相一致的倾向。从而导致高估性格因素,低估情景因素的基本归因错误。
                    这个放到晚上讲。
                    我为什么要喜欢你呢??也许只是因为是你,而不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或我处在什么情景。。。


                    IP属地:湖北34楼2011-09-18 02:31
                    回复

                      为什么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产生一致性偏见?
                      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尝试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环境
                      。事实上,他人行为的情景因素,我们通常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我们知觉的显著性造成的
                      结果——人们常把自己注意的焦点,当作极具重要性的信息。
                      这种悲催一致性偏见的产生,就是上一贴中的自动化心理捷径的判断法则之锚定与调整法则。其
                      实就算是先从性格考虑也木有关系,关键是,后续的调整不充分,所以第一印象很难改变
                      ,甚至会推及到一个团体,成为刻板印象。
                      于是你可以看出,我们归因时会经历一个两个阶段的过程——首先我们先自动地做内部归
                      因,假设他人行为的起因源自个人因素;而后我们在试着调整这个归因,将他人所处的情
                      景加以考虑。
                      是不是和需要努力的控制性思维的自动相信理论(32楼)类似呢?没错,非常一致,因
                      为这就是这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动化判断→控制性调整→结论,的一个过程,同样的,
                      如果你在自动化判断完后心不在焉,或是疲倦,那么你就会跳过第二过程,于是你就会产
                      生一个内部的,性格式的归因,当然,如果你调整不够,那么也是同样的会有判断偏差。
                      我们知道人们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那么我们是否意识到别人也正忙着对我们做内部归因

                      确实,我们能够凭直觉意识到人们偏好内部归因(近来的研究显示。。。),你会因为自
                      己的意外表现,而担心别人那不正常的内部归因。。。
                      然而,我们也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这就是聚光灯(探
                      照灯??)效应。事实上,其他人根本没那么多功夫来注意我们外表和行为的每一个变化
                      ,但即使我们知道这一点,依然会成为聚光灯效应的牺牲品。。。
                      尽管的确是我们本身而不是情景因素对观察者来说是十分显著的(基本归因错误的产生)
                      ,但是也并不像我们所想,所担心的那样显著。如果你为你发型的某个小瑕疵惴惴不安一
                      整天后,和密友说起,也许他会惊奇的说“哎~!真的耶,都没发现呢~~”当然,更多的
                      是“哦,那又怎么样呢?”,不过如果好友注意到的话,也许会给你担心了一天的心情带
                      来安慰“哦,总算不是白担心,呜~~”
                      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在34楼的基本归因错误的概念介绍,是不是有点什么奇怪呢??似乎一直没提到对自己归
                      因则相反的问题。。。因为这只是基本归因错误的一个不被平等运用的变式:我们在观察
                      别人行为时(旁观者)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当事人)却更加着重于情景
                      因素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作为旁观者会更注意人呢??鼠标往上滑一滑,没错,知觉显著性,同样,没
                      有人如此自恋,自我中心,以至于随身带个全身镜,来时时观察自己。我们的眼光总是朝
                      外看的,在知觉上显著的是其他的人。物、明显的事件等,而没有对自己投以同样的注意
                      力,于是,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情景的注意,远胜过对自己行为的注意。
                      知觉显著性使我们作为旁观者时,显著的信息是当事者,而作为当事者时,却是情境。
                      除此之外,信息可得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事人比旁观者掌握更多关于自己的一贯性
                      及独特性的信息。当你安静地坐在我身边时,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只是累了,想要休息,
                      而不是像路过的人认为的那样,因为你是个内向沉默的孩子。
                      除了知觉显著性和信息可得性,我们的需求、欲求、期望、及恐惧等情绪因素,或者某种
                      动机,会在我们做归因时产生偏见,或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看这个世界么?是的,为了保持
                      我们的自尊及自信,或让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且公平的,我们的心理捷径,也许会有
                      某些暗藏的动机因素,但这些,将在下一帖中出现。
                      从这里来看,似乎我的辛苦,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不过也正是如此。


                      IP属地:湖北37楼2011-09-19 09:29
                      回复
                        自利归因: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景因素。
                        当人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通常采取自利归因。简单地说,就是将成功归于己(内部归因),将失败归咎于他人或情景(外部归因)的倾向。
                        比如你在考试有了个不错的成绩时,你沾沾自喜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好几道选择题都是蒙的。。。(虽然过后可能会想)而在你进行竞争性比赛(踢毽子)输掉时,你一定会想到自己平时成绩更好,这只是意外,或者对手太强,自己本来就比不过。。。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自利归因呢?
                        1、如前所说,大多数人会尽可能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即使必须改变想法或信念,扭曲事实。我们可以用对自己有利的归因方式(因果关系)来保持或提升自己的自尊。当(感觉到)未来取得进展毫无希望时,会外部归因以保护自己的自尊;但是如果我们相信能有所改进,那么我们很可能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内部原因,并致力于改进自己。
                        2、和我们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关。我们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很棒,获得别人尊敬,告诉别人自己的失败是外在因素影响,可以给失败的自己“留点面子”,我们俗称“找借口”。。囧。。。
                        3、人们作出自利归因,和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前面说过信息可得性,因为自己对自己经历的了解,所以会做出外部归因。比如你这个月十分努力的学习英语,感觉自己有了进步,但是最近一次的英语考试很糟糕,那么你会如何归因呢?
                        防卫归因:一些使我们不受脆弱及难免一死等感受困扰的解释。
                        防卫归因的形式之一就是不切实际的乐观,认为好事比较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坏事则比较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比较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活中有许多意外,车祸、绝症等,这种归因,可是我们免于这些困扰。但是常常这种归因会使一部分人们去进行比较危险的行为,比如蹦极、飚车这些极限运动,或是毫无顾虑的吸烟。
                        一种更悲剧的形式是公平世界的信念:即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面对那些惨遭意外的新闻,你有没有过认为那些人是咎由自取呢?你会想,只有傻瓜采去玩那些危险的东西,或者那些FZL的孩子自己不检点,都是活该。通过这种偏见,知觉者就不必认为生活中存在某种随机事件,即意外或犯罪很有可能时刻准备着,等着无辜的人——譬如我们自己。于是我们不会对自己的安全产生忧虑。(当然,我觉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意外制造者或罪犯~~吼吼吼~~~)
                        前面介绍过内因人格上的文化差异(13/382,2/34),其实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在归因上也是如此,不过打算同时介绍一下北美及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差异,这样似乎便于理解。
                        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进行归因和形成印象的准确性。
                        从这几贴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准确,基本归因错误是错误印象的第一个原因;
                        当然,记得实验那一贴(10/276)的相关么?是的,性格归因并不总是错的,很多时候,你不能确定是因为小A是因为本身就是热情的人,所以会和一群人一起开心的聊天,还是因为正好他唯一的好友邀请,所以才加入讨论。也就是,性格也会选择情境(开朗外向的性格把小A引向那些可以表现自己外向的情境),于是,你的性格归因有时也会是准确的,但你也要明白,情境是强有力的,并且有时会压倒人格。所以,没有考虑情境,是错误印象的第二个原因(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个原因就是许久没提的图式了(12/325),我们用内隐人格理论(13/382)来填补空白,尽管我们的许多理论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也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比如刻板效应。
                        我为了不被犯罪,所以犯罪,如同只有去潜规则别人,才能不被别人潜规则。。。


                        IP属地:湖北38楼2011-09-19 22:38
                        回复
                          关于归因这一部分,很重要,怎么说呢。。这么说吧,你的归因方式可以让你变得自高自大,同样,也可以让你变得沮丧,无助,悲观到无以复加,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感,希望在后面听到这部分内容,还能记得归因方式的影响。
                          下面是今晚的内容。
                          上一部分的内容,提到过人很少会内在的关注自己,而这一部分的开头的问题就是“你是谁”。
                          自我是一本书,同时也是这本书的读者:这本书充满着长期积累下来的引人入胜的内容,而这本书的读者则是一位在任何时刻都能自由读取章节、任意增添章节的人。
                          这个比喻有两个层面:自我是一本书——自我概念,自我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同时也是书的读者——自我知觉,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我们并不是唯一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随年龄增长,我们自我意识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对自己具体的年龄性别外貌居住地等的描述,变为性格观念价值观等形而上的描述。这些就掠过了。。
                          人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复杂的自我定义呢?
                          自我的两个功能:
                          自我的组织功能,图式帮助我们组织对社会世界的了解(11/325,1/17)。自我图式会帮助人们去组织对自己进行了解的心理结构,它会影响我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以及识记关于我们自身的信息。你肯定会发现自我参照效应——人们对于他们自身相关的信息识记效果更好的倾向。
                          自我规范管理功能,自我也有管理的作用,他就像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那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将来的打算。例如我们能够想象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并且进行长期规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更好的安排自己,以后会有提到,当然,我更高兴大家可以通过学习,自己安排一套自己可接受的方式。
                          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
                          你可以想象,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拥有独立的自我观,这是一种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而在亚洲及其他非西方文化观的文化中,则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观,这是一种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
                          但要记得,对大的团体做出的结论,都是一般性的结论,只能代表大方向,而团体中的每个人,也许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女性对关系的相互依存性更高,这意味着他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你身边的同学对你的看法);而男性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更高,这意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比如自己是属于一个篮球队,即使并没有名号,只是班内一些固定的玩伴)。
                          所以女性倾向于提到个人关系,比如谁和谁发生了什么关系(很八卦啊。。);而男性则会谈论涉及较大团体的事件,比如某个球员转团队了。。或是他们支持的团队的输赢。
                          但要注意,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异,远远小于他们的相同之处。
                          也许这种分析会显得没有意义,但是确实很重要,人确实需要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对信念进行确认(自我证实)以及正面的反馈(自我提升)。这些动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基本的、共同的,即使会因为文化或性别而有部分的差异。
                          工作是辛苦的,生活才会是幸福的。。
                          


                          IP属地:湖北40楼2011-09-20 22:37
                          回复
                            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
                            你喜不喜欢听音乐呢?如果你是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回想自己的听歌情况,然后会根据自己的听歌频率来确定自己的答案。
                            自我直觉理论认为,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个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这种判断主要有两个过程:
                            第一,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从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
                            第二,我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的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比如我更具体的问你会不会喜欢古典类的纯音乐,那么你可能在回忆后,就思考自己是不是仅仅是因为同学推荐,所以勉强听完的,其实感觉也就那样。。。。
                            这个过程,会不会很熟悉呢?我想,你已经对自动化思维→控制性思维→最终的判断这一过程很熟悉了吧,我就不把具体楼层给你了。除此之外,你是否还记得两种归因方式呢?第一种往往是内部归因,而第二种。。就像你会用这种方式,来观察他人一样,比如你的同学会在没受压迫的情况下陶醉的听着雅尼演唱会,那么你就会很确定的作出内部归因。你也会如此来判断自己。
                            内外两种归因,分别对应两种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这里,我希望能回忆起操作性行为反射那一节(13/371,2/31)
                            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但不是因为外在的奖励或压力)而想从事该活动的欲望。比如你会主动了解学习电脑方面的知识。
                            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但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比如我们现在苦逼的上着学。。。
                            无论是提高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都可以提高个体某项行为出现的频率,你可以回忆起(或直接回顾)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我们可以通过外部控制,来提高个体的外部动机,而要提高内部动机就比较困难了,但是还是有办法的,心理学家会使用人类的思维漏洞,来调整人们的认知,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内在动机,以后会遇见的。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过度辩护):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是的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回顾一下,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希望自己是因为喜欢而喜欢,而不是某种外在的,别人控制的理由引起你的兴趣,那么你就需要保护自己的内在动机,否则,过分充足理由效应,会让你在失去安排(学习安排或工作安排)时,陷入无尽的空虚和无聊,这是叔本华提过的悲剧循环,也是很多人离开工作后,会茫然的原因。
                            这种过度辩护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仅在起初兴趣很高时,奖赏(记得这部分内容么?不记得要及时回顾哦~~)才会破坏内在兴趣。你们的老师会对成绩好的孩子奖赏,但这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这些2B们已经把大多数人的内在动机破坏干净了。。。
                            其次是,不同类型的奖励也会造成不同结果。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的奖励:1、以为条件的奖励: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2、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根据表现好坏所给的奖励。很一目了然,你很容易就猜出哪种奖励会有效,当然,如果我在加一句,你很容易分辨出,哪种奖励对任务完成作用大,哪种奖励对努力的激发效果好,那么你可能会有更多,更深刻,更有见解的思考。
                            当然,你心里面还是会更倾向于表现奖励型,是的,条件奖励型会显得不择手段了些,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我也是。。。而且忽略过程,会让人认为自己是为了奖励,才去完成任务,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过度辩护。。
                            但是表现奖励型也要小心,因为有时这种奖励会带来忧虑和不安。。比如他会感到自己能力不足的挫折。。
                            最有效的奖励,是使人感到自己在某个领域有特长,,但要避免传达你的能力是固定的这种信息,最好的赞扬要传达,你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或能力这样的信息。
                            悲剧的投票。。这些人都是谁啊??凭什么投给他们。。。


                            IP属地:湖北42楼2011-09-21 23:12
                            回复
                              我们的情绪
                              我们如何经理情绪,这是个很愚蠢的问题么??也许吧,不过还是继续看看的好。
                              斯坦利.沙赫特提出一个关于情绪的理论,如果表述起来挺长的,就直接用理论代替了吧。。。
                              情绪的二因素理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我们必须经历生理唤起状态;其次,我们必须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了来解释它,为它贴上标签。因为我们难以对自己的生理状态贴上标签,所以只好利用情境信息来帮助我们为自己的唤起状态作出归因。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这个理论的主要假设就是一种生理唤醒→多种情绪反应(所谓假设,约定的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它们来自经验观察。 百度百科。。。顺便提一下心理学基本原理之一——主观情境对人的影响会大于客观情境,这就是为什么常常会提到个人的解释),而我们对生理唤醒的解释,导致了我们不同的情绪,比如当你觉得身体发热,心跳加快,手发抖的时候,你是什么情绪呢?这也许就要看你是在考场门口,还是面对心仪的女子,还是看到一条蛇死盯着你,还是一场剧烈运动了之后~~
                              那么我们会不会对我们的情绪错误归因呢??好悲剧啊。。似乎是会的。。。。
                              研究者做了个实验,在别人过完一个很高很窄的吊桥后,跑过去搭讪。。。结果刚下吊桥的孩子很多都以为自己恋爱了。。不过很幸运的是,那些控制组,也就是下了桥休息过一会,平复了生理唤醒后,并没有沦为被成功操控的小白鼠(虽然依旧还是只小白鼠。。。)。。。
                              除了二因素理论,还有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
                              你和你的朋友都喜欢上一个男生,那么就悲剧了,但是如果她的爱情是你一手促成的,那么你反而会很开心。
                              认知评价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在没有生理唤醒时,我们的情绪将视我们解释或理解这个事件而定。其中有两种评价方法尤其重要:1、你觉得这种事件对你而言是好是坏?(例子中,你是竞争的失败者)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事件?(例子中,你很可能会认为她不存在,你就能成功,而不是男方的选择)
                              这两个理论都符合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观解释重于客观事实。两者的不同在于,二因素理论,是当生理唤醒时,但又不知道原因,于是对生理唤醒的解释决定了情绪;而认知评价理论不需要对生理唤醒解释,人们对发生之事的理解和解释就足够决定情绪了。
                              即,这两者的不同仅仅是一个是对生理唤醒的解释,一个是对事件的解释,也就是说,他们都同意,人们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观察事件(包括自己的行为),然后尝试对这些事件进行解释。
                              那么这一节的内容依旧是与上一节相连——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下一节将是我们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也许那些自以为热恋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时的解释错误而已。。。
                              


                              IP属地:湖北43楼2011-09-22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