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苗)灵丘县故城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消失条目。为了谨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组要求云冈石窟研究院李雪芹等对灵
丘县故城遗址进行重点复查。9月初,李雪芹等调查人员在复查时发现,灵丘置县的时间为西汉初年。这一新发现不仅确定了灵丘置县年代,还纠正了 《中国文物
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关于“灵丘县故城”记录的失误。
说到灵丘县故城遗址,首先涉及到灵丘县的设置年代,目前学界说法不一。大体有两
种说法,一是建于赵国时期,二是汉代置县。《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是这样记载:“位于灵丘县武灵镇麻嘴村,汉代。……清光绪《山西通志》载,‘汉置
灵丘县,属代郡,因赵武灵王墓故名。东汉光和元年(178),别属中山国,寻省’。”
灵丘之名最早出现在《古本竹书纪年》:“[秦]
穆公(十一年)取灵丘。”《竹书纪年》早年佚失,现行的《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学者朱右曾辑录的,将灵丘条目归到晋惠公栏下。《史记》中对灵丘之名多有记
述,但大部分是指齐地之灵丘,而非赵地之灵丘。代郡所辖之灵丘,最早见于《史记·韩王信绾列传》“代、雁门皆属代。高祖十二年冬,范哙军卒追斩豨于灵
丘。”清代顺治年间,灵丘知县宋起风撰写的 《灵丘辩》基本肯定了灵丘因赵武灵王墓得名的说法。在复查中,调查人员采用灵丘县因赵武灵王墓得名的说法,确
认灵丘置县的时间亦为西汉初年。
李雪芹说,此次调查只是一次普查,也只能就暴露出地表的遗迹来做一个结论,以纠正《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关于“灵丘县故城”遗址记录的失误。
丘县故城遗址进行重点复查。9月初,李雪芹等调查人员在复查时发现,灵丘置县的时间为西汉初年。这一新发现不仅确定了灵丘置县年代,还纠正了 《中国文物
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关于“灵丘县故城”记录的失误。
说到灵丘县故城遗址,首先涉及到灵丘县的设置年代,目前学界说法不一。大体有两
种说法,一是建于赵国时期,二是汉代置县。《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是这样记载:“位于灵丘县武灵镇麻嘴村,汉代。……清光绪《山西通志》载,‘汉置
灵丘县,属代郡,因赵武灵王墓故名。东汉光和元年(178),别属中山国,寻省’。”
灵丘之名最早出现在《古本竹书纪年》:“[秦]
穆公(十一年)取灵丘。”《竹书纪年》早年佚失,现行的《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学者朱右曾辑录的,将灵丘条目归到晋惠公栏下。《史记》中对灵丘之名多有记
述,但大部分是指齐地之灵丘,而非赵地之灵丘。代郡所辖之灵丘,最早见于《史记·韩王信绾列传》“代、雁门皆属代。高祖十二年冬,范哙军卒追斩豨于灵
丘。”清代顺治年间,灵丘知县宋起风撰写的 《灵丘辩》基本肯定了灵丘因赵武灵王墓得名的说法。在复查中,调查人员采用灵丘县因赵武灵王墓得名的说法,确
认灵丘置县的时间亦为西汉初年。
李雪芹说,此次调查只是一次普查,也只能就暴露出地表的遗迹来做一个结论,以纠正《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中关于“灵丘县故城”遗址记录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