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DRAM厂无法再忍受赔钱出货,陆续祭出减产策略,原本尔必达(Elpida)宣布减产策略只是先将产出DRAM放在Wafer bank,但外界担心此举反而会造成DRAM上游库存增加,不过,近期力晶大举宣示PC DRAM减产50%,南亚科亦传出减产幅度扩大至20%,华亚科则减产5~10%,这次减产潮似乎是玩真的。
2008年底DRAM产业首次大减产系由力晶登高一呼,之后几乎所有DRAM厂都加入减产行列,但这次减产潮似乎只有台厂共襄盛举,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表态不减产,尔必达也只暂时把产能放在Wafer bank,原本业界担心等到终端需求真正回升后,一堆Wafer bank库存会大举倒出,反而不利于DRAM市场回复正常供需机制。
然在财务压力下,这波减产潮逐渐开始玩真的;力晶在LCD驱动IC、CMOS Sensor、NAND Flash芯片等急单涌入下,宣布PC DRAM投片量和出货量减少50%,现货价成功止稳,2Gb DDR3报价站回1美元水平,9月合约价也可望缩小跌幅或持平。
另外,南亚科也传出减产幅度扩大至20%;华亚科由于是南亚科和美光的DRAM代工厂,在南亚科要求下,亦减产5~10%幅度,但以华亚科13万片12寸晶圆厂产能来看,此次减产数量仅6,500~1.3万片,幅度其实不多,而供应给美光部分产能则未传出有减产动作。
业界透露,美光和南亚科占华亚科产能原本是50%,然之前美光在服务器DRAM需求热络,一度考虑与南亚科协商要取得华亚科多数产能,但最后不了了之,推测可能是美光近期拿到订单也未如预期,因此未再要求华亚科多数产能,但南亚科方面则仍希望减少拿货量,华亚科只好走上减产一途。
事实上,这次DRAM减产几乎是台厂响应,对台厂而言,只有减产才能真正的保命,否则每一家都无法承受现金流出情况,不同于国际大厂产品线较多元化,可适时调配产能,把PC DRAM比重降至最低,台厂虽亦如法炮制,但进度较慢,只好先减产止血。
2008年底DRAM产业首次大减产系由力晶登高一呼,之后几乎所有DRAM厂都加入减产行列,但这次减产潮似乎只有台厂共襄盛举,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表态不减产,尔必达也只暂时把产能放在Wafer bank,原本业界担心等到终端需求真正回升后,一堆Wafer bank库存会大举倒出,反而不利于DRAM市场回复正常供需机制。
然在财务压力下,这波减产潮逐渐开始玩真的;力晶在LCD驱动IC、CMOS Sensor、NAND Flash芯片等急单涌入下,宣布PC DRAM投片量和出货量减少50%,现货价成功止稳,2Gb DDR3报价站回1美元水平,9月合约价也可望缩小跌幅或持平。
另外,南亚科也传出减产幅度扩大至20%;华亚科由于是南亚科和美光的DRAM代工厂,在南亚科要求下,亦减产5~10%幅度,但以华亚科13万片12寸晶圆厂产能来看,此次减产数量仅6,500~1.3万片,幅度其实不多,而供应给美光部分产能则未传出有减产动作。
业界透露,美光和南亚科占华亚科产能原本是50%,然之前美光在服务器DRAM需求热络,一度考虑与南亚科协商要取得华亚科多数产能,但最后不了了之,推测可能是美光近期拿到订单也未如预期,因此未再要求华亚科多数产能,但南亚科方面则仍希望减少拿货量,华亚科只好走上减产一途。
事实上,这次DRAM减产几乎是台厂响应,对台厂而言,只有减产才能真正的保命,否则每一家都无法承受现金流出情况,不同于国际大厂产品线较多元化,可适时调配产能,把PC DRAM比重降至最低,台厂虽亦如法炮制,但进度较慢,只好先减产止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