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吧 关注:689,705贴子:12,091,222

话说玉器的包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凡是喜欢古玩的人,莫不重视包浆。记得有一位今天已成为大收藏家的朋友,当年初涉古玩,经人介绍,在某“败落大人家”的子孙手中买到一大批古印,他竟一律用细砂皮将包浆磨去,至今仍成为朋友圈子里的笑柄。


1楼2011-09-17 16:28回复
    那么,什么是包浆呢?你去问收藏家,他的回答往往不是语焉不详,便是高深莫测,颇有一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其实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2楼2011-09-17 16:28
    回复
       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包浆既然承托岁月,使用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深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家里睡了五十年的竹席,油光红亮不待言说。新锄头的把柄没有包浆,老农民的锄头柄,无不包浆厚实。鉴定古物,包浆甚为重要。倘你还不具备“望而知之”的功力,一时还搞不清楚古物的形制、时代面貌、工艺特征、不妨可以从包浆入手,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旧包浆。
      


      3楼2011-09-17 16:28
      回复
        如果一件古物包浆是真旧的,是到那个年纪的,工艺又不错,你看了欢喜,买下来,虽不中,亦不远矣。包浆种类有很多,近来亦多有高手仿制,但多数假包浆是匆忙做出来的,浮滑急躁,急功近利的马脚终将露出,多看多摸多想,真假判然可分。就像黄瓜、丝瓜、茄子,从没见过的人,你怎么说也不甚了了,倘拉他到菜场去,几分钟之内,他就一辈子忘不了了。
        


        4楼2011-09-17 16:29
        回复
          说实在的,我是外行人士~!


          6楼2011-09-17 17:43
          回复

            


            7楼2011-09-17 20:08
            回复
              这个比喻到位了。犀利;


              IP属地:安徽8楼2011-09-17 20:47
              回复


                9楼2011-09-17 23:49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1-09-17 23:59
                  回复
                    现在看包浆也不灵了。


                    11楼2011-09-18 01:20
                    回复
                      不能这样说,看懂不懂行了~!


                      12楼2011-09-19 12:18
                      回复
                        其实俺觉得包浆就是: 泥+皮肤碎屑+皮油+灰尘等等 俺是非常不喜欢 至少不卫生


                        13楼2011-09-19 12:22
                        回复
                          个人感觉,包浆挺恶心的。


                          15楼2011-09-19 18:59
                          回复
                            其实包浆是挺恶心的,旅游景点那些传说摸了会好运的书,石头,铜香炉什么的,被人摸的,那个包浆啊,啧啧


                            16楼2011-09-19 19:48
                            回复



                              17楼2011-09-20 0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