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贞素吧 关注:2,550贴子:37,685
  • 3回复贴,共1

仿“武庙十哲”列出“女云台庙十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在三国志11吧看到有人在“孔子的智力只有84”的帖子中谈论武庙十哲!虽然以前看到过,而且还读过宋朝的武庙七十二名将,但是今天我看到他们讨论时脑子里闪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列出一个女性将领版的“武庙十哲”!!我暂时把它定名“女云台庙十哲”!
所谓“武庙”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这十哲分别是:齐王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田穰苴、吴王国大将军孙武、魏王国西河郡郡长【西河太守】吴起、燕王国昌国君乐毅、秦王国武安君白起、汉王朝初三杰之一淮阴侯韩信、蜀汉帝国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唐王朝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卫国公爵李靖、司空【三公之三】英国公爵李世绩(即徐世绩)。
底下是《新唐书》卷十五 礼乐五所记载的“武庙十哲”的史料: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天宝六载,诏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乾元元年,太常少卿于休烈奏:“秋享汉祖庙,旁无侍臣,而太公乃以张良配。子房生汉初,佐高祖定天下,时不与太公接。古配食庙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谊无配享。请以张良配汉祖庙。”
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
英国公李绩列于左,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
吴起、燕晶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
到了宋代就更不得了了,一下子增加到七十二位名将!《宋史》卷一百零五 《礼志八》记载: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再到元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
  《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这样就似乎又回到“武庙十哲”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女将当然绝对没有男武将多,由国家赦封的女将军更是凤毛麟角:冼夫人(陈朝、隋朝皆封中郎将)、秦良玉(明朝封太保、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兼招讨使、忠贞侯)、瓦氏(明朝封参将总兵)、沈云英(明朝封游击将军)。而其他女将都是协夫征战,朝廷诰封夫人而已。但是无论是国家赦封的,还是协夫征战的女将从我们现代意义来讲都是巾帼英雄!
明朝著名学者冯梦龙所著《智囊》闺智部在写到晏恭人时评价到:汉天子曰:“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虽然,何必颇、牧,诚得李侃妇、晏恭人以守,邵续女,崔宁妾以战,刘太妃为上将,平阳公主副之,邓曼、冼氏为参军、荀崧女为游奕使,虽方行天下可也!明朝崇祯皇帝在表彰千里勤王的女土司秦良玉时亦赋诗云: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说了这么多,那就公布“女云台庙十哲”来:
以成汤商朝武丁王妃妇好为主祭,以唐晋王李克用王妃刘太妃为配享。
并以历代著名女将十哲从之,这十哲是:
晋襄阳太守、平南将军荀崧女荀灌;后唐府州刺史折从远孙女、宋杨业妻折太君;宋太尉韩世忠妻,诰封安国夫人梁红玉;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的夫人刘金定;明赦封参将总兵、诰封淑人岑门瓦氏夫人并向西。
唐高祖李渊女,赦封平阳昭公主;陈赦封中郎将、隋赦封中郎将,诰封谯国夫人冼太夫人;明石柱土司马千乘妻,明赦封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保、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兼招讨使、左都督、忠贞侯,诰封一品夫人秦良玉;明湖南道州守备、昭武将军沈至绪女,明赦封游击将军沈云英;清末鉴湖女侠、**女将秋瑾并向东。



1楼2011-09-18 19:02回复
    2楼2011-09-18 19:02
    回复
      2025-05-28 16:28:49
      广告
      额,你帮吧主转啊。。。


      IP属地:安徽3楼2011-10-08 23:33
      回复



        4楼2011-10-09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