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逢。金圣叹评点《水游》,说及李逵,有一段话,我先移过来与读者看样:彼说李逵处,正合我欲说子路之心也: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金圣叹的这段话,也正是子路的“好批语”。金圣叹还说,李大哥一开口,总有奇绝语,我也以为,子路兄一说话,便百媚千娇。此人原也是一条绿林好汉,专打天下不平人。司马迁写子路的出场,是头上插着公鸡羽毛,身上佩挂公猪牙齿,“呔”的一声跳将出来,将孔子的马车拦住。又是公鸡,又是公猪,敢情是子路兄雄性荷尔蒙太旺盛。不过,在这方面,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后来不知孔子用了什么法术,诱使子路委质于他。司马迁说是“设礼以诱之”,我不大相信,那一套繁琐厌人的礼,岂能构成对子路的诱惑?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总是舞刀弄棒的子路被舞文弄墨的孔子降服了,请求做了他的弟子。身边有了这么一个武艺高强勇猛异常的弟子,孔子的腰杆子直多了,说话的嗓门也粗了。据孔子自己说,自他得到子路后,恶言不闻于耳,再也没有人敢对他老人家说不恭敬的话了。这一点倒又似乎说明了,子路腰间的宝剑比孔子胸中的仁义有威慑力。
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孔门弟子中,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者何?孔门中若没有这样一个真君子伟丈夫,真令孔门黯然无光;不可有二者何?此等天真人,岂能重出?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也知道,等到他的大道在这浊世不能施展的时候,等他彻底绝了世俗之望,要乘一叶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时候,他的那些弟子们都会作鸟兽散——大家投奔他而来,一半也是为了富贵,而不是为了对仁义的向往吧?况且即便是仁义,到了被现实拒绝的时候,还有什么意义?——此时,仍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哪怕烟波满眼也无怨无悔的,会有一个子路,但也只有一个子路。是的,子路只能有一个。
金圣叹的这段话,也正是子路的“好批语”。金圣叹还说,李大哥一开口,总有奇绝语,我也以为,子路兄一说话,便百媚千娇。此人原也是一条绿林好汉,专打天下不平人。司马迁写子路的出场,是头上插着公鸡羽毛,身上佩挂公猪牙齿,“呔”的一声跳将出来,将孔子的马车拦住。又是公鸡,又是公猪,敢情是子路兄雄性荷尔蒙太旺盛。不过,在这方面,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后来不知孔子用了什么法术,诱使子路委质于他。司马迁说是“设礼以诱之”,我不大相信,那一套繁琐厌人的礼,岂能构成对子路的诱惑?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总是舞刀弄棒的子路被舞文弄墨的孔子降服了,请求做了他的弟子。身边有了这么一个武艺高强勇猛异常的弟子,孔子的腰杆子直多了,说话的嗓门也粗了。据孔子自己说,自他得到子路后,恶言不闻于耳,再也没有人敢对他老人家说不恭敬的话了。这一点倒又似乎说明了,子路腰间的宝剑比孔子胸中的仁义有威慑力。
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孔门弟子中,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者何?孔门中若没有这样一个真君子伟丈夫,真令孔门黯然无光;不可有二者何?此等天真人,岂能重出?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也知道,等到他的大道在这浊世不能施展的时候,等他彻底绝了世俗之望,要乘一叶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时候,他的那些弟子们都会作鸟兽散——大家投奔他而来,一半也是为了富贵,而不是为了对仁义的向往吧?况且即便是仁义,到了被现实拒绝的时候,还有什么意义?——此时,仍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哪怕烟波满眼也无怨无悔的,会有一个子路,但也只有一个子路。是的,子路只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