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跃/摄


马跃/摄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巨大挑战带来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市***门谋划启动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力加快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迈入高速时代
由蓝村至烟台的蓝烟铁路连接了烟台和胶济铁路,长期以来是烟台对外集、疏、运的主力通道。随着烟台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蓝烟铁路运输密度增加,运能不足与运输要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适应新时期铁路发展要求,蓝烟铁路开始酝酿电气化改造项目工作。目前,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报告已于11月7日通过了专家评审,争取12月份开始征地拆迁,年底开工建设。
改造完成后,蓝烟线铁路将可适应列车提速要求,承受时速达20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列车运行,列车的牵引质量也将大幅增加。
作为贯通山东北部沿海港口城市的龙烟铁路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加速推进过程中,王格庄隧道和位钟院特大桥墩台已全部完成,蓬莱隧道已完成工程量的92%。龙烟铁路建设标准已由原时速120公里的地方铁路Ⅰ级标准调整为时速160公里、预留200公里的国铁Ⅰ级标准,2009年1月将完成调整后初步设计的批复,下半年开工。
另外,根据山东省铁路建设规划,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项目计划2009年6月底批复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下半年开工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为300公里/小时,是我省继济青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山东段之后的第三条铁路高速客运通道,建成后烟台至青岛一个小时即可到达。
加快大型深水泊位建设
港口建设是临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倍受瞩目的烟台港西港区油品码头项目将于明年进行码头主体施工,30万吨级的油品码头项目可研报告现已编制完成,下步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烟台港西港区输油管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环评等专项报告编制评审及东营、滨州、淄博和潍坊等地规划选址工作。到2010年,烟台港将基本拉开现代化大型枢纽港的格局和框架,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万至300万标箱。
目标定位在亿吨大港的龙口港将于明年开展4×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项目的前期工作。另外,我市还将争取明年完成芝罘湾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工程和西港区顺岸通用泊位工程码头主体。
启动新机场建设
为彻底解决目前机场军民合用制约发展的问题,着眼于烟台航空的长远发展,我市适时启动了新国际机场筹建工作。新机场选址在蓬莱潮水镇,机场跑道中心点及跑道方向也相应确定。目前空域规划及飞行程序设计已进行专家论证,选址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完成,岩土工程勘测开始进行。新机场融资工作已经展开,我市先后与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有关方面进行了接触和洽谈。
据了解,新建机场一期工程初步规划满足旅客吞吐量1000万至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万吨的要求。届时,新机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拓展烟台民航发展的新空间。现在市区有方便的“机场路”直接通达莱山国际机场,位于蓬莱的新机场也将配套建设快速路网,方便市民由中心区直达蓬莱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