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追梦》。
我可以毫无愧色的说,我是个很资深的五迷。然而狂热的追星现在已并不适合我。曾经我是那么骄傲地宣传着五月天,买各种专辑、海报;为了一场不被老妈放行的演唱会而痛哭;又或者在作文本上一遍遍地大段大段引用阿信的歌词,把那本HAPPY BIRTHDAY都快翻烂了,都快背熟了。后来,渐渐接触并喜欢上西方摇滚乐,象征主义的诗歌,意识到五月天真的算不得摇滚乐队。越来越少地听他们的歌,电脑、MP3里反复播放的慢慢都变成了西方乐队的音乐。然而,我知道我心最深处是一直放着那支陪我长大的乐队的,那已经和音乐无关了。
原来以为这场电影会这样平静的看过去。可是当DNA的音乐放出来时,我就知道小时候听五月天的那种感觉回来了。他们从小就在我的心里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而我现在长大了,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梦想。他们给了我梦想的种子,可这个世界从来不保护孩子的梦想。一个人最宝贵的时光就是做梦的岁月,可是我离那段岁月已经越来越远了。考上了经济学专业,彻底地将要变成一个俗世中的人。我的吉他,我的诗歌,我的小说,我的宇宙学,我创造过的那些虚拟世界,我写下过的那些幼稚的音符,我狂热的爱着的梦想去探索的这整个宇宙,全都要离我越来越远。灵感不再眷顾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大概也讨厌着变得世故的孩子。
长大的日子和以前想的好不一样啊,我要一直笑着去面对或冷漠或虚伪或依然真诚的人。离开了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必须要自己去适应,去结交朋友。我不敢对任何一个人态度不好,怕自己会被抛下。看着《追梦》里熟悉的上海,我太想回去了。想着DNA的时候是跟姐姐一起看的,又好想家人。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永远也不要长大。我就是想要逃避。长大了,大多数的梦想并不会实现,只会破灭。我看不到梦想的出路。
一场《追梦》,我从头哭到了尾。为那些做梦的日子而哭,为了逝去的年华而哭。
我羡慕那些还小的孩子,因为他们有梦可以做。而我也为他们哀叹,总有一天他们的梦也会被做累。然而在这之前,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们的梦想,这是人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