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云吧 关注:149贴子:720

回复:经济学基础直播。。来看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工荒
2006年,“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普遍比上年涨了200~300元。在浙江,农民工月工资1000元以上成为主流,江浙沪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长三角”企业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反应比较灵敏,许多企业都能主动上调工资水平,提供食宿等。此外,“长三角”各地政府也通过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增加农民工收入。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农民工的收入增幅与我国经济发展增幅还不相配,但“长三角”地区仍是目前公认的全国外来农民工工资最高的地区。
“珠三角”在吸引外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正在减弱,农民工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湖南等地的农民工呈现出由“珠三角”向“长三角”以及省内转移的趋势。



47楼2011-09-27 12:34
回复

    (一)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
    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一旦形成之后,如果有某种力量使它离开原来均衡的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之恢复到均衡。

    


    48楼2011-09-27 12:35
    回复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是供求均衡时的供求数量。
      几何意义:均衡点是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交点。


      49楼2011-09-27 12:36
      回复

        供求定理
        第一,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按同方向变动。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降低,均衡产量减少。
        第二,均衡价格与供给按反方向变动,均衡产量与供给成同方向变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降低,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减少。
        第三,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却有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三种可能。
        


        50楼2011-09-27 12:37
        回复

          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需求)增加了,而歌手的数量(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会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歌星的高收入是由歌星的供给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由于对歌星的消费需求很大,而供给方又稀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少数著名歌星有完全垄断地位。当看到一夜走红的歌星收入高于十年寒窗苦读的教授许多时,难免有不平衡之感,但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歌星的高收入是市场决定的,因此他们的高收入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公正的。
          


          51楼2011-09-27 12:38
          回复

            单纯依靠市场价格(供求关系)自发调节,结果具有不完善性:
            (1)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在短期可能是合适的,在长期可能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2)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某些价格政策进行调整纠正。


            52楼2011-09-27 12:39
            回复

              票贩子屡禁不止的原因
              票贩子的存在既损害了病人的利益,又损害了专家的利益。病人不得不付出高价,这种高价又不由专家所得。在这个例子中,限制价格14元是医院得到的价格,病人却付出了100元,其间的差额86元就归票贩子及提供号的人所得。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限制价格的意图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实际上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除票贩子的办法不是“加大打击力度”等等,而是取消对专家挂号费的限制价格政策。一旦价格放开,挂号费上升,想看专家门诊的人减少(小病不找专家,大病、疑难病症才找专家),愿意看病的专家增加,最终实现供求相等。这时,票贩子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消失了。
              当然,放开专家门诊挂号费限制,也可能造成有大病的穷人得不到好的专家的诊治,有失社会的公平。
              


              54楼2011-09-27 12:40
              回复

                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般地说,弹性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动反应的强度。在需求和供给函数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因变量。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弹性理论是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之间数量的理论。
                


                55楼2011-09-27 12:40
                回复

                  单纯依靠市场价格(供求关系)自发调节,结果具有不完善性:
                  (1)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在短期可能是合适的,在长期可能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2)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某些价格政策进行调整纠正。


                  56楼2011-09-29 22:04
                  回复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般地说,弹性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动反应的强度。在需求和供给函数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因变量。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弹性理论是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之间数量的理论。
                    


                    57楼2011-09-29 22:04
                    回复

                      需求价格弹性一般简称为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反应程度)。它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比率,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率来表示。这两个变动的百分率比值,称为需求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58楼2011-09-29 22:05
                      回复

                        海南香蕉价格暴跌
                        东方网消息:2007年3月21日以来,海南香蕉价格从平均每公斤2至3元骤然跌至每公斤0.8至1.4元。3月20日前,海南每天运销岛外的香蕉达7000吨至10000吨,到3月底,减少到3000多吨。加上手机短信“海南香蕉有毒”的谣言,香蕉价格持续暴跌,一些市县田头收购价甚至0.2元/公斤,仍然乏人问津。
                        香蕉价格暴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却极小,香蕉的供给严重超过了需求,农民只能采取降价的方式促销,以减少损失。这种降价又走进了“谷贱伤农”、“蕉贱伤农”的怪圈。
                        


                        59楼2011-09-29 22:06
                        回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将人的需求(欲望)分为 5 个层次:
                          (1)基本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友情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讨论:在一定条件下,欲望是一个确定的量,那么,幸福的最大化就是效用的最大化。
                          


                          60楼2011-09-29 22:10
                          回复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解释:
                            (1)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重复刺激;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先重后轻。
                            


                            61楼2011-09-29 22:12
                            回复

                              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认为货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一般来说,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一个消费者拥有的货币量越多,每增加一单位货币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就越少。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又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62楼2011-09-29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