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嘉吧 关注:12贴子:394

陶哲歌迷进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贾嘉,陶哲


1楼2006-08-11 10:04回复
    O

    哦哦


    2楼2006-08-12 07:21
    回复
      • 60.26.160.*
      陶喆~!爱死了哦~!


      3楼2006-08-13 00:06
      回复
        西颉的新歌:虞美人,哈里路哑,走到孤寂,


        4楼2006-11-05 15:59
        回复
          我的新歌:全世界下雨 ,及创作段的:错


          6楼2006-12-24 15:33
          回复
            你好~欢迎来到贾嘉吧做客:


            7楼2007-02-24 00:57
            回复


              8楼2007-07-15 18:55
              回复


                9楼2007-07-15 18:56
                回复
                  要简单区分一个歌手和音乐人的标志就是创作能力。

                   《八度空间》发行后评论界一致指责周杰伦歌曲旋律重复、缺乏新意。其实这与他天生的创作倾向与创作风格是分不开的。为什么周的歌曲给听惯港台吐血情歌的青年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给听惯类似陶的欧美派R&B的听友们一个惊喜,并不是因为周的旋律真的有多么出色,较之一些老牌的音乐人,如王韵玲、陈伟、李伟崧兄弟、陈珊妮、陈小娟甚至DAVID陶相比都还有一点差距。但是一加上方文山的词,复杂的编曲与和声,优势就凸现了。

                   周杰伦写和声的功力得益于他的古典音乐功底。细心的FANS不难发现在周的三张专辑中所有歌曲的和声都出自他手,决不假手他人。质量好的随声听和音响来放周的歌通常能听出至少5个音轨。和声与编曲使单薄的旋律变丰满了。此外,除了慢情歌,周偏爱轻快的节奏(如《爷爷泡的茶》、《星晴》);他自己也喜欢一些口语化的歌词(如《半岛铁盒》、《黑色幽默》、《离开》)等,与华语主流乐坛大相径庭。周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超群是无可置疑的。

                  在《JAY》时,周杰伦是另类,到R&B满天飞的今天《八度空间》却变成主流了,这对华语乐坛真是一个讽刺呀!怪不的周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你说以不便应万变吧,就是不思进取简单重复自己;你说变吧,万一转型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凭心而论,《八度空间》在滥碟泛滥的今天已经算的上是一张不错的作品。前两张专辑的成功使人们给予他的希望实在太高,他给自己设立的起点也实在太高了。

                   周杰伦不把自己与DAVIDTAO 比较是明智的,因为两个人的R&B是不同的两种类型。他目前要做的是跳出用“歌词+和声+编曲+东洋曲风+怪异题材”来包装旋律的怪圈,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多听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丰富自己的音乐元素,争取在第四张大碟再给我们一个惊喜。


                  11楼2007-10-02 18:04
                  回复
                    有一次有一个人在公开的讲坛上问我是否等待灵感的到来。我的回答是:“每天都是!”不过这决不是指消极地等待天赐的灵感。这正是专业工作者与浅薄的涉猎者的区别所在。专业作曲家可以一天接一天地坐在那 里写出某种类型的乐曲,在某些日子写的无疑会比其它日子写的好一些,但首先是要有创作能力。因为灵感往往只是一种副产品。

                     第二个引起大多数人兴趣的问题是:“你作曲时用不用钢琴?”现在流行一种看法,认为用钢琴作曲是不体面的,从而联想到贝多芬在田野里作曲的情景。只要稍加思考就会认识到,在今天不用钢琴作曲已不像莫扎特或或贝多芬时代那么简单了其原因之一是和声学比过去复杂多了,现在很少有作曲家能够一点也不参考钢琴的效果就把整首作品写下来。

                     事实上,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自传》中甚至说过,不用钢琴作曲是错误的,因为作曲家一刻也离不开“音响材料”。这样说未免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过,归根结底,如何写法是作曲家个人的问题。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作曲家用什么开始创作;从哪里开始创作?”回答是:每个作曲家都从乐思开始创作,要知道,这乐思不是思维的、文字的或超音乐的。突然间来了一个主题(主题作为乐思的同义词使用)。作曲家就从这个主题开始,而这主题是天赐的。他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他控制不了它。主题的到来犹如无意识的书写。因此作曲家经常带着小本子,一旦主题到来就记下来,他收集乐思。对这种作曲的要素谁也无能为力。 

                     乐思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来临。它可能是一支旋律——只是一支可以哼给自己听的旋律。也可能是以带伴奏的旋律形式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中。有时他甚至听不到旋律,只是设想一种伴奏音型,然后也许能在这个音型上加上一支旋律。另一种情况是主题可能以纯节奏音型的形式出现。他听到某种特殊的击鼓声,这就足以使他动手了。在击鼓声中,他很快就会听到伴奏和旋律。然而最初想到的只是节奏。另一种类型的作曲家可能以对位的手法把同时听到的两、三支旋律编织在一起。不过产生这种主题的灵感比较罕见。 

                     所有这些都是乐思在作曲家脑海中出现的不同方式。作曲家有了乐思,并在小本子里记下了若干乐思,然后对它们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与聆听者看到这些乐思时可能对它们进行检查的方式相同。他想知道他都有些什么。他从纯形式美的角度去检查音乐线条。他想看看这支线条的起伏方式,好像这是画的一条线而不是音 乐线条似的。他甚至企图对它进行修改,就像在作画时进行修改一样,以便使旋律轮廓的起伏得到改进。

                     不过他还想知道这主题的情感意义。如果所有的音乐都具有表情价值的话,作曲家就必须意识到他的主题 的表情价值。他可能无法用许多话把它说清楚,但他能感觉到!他凭直觉了解自己的主题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崇高的还是邪恶的。有时甚至连他自己也捣不清它的确切性质。不过他迟早会凭直觉判断他的主题的情感性质,因为这正是他要加工的。 

                     要永远记住主题毕竟只是连续的音符。只要通过力度变化,即响亮和大胆的演奏或柔和和胆怯的演奏,就可以改变同一串连续的音符所表现的情感。通过改变和声可以给主题加上新的强烈的情绪;在节奏处理方面变换手法,则可以把同样的音符变成战斗性的舞曲而不是催眠曲。每个作曲家在自己头脑里都有一套变换自己的一连串音符的手法。首先他力图搞清它的本质,此后力图搞清应该如何处理它——如何在瞬息间改变其性质。


                    15楼2007-10-02 18:24
                    回复
                      事实上,大多数作曲家的经验是,主题越是完整,从不同方面观察它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原来的主题已经相当长并且相当完整了,那么作曲家就可能很难改变它,因为它已经存在于固定的形式中了,因此伟大的音 乐作品能够根据本身并不重要的主题被创作出来。我们不妨这样说,主题越不完整,越不重要,就越容易赋予它以新的涵义。巴赫的一些最卓越的风琴赋格曲就是根据相对说比较枯燥的主题构成的。 

                       目前那种认为只要主题优美音乐就会优美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是站不住脚的。作曲家当然不能单凭这个标准来判断自己的主题。 

                      作曲家在对自己的主题素材进行一番思索之后,就必须决定采用哪种音响媒介最合适。它是适用于交响乐的主题呢,还是由于性质上更亲切因而更适于弦乐重奏 呢?它是是适合于歌曲的抒情主题呢,还是由于它的戏 剧性特性更适于歌剧呢?有时作曲家在弄清楚最恰当的音响媒介之前,创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到此为止我是在假定一位抽象的作曲家面对一个抽象的主题。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在音乐史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作曲家,每一种作曲家都以不太相同的方式构思音乐。 

                       最能激发公众想象力的是自然地富有灵感的作曲家----换句话说,就是舒柏特类型的。当然,所有的作曲 家都富有灵感,但这种作曲家的灵感更为自然。音乐简直就象泉水似地从他内心涌现出来,他甚至来不及把它记下来。这种类型的作曲家可以从他多产的作品中辨认。舒柏特在某些月份每天写一首歌。雨果.沃尔夫也是如此。


                      16楼2007-10-02 18:25
                      回复
                        能激发公众想象力的是自然地富有灵感的作曲家----换句话说,就是舒柏特类型的。当然,所有的作曲 家都富有灵感,但这种作曲家的灵感更为自然。音乐简直就象泉水似地从他内心涌现出来,他甚至来不及把它记下来。这种类型的作曲家可以从他多产的作品中辨认。舒柏特在某些月份每天写一首歌。雨果.沃尔夫也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的创作与其说是从一个音乐主题开始的,不如说是从一首完整的作品开始的。他们都擅长于写比较短小的作品。即兴创作一首歌曲要比即兴创作一首交响曲容易得多。要持续在长时间内自然 地获得灵感是很不容易的。就连舒伯特也是在处理短小的乐曲形式方面更为成功。自然地富有灵感的作曲家只是一种类型的作曲家,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 

                         贝多芬象征着第二种类型----不妨称为结构型。这种类型比其它任何类型更便于阐明我的音乐创作过程的理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作曲家确实是从一个音乐主题开始的。毫无疑问,贝多芬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拥有当 时他记录主题的笔记本。从这些笔记本中可以看到他如何对自己的主题进行加工,不把它们加工到尽善尽美他决不罢休。贝多芬根本不是舒伯特那种自然地富有灵敏的作曲家,而是那种从一个主题开始,使它萌芽,然后在这基础上日以继夜地、不辞辛苦地把它创作成一首音乐作品的作曲家。贝多芬以后的大多数作曲家都属于这种类型。 

                         由于缺乏恰当的名词,我只能把第三种类型的创作家称为传统主义者,像帕列斯特里那和巴赫之类的作曲象就属于这一范畴。他们是出生于音乐史中正当某种音乐体裁的发展即将达到顶点的特定什孚的代表性人物。这种什孚的问题在于用大家所熟悉的和公认的体裁作曲,并超越前人。 

                         贝多芬和舒伯特则从不同的前提开始。他们俩认真地要求独创性!舒伯特实际上是单枪匹马地创造了歌曲的形式;而有了贝多芬之后音乐的面貌全部改观了。巴赫和帕列斯特里那只是对原有的东西作了改进。


                        17楼2007-10-02 18:25
                        回复
                          所有这一切对创作一首大型乐曲来说都是必须的----萌芽状态的乐思、次要乐思的加入、乐思的延长、联接乐思的过门素材、以及这些乐思的充分发展。此后就轮到最难的任务了——把所有的素材都“焊接〔骛来, 使它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在完成的作品中,一切都必须安排就绪。聆听者必须能够在听这首作品时找到来龙去脉。决不能使它有混淆主要主题与过门素材的机会。作品必须有开始段落、中间段落和结束段落;作曲家的任务是使聆听者始终能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以上哪个段落。尤为重要的是,必须精心安排整首作品使人看不出“焊接”是从哪里开始的,看不出在什么地方作曲家的自然的创造力停止了而艰难的工作开始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作曲家在把素材编织到一起时必须从零开始。相反,作为一种惯用的手段,每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作曲家都拥有某些正规的结构模型作为他的作 品的基本结构。我所说的这些正规的模型都是通过无数 作曲家几百年来共同努力寻找一种能保证他们的作品的连贯性的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至于这些形式是什么,作曲家以何种方式确切地依靠这些形式,将在下列章节中谈到。 

                           不论作曲家决定采取哪种形式,他总有一个迫切的要求:这种形式必须具有在我学生时代听说的“长线”。 对外行人来说,这个词的意思很难解释清楚。要恰当地理解“长线”在一首乐曲中的含义, 就必须感觉它,从字面上说,这意味着一首好的乐曲都必须给我们一种流动感——一种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的连续感。每一个低年级的音乐学生都知道这个原理,但如何运用这个原理却向最伟大的音乐家提出了挑战!一首伟大的交响曲就像一条人造的密西西比河,从离岸的时候起我们就不可阻挡地沿着这条河流向遥远的,预见到的终点走去。音乐必须永远是流动的,因为这是它的本质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连续性和流动性----长线----的创造是决定每个作曲家的胜负的关键。


                          19楼2007-10-02 18:26
                          回复
                            二节 调式的运用
                            调式的运用当然是千变万化,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专研它,并且就象音乐的其他元素一样,要用好,写出真正的优秀作品,还是需要相当的天赋才可以。这里我也只能写一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概念,仅供大家更好的来理解调式而已。
                            同样的,首先我们也必须先了解一个概念,就是“元音”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在英语里面,字母A 、E 、I 、O、U(有时候还有Y),是元音字母,任何单词的组成都离不开元音字母,而其他字母则是起辅助作用。同样的,在音乐里面,也有元音字母的存在,它们就是---和弦音。
                            比如Cmaj7和弦,它的组成音是C E G B,那么这4个音符就是以Cmaj7为和声的音乐里面的元音音符,其余的音符可以看作是辅音音符。
                            Cmaj7=1 3 5 7=C E G B
                            那么我们可以在Cmaj7和弦里运用那些调式呢?其基本的原则就是所用的调式必须是含有这个元音音符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1、 C大调=1 2 3 4 5 6 7=C D E F G A B
                            2、 C Lydian调式 =1 2 3 #4 5 6 7=C D E #F G A B
                            2个调式可以用于Cmaj7和弦。

                            然后我们再看Dmin7和弦
                            Dmin7=1 b3 5 b7=D F A C
                            我们可以得到的调式有:
                            1、D Dorian = 1 2 b3 4 5 6 b7=D E F G A B C
                            2、D Phrygian =1 b2 b3 4 5 b6 b7=D Eb F G A Bb C
                            3、D 小调=1 2 b3 4 5 b6 b7= D E F G A Bb C

                            最后是属7和弦,G7
                            G7=1 3 5 b7=G B D F
                            我们只要找含有1 3 5 b7音的调式即可
                            1、G Mixolydia=1 2 3 4 5 6 b7=G A B C D E F
                            在基本的调式里面,我们只找到一个,但是由于还有各种调式的变形的存在(比如b7 Lydian音阶),因此,实际上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再加上其它调式音阶,如全音阶、五声音阶、BLUES音阶、各种琶音、音程等。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非常广泛的。

                            然后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基本的2-5-1和声行进来练习。
                            比如:| Dmin7 | G7 | Cmaj7 | A7 |
                            根据这个和声行进,用我们刚才分析的调式运用方法来即兴练习。体会一下各种调式的不同感觉


                            22楼2007-10-02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