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顺吧 关注:29贴子:2,107

〖趣味数学〗1+1为什么等于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奇妙无比。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什么叫公理法呢?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 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我认为: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 等到相对论的出现,一切都变了。现在相对论已经深入人心,即便是那些反对相对论的人,也基本上是认可相对论的结论的,什么时间可变、长度可变、质量可变、时空弯曲……经典物理学认为光速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是不同的(虽然牛顿是个唯心主义者)。相对论则认为光速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是不变的(虽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丢掉了经典物理学所有不变的东西,换来的是相对论唯一不变的东西----光速。我觉得就象是用许多西瓜换来了一个芝麻一样,而且这个芝麻是很抽象的,它在真空中,速度最快,让你根本捉不到、摸不到。 我认为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真理,是完美的,是不容置疑的。质疑牛顿运动定律的人开口闭口说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也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的物体,却忘了上学时用的物理教材,开头都有绪论,绪论中都说:一切物质都在永恒不息地运动着,自然界一切现象就是物质运动的表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还提到:抽象方法是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抓住主要因素,撇开次要的、局部的和偶然的因素,建立一个与实际情况差距不大的理想模型来研究。例如,“质点”和“刚体”都是物体的理想模型。把物体看作质点时,质量和点是主要因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时可以忽略不计的次要因素。把物体看作刚体——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质量分布时主要因素,物体的变形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次要因素。在物理学研究中,这种理想模型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时,就是从质点运动的规律入手,再研究刚体运动的规律而逐步深入的。有人在故意混淆视听,有人在人云亦云,但听的人自己要想一想,牛顿用抽象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的,否定了牛顿运动定律,我们拿什么来分析相对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看来相对论不但搞乱了我们的基本概念,还搞乱了我们的分析方法,这才是最危险的,长此以往,物理学将不再是物理学,而是一锅粥,一锅发霉的粥! 我认为物理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是先要从质量、长度、时间、能量、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上着手,在物理学界开展一场正名运动,然后讨论牛顿运动定律是否错了,错的话错在哪里,最后相对论的对错也就不言自明了,也容易接受了。


1楼2006-08-12 21:06回复
    • 218.15.146.*
    你的推论有些道理,但是还不够明确1+1为什么会等于2,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能证明1+1为什么会等于2.


    2楼2007-07-15 12: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目前世界上没有人知道1+1为什么等于2


      3楼2008-03-22 10:43
      回复
        • 60.31.20.*
        为什么必须1+1=2,那只是以往的数学,如果把新数学建立在1+1≠2的基础之上,比很奇妙


        4楼2008-04-02 15:53
        回复
          • 60.31.20.*
          不错,小孩子都知道: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但一个光子加一个光子是否等于两个光子呢,恐怕不仅小孩不知道,就是科学家也不知道了.另外,苹果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既有外形,又有香味,又有颜色,又有一定的大小或重量,但对于盲人而言就没颜色了,于是对于同时鼻子眼睛都不好使的人,两个泥捏的土块可能就是两个苹果。


          5楼2008-04-02 16:17
          回复
            • 220.234.71.*
            证明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出1的定义,2的定义,以及加法的定义,不然任何证明都是扯谈


            6楼2008-04-16 19:09
            回复
              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不就不等于二了


              7楼2008-04-23 23:29
              回复
                一碗水加一碗水等于一大碗水
                还是一


                8楼2008-04-23 23: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61.178.10.*
                  屁呀!1+1=3


                  9楼2008-08-01 11:40
                  回复
                    • 121.20.63.*
                    因为2+2=4


                    10楼2009-06-25 16:45
                    回复
                      • 61.136.248.*
                      屁!1+1=5


                      11楼2009-06-30 14:17
                      回复
                        • 61.136.248.*
                        规范化
                        头发后风格上


                        12楼2009-06-30 14:23
                        回复
                          • 211.102.171.*
                          你好我好苦恼因为了生活不能和孩子长时间沟通也不知道他们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他们的学习糟透了我特别烦看他们写作业好多问题都不会一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差很多呢我没办法?????????????


                          13楼2009-08-02 17:16
                          回复
                            • 120.32.234.*
                            


                            14楼2010-02-18 12:2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0.32.234.*
                              76
                              回复:14楼
                              礤亽达成协议挲虾//.


                              15楼2010-02-18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