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拥黛和拥钗的派系之争,我觉得宝钗是和黛玉一样讨人喜爱和有高尚品格的女子,曹雪芹写的不是正邪对立,你争我斗的世俗小说,而我们也没必要为了谁能和宝玉白头偕老而去否定宝钗和猜疑宝钗。
我想,雪芹先生愿意倾尽笔墨来描写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该是一个可人,明媚,达理,知书,如同白牡丹一样高雅贵气的女子,唐人刘禹锡曾写,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我眼里,宝钗的色调就是泛冷的白色,清爽逼人,端丽郑重。白色,是一种疏离却又让人肃然起敬的色调,她的妙处,就是胜在无色胜有色。如同宝钗的性格,让你以为看到了纯粹和全部,实际上,只是表象,这样的女子,值得细细去品去看,让你欲罢不能。
印象中张莉,傅艺伟,吕瑞英,赵海英,陶慧敏,金静的宝钗比较深刻,后四个都是越剧里的宝姐姐,是用身段和声腔来塑造人物的,除了当年花容月貌正当华年的赵海英其他都是半老徐娘而已,但正是那份岁月沉淀下来的风韵气质赋予了宝钗性格里的稳重和淡定,我很是喜欢。
新红的宝钗由李沁和白冰共同完成。沁儿年纪小,但身上有久经打磨的昆曲底子,古典雅意的东西时刻都在散发,虽然不是第一眼肌骨圆润丰泽的宝钗,但依旧不会让我失望,因为我知道她没有传统观念里的外表优势,肯定是要展现一些和以往不一样的东西吧。
的确,学戏曲的女孩子都是这样的,她们的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里的姿态和抒情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孤傲和不流俗的东西,那是平凡女子身上不具备的。
而白冰,我只说,选秀那时候的她却是最好的年纪,台子上的端庄大气,是一眼可以让人分辨的。
与沁儿相比,她不算年轻,也没有扎实的舞蹈和戏曲功底,但她有着选秀的经验,带着宝钗式的处世态度。
好了,下面还是看图说话,来说说新红的蘅芜君,薛宝钗。
以红楼之名,为宝钗写评。
我想,雪芹先生愿意倾尽笔墨来描写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该是一个可人,明媚,达理,知书,如同白牡丹一样高雅贵气的女子,唐人刘禹锡曾写,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我眼里,宝钗的色调就是泛冷的白色,清爽逼人,端丽郑重。白色,是一种疏离却又让人肃然起敬的色调,她的妙处,就是胜在无色胜有色。如同宝钗的性格,让你以为看到了纯粹和全部,实际上,只是表象,这样的女子,值得细细去品去看,让你欲罢不能。
印象中张莉,傅艺伟,吕瑞英,赵海英,陶慧敏,金静的宝钗比较深刻,后四个都是越剧里的宝姐姐,是用身段和声腔来塑造人物的,除了当年花容月貌正当华年的赵海英其他都是半老徐娘而已,但正是那份岁月沉淀下来的风韵气质赋予了宝钗性格里的稳重和淡定,我很是喜欢。
新红的宝钗由李沁和白冰共同完成。沁儿年纪小,但身上有久经打磨的昆曲底子,古典雅意的东西时刻都在散发,虽然不是第一眼肌骨圆润丰泽的宝钗,但依旧不会让我失望,因为我知道她没有传统观念里的外表优势,肯定是要展现一些和以往不一样的东西吧。
的确,学戏曲的女孩子都是这样的,她们的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里的姿态和抒情的方式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孤傲和不流俗的东西,那是平凡女子身上不具备的。
而白冰,我只说,选秀那时候的她却是最好的年纪,台子上的端庄大气,是一眼可以让人分辨的。
与沁儿相比,她不算年轻,也没有扎实的舞蹈和戏曲功底,但她有着选秀的经验,带着宝钗式的处世态度。
好了,下面还是看图说话,来说说新红的蘅芜君,薛宝钗。
以红楼之名,为宝钗写评。